嘉兴“蚕猫”来舟山海岛走亲
定海与南湖签约结对共建文化礼堂
吴建波 张磊 邵媛波 马乾伦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25日 第 01 版 )
□记者 吴建波 张磊
通讯员 邵媛波 马乾伦 文/摄
本报讯 礼堂结对,同唱“精神共富”。昨天,由定海区委宣传部主办,金塘镇承办的“约定海边·行舟南湖”2024定海—南湖文化礼堂结对走亲活动在金塘镇山潭村文化礼堂李子苑举行。定海区与嘉兴市南湖区、金塘镇与余新镇签约结对共建文化礼堂,将通过举办文化走亲、基层送讲等活动,吸收借鉴彼此优势,缩小两地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地区差距。
活动现场,两区以“村歌”庆贺结对,余新镇民间非遗《爷爷的蚕猫》、干(石览)镇渔民号子《摇橹谣》唱出了本土特有的“家乡味儿”,让两地观众看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风貌(见图)。
“一张小桌椅,一杯炒米茶,听着爷爷讲,蚕猫故事长……”来自余新镇曹王村文化礼堂的演员用歌声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浓浓的乡愁。“我们那里把泥塑猫叫做‘蚕猫’,相关民俗文化自古盛行。”余新镇党委委员姜苑告诉记者,他们还把蚕猫文创作品带到了活动现场展现给舟山市民。
定海以东道主的身份热情迎客,部分文化礼堂自编自导的节目依次亮相,收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今年,定海区文化礼堂“朋友圈”再次扩大,舟山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等单位与山潭村等现场签约结对,助力礼堂建设“日日新”。“每个礼堂都有3个伙伴帮忙,力争涌现更多群众反响好的点位和作品。”定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宣讲走亲,理论更入心。南湖区“南湖桨声”青年宣讲员冯予晞与定海区青年宣讲员陈天余分别以《新时代“重走一大路”》《从身边看新质生产力》为题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向现场的市民游客畅谈红船精神,讲述甬舟铁路等创新案例。
据了解,自去年实施文化礼堂社会化运行三大行动以来,定海已经实现礼堂管家服务和礼堂伙伴结对全覆盖,去年全年举办“我们的村晚”、幸福集市等礼堂活动4000余场。定海区被评为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区,金塘镇被评为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镇,白泉金山村被评为全省特色文化礼堂,基层文化团队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