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浙江东杰生物研发的生物“糖脂鱼肽”有机水溶肥料走向全国

王晓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22日 第 03 版 )

“红美人”柑橘使用有机水溶肥料后产量提升

浙江东杰生物生产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

  □记者 王晓东

  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舟山也到了春耕备耕季节。

  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长期以来传统用肥造成土壤盐渍化、土壤板结等地力下降的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石伟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运用生物科技助力健康农业,助力农业清洁革命,成为突破传统农业产量、品质“天花板”的有效途径。落地我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东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东杰生物)独家研发的生物“糖脂鱼肽”有机水溶肥料等系列产品,通过在多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明显,产品正逐渐走向全国。

  生物“糖脂鱼肽”是改良修复土壤的利器

  在浙江东杰生物车间,记者看到一排排叠放的生物“糖脂鱼肽”以及系列产品“渔肽肥”有机水溶肥料,“渔沃土”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渔果灿”“渔苗壮”“谷收多”等高端的叶面肥。车间外,大货车装着一桶桶有机水溶肥料接踵出厂,运往全国各地。

  “生物‘糖脂鱼肽’的原料来自于海洋,可以把海洋中的矿物质及营养元素带到土壤中去,形成一种大自然的生态循环。舟山晚稻杨梅等瓜果以及其他经济作物,使用这些有机水溶肥料后,增产提质效果显著。”石伟勇告诉记者,其渗透能力强,安全性高,全周期均可使用。它既可以作为助剂产品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特种肥料、新型肥料的复配载体,能有效提升肥料、农药的传导性,可大幅度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率,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长期施用可以调节土壤的盐碱、酸化及板结状态,增加土壤的轮作能力。

  在了解了浙江东杰生物产品后,舟山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刘勇表示,希望能尽快得到推广应用。因为大量的传统用肥,造成土壤的危害急需我们去修复。

  据了解,目前很多果木林、农作物等因为土壤缺乏营养,造成水果等农作物的品质下降,口感不佳,或者为了盲目追求高产,造成作物的品质不好。若及时给这些农作物喷洒水溶有机肥料,就能增加土壤中缺乏的一些中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给农业生产带来深远影响。

  有机水溶肥料被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

  2月25日,受四川省成都葡萄种植协会邀请,石伟勇携浙江东杰生物负责人缪琦瑛赴成都为当地的葡萄种植大户作了一场《葡萄栽培的肥水管理与健康农业的管理技术》和《功能性发酵鱼蛋白——生物糖脂鱼肽的营养及应用肥效》的讲座。据当地农资经销公司负责人介绍,原本种植户对相关培训都非常抵触,而这次被讲座内容吸引过来参加会议的人员由预计的50人增加到百余人,在安仁古镇小小的一个会议室里满满当当挤了一屋子。

  石伟勇告诉记者,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一般依靠阳光雨水加统一配方的复合肥、尿素等传统肥料,然后用农药控制病虫害,亩产及品质基本都碰到了“天花板”。

  如何突破传统的农业运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品质及产量?这需要现代生物技术的介入。

  据介绍,生物“糖脂鱼肽”的原料来自于水产加工副产物,通过基于合成生物学的菌种构建及现代生物靶向发酵工艺制备而成,相比国内外市场的鱼蛋白更具有营养多样性、小肽寡肽氨基酸分布合理、含有丰富高活性物质等特征,在促进植株根系发达、叶片浓绿以及土壤调理上都会有显著的表现。为此记者做了一个实验,用浙江东杰生物的生物“糖脂鱼肽”有机水溶肥料喷洒家里种植的大叶琴榕,没想到第二天就长出了新芽。

  近年来,特种有机水溶肥料在农作物应用上的突出表现逐步受到业内关注。目前,浙江东杰生物已在不同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上做了很多田间肥效试验,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浙江东杰生物研发的生物“糖脂鱼肽”系列有机水溶肥料正被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春节以来,来自四川、云南、山东、浙江等地的客户纷纷前来位于普陀经济开发区万洋众创城产业园的浙江东杰生物采购有机水溶肥料。截至2月底,该企业今年已实现销售额100余万元。

  生物科技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前景可期

  作为一家专注于从事生物技术开发、生物制品生产、推广一体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东杰生物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领军团队建立了扎实的研发合作基础,核心团队成员具有美国、日本等海外研发经历,主要以突破海洋加工副产物分子靶向性生物活性物质转化关键技术为导向,结合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专利菌种构建下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研发及绿色生产。

  浙江东杰生物在2020年被列入宁波市江北区《北岸精英》人才项目;2021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入选宁波市《3315甬江引才工程》项目;2022年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制定7项,并在短时间内获批中国农业农村部的《肥料许可证》4项,其中2项通过《有机投入品评估证书》的第三方认证。

  据介绍,该企业的初期产品——含有鼠李糖脂、槐糖脂等活性物质的多菌种协同发酵鱼肽,经过多场景田间肥效试验,在提质增产、肥料增效、有机营养替代化肥、抗衰抗逆抗病害上效果显著。针对土壤改良和植物营养健康管理的需求,浙江东杰生物开展了《基于低碳功能性发酵鱼肽的土壤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发酵鱼肽系列产品,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公司投资人考虑到海洋城市舟山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原料,因此一年前公司整体从宁波搬迁到舟山。” 浙江东杰生物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些年来,浙江东杰生物科研团队近到省内的衢州、金华、宁波、舟山岱山,远到新疆、甘肃、四川、山东等地,分别在库尔勒梨、“红美人”柑橘以及不同品种的葡萄、草莓、蓝莓、人参果、西瓜、水稻、甜菜、叶菜类、茶叶等作物上,通过露天农田、沙田大棚、设施大棚及家庭园艺等环境进行了反复试验,增产率30%~60%,经济效益增长显著。

  生物科技助力绿色农业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