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对舟山海岛文旅体产业发展的影响

宋景玉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19日 第 04 版 )

  □宋景玉

  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作为浙江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对话和交流平台,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紧跟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统筹推动出入境旅游,加强海岛文旅体国际交流,促进文旅体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历经八年时间积淀,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正逐步承担更多功能,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大会采用创新思维和战略性发展模式,推动培育海洋海岛文旅体新产业,通过丰富旅游产品组合、开发独特的体验式旅游项目,促进文化交流、生态保护,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结合国际海岛旅游大会,通过对舟山市旅游资源以及发展中展现成果的分析,来探讨舟山作为海岛型旅游目的地,未来要如何全面升级文旅体产业的问题。

  一、舟山市的旅游资源

  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与宁波市、北接上海市且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全国著名的群岛性城市。舟山是集悠久的历史、奇特的山海景观、繁华的渔港和深厚的佛教文化于一体的资源丰富的岛屿城市,几乎涵盖了旅游资源的所有类型,称得上是百花齐放,尤其是海岛特有的景致赋予了这里无穷的魅力。

  1.自然旅游资源。波澜壮阔的东海之滨,2085个风貌各异的岛屿,如同东海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优美的自然风光。韩寒的一部《后会无期》,让东极初露锋芒;枸杞岛上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3%,是远离污染的一片桃花源;嵊山岛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东海中的“天涯国门”、太阳的故乡;岱山的秀山岛素有“海上香格里拉”之誉,大学士苏东坡曾在此写下了“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的佳句,足见景色之美。

  2.文化旅游资源。舟山群岛拥有特色鲜明的海岛文化。最声名远播的是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明黄色的寺庙慈悲而立,佛音袅袅;金庸先生所著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所描绘的桃花岛,被誉为“海上仙山”,有着武侠文化的底蕴;鸦片战争纪念馆、蚂蚁岛创业纪念室等体现了舟山深厚的红色文化;举办了二十四届闻名国内外的国际沙雕节,让朱家尖南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沙雕文化;还有举办了十一年的东海音乐节已经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举足轻重的户外音乐文化项目。

  3.美食旅游资源。作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这里的海鲜名满天下。来自东海渔场的鲜活梭子蟹,揭开蟹壳,红膏肥美;嵊泗枸杞岛盛产的贻贝,又称为“淡菜”,肥硕鲜美;虾虫孱通体洁白如玉,肉质柔软,入口即化;海里金光闪闪的黄鱼,是舟山渔场里宝藏般的存在,也是名副其实的舟山海鲜第一。沈家门海鲜夜排档在觥筹交错间、灯火声色下把舟山的海鲜佳肴展现的淋漓尽致。

  4.体育旅游资源。铁人三项赛事包括骑行、游泳和跑步,舟山群岛铁人三项赛事的选址分布在南沙、观音文化园、大青山国家公园等知名景区,既丰富了选手的参赛体验,也让赛事极具观赏性;为推动体文旅融合发展,舟山群岛马拉松为舟马选手推出景区优惠,在参赛之余,可以尽情感受舟山秀美的山海风光;东沙的冲浪俱乐部,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冲浪爱好者们,也带动了周围民宿和海鲜排档的衍生;集竞技、娱乐、观赏和探险于一体的舟山群岛帆船跳岛拉力赛,赛事途经普陀山、洛迦山、白沙岛和桃花岛等岛屿,领略蓝天、白云、绿岛等不同特色的海岛风情,体验当地的美食和民宿。

  二、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对舟山市文旅体产业发展的影响

  1.提升舟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五届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在舟山成功举办,且将会议的永久会址落户舟山,对舟山来说是一次机遇。大会期间世界各地的海岛城市官员和专家带来了海岛开发模式和发展经验,对促进舟山海岛旅游高质量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借鉴,而且境内外专业媒体的专题报道,增加了舟山海岛的曝光度,展示出舟山旅游的特色和成就,吸引更多的旅游人群及旅游投资。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的溢出效应渐显。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成为了舟山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新名片。

  2.推动了舟山文旅体产业升级和创新。为充分发掘舟山海岛旅游资源潜力,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推动海岛旅游产业实现从浅层观光旅游向深层体验旅游转型,大会前后的配套活动升华为全民共享的海岛嘉年华文旅嘉年华,不仅是舟山旅游资源的集中展现,更是数年来海岛旅游产品、业态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定海民俗大巡游活动,全面呈现海岛古城非遗、民俗文化,营造共富共享的氛围;音乐嘉年华,通过音乐、露营、集市等元素,展现了海岛理想生活,深度体验舟山的美食美景;赛事嘉年华,海岛骑行大会、冲浪沙滩高尔夫等赛事,有效拉动海岛旅游消费,促进舟山水上运动发展,培育“海上运动+”新兴业态,推动体文旅融合,为舟山经济、文化和体育发展注入新动力。这几年,舟山积极探索“海岛旅游+海洋文明+海上运动”及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正是得益于海岛旅游大会的溢出效应。

  3.大会引入了国际旅游资源和投资。大会自2015年首次举办以来,填补了全球性海岛旅游专题会议的空白,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机构和国内外海岛、滨海城市的广泛参与;2016年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主题活动之一旅游博览会斩获斐然,参展企业总交易额达5530万元,带动旅游产品成交超过1300万元;2017年海岛大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战略,建立多类产业合作平台,共签约重大投资项目30多个,总金额超过千亿元。加强了国际海岛旅游产业的战略合作与伙伴关系;2019年,由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林业局联合印发的《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2019~2025)》正式发布,提升舟山市海岛资源环境保护水平,构建国际海岛旅游目的地,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舟山市及整个海岛地区的战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会共签订了超过20个投资协议,总投资约495.57亿元,其中舟山文旅体项目有6个,促进舟山更多优秀的海岛文旅体产品走向世界;2023年大会签约仪式以康养、旅游度假、特色文旅体项目为主,涉及资金共83.5亿元,其中7家企业与舟山达成签约意向,涵盖总额36.5亿元,引导新兴项目落地,助力舟山海岛旅游提质增效。

  三、舟山市文旅体产业发展的成果

  五届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在舟山的成功召开,为36个国际海岛和16个国内“一带一路”沿港城市的未来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和创新方向提供了关键指南,这是舟山面向全世界的漂亮亮相,让世界的目光投向舟山。2020年市文旅部门编制了《舟山市海岛公园总体规划(2020~2035)》,提出了“一岛一特色、一岛一主题”的发展模式。舟山依托优势海岛资源,追求的不只是海岛旅游的规模,更是海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1.文旅产业发展。近年来,舟山市按照“一岛一主题”的理念,大力实施海岛主题公园建设,推出了一批具有海洋文化特色鲜明的主题岛。2020—2022年定海区在海岛公园全域建设总投资98.9亿元,推进了东海云廊、南洞艺谷、小沙三毛文化园等40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普陀海岛公园围绕海钓天堂白沙岛、佛光胜地葫芦岛、红色记忆蚂蚁岛和逐梦天堂东极岛4个主题岛开展海岛项目,拟安排投入资金2.5亿元;岱山在2021年动工建设的牛轭公园于2022年八月份开园,总投资约7180万元,该项目总生态修复面积约166亩,绿化率83%,让游客置身于山海间,体验大自然的魅力;2023年嵊泗县海岛公园持续全域景区化建设,创成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全域化提升海岛公园竞争力,获评“优秀”等次,位列全省第一。形成各岛各具特色,抱团共谋发展的海岛旅游联动发展新格局。

  2.交旅产业发展。在推动交通和旅游产业融合方面,转变发展思维,呈现出“跳岛游”交旅融合产品,2019年,嵊泗海岛公园首次开展“跳岛游”首航,把黄龙岛、花鸟岛、枸杞岛、嵊山岛串联起来,注重海上航线和海岛景点体验。随后普陀山—朱家尖海岛公园也推出了“海上朝圣”环游以及普陀海岛公园的帆船跳岛游,这些线路深受大众的喜爱,每年吸引超万人前来体验;2023年,舟山市文广旅体局主办的“喜迎亚运 舟游列岛”小岛体验官活动,邀请一批大V博主沉浸式体验舟山“运动+文化+旅游”的多种魅力,在新浪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携程等平台持续输出,微博总阅读量6998.7万,抖音播放量1408万,让舟山成为海岛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3.体旅产业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舟山近年来立体化的推进海上体育赛事集聚地建设,致力于打造“中国海岛赛事之城”,按照每月有大型赛事活动的要求,并依托海洋、岛屿、沙滩等资源,统筹海上休闲运动项目布局,2022年,舟山举办国际性赛事1场,全国性赛事8场,全省性赛事9场。2023年,举办了舟山马拉松、斯巴达勇士赛舟山站、迎亚运·第三届环舟山自行车骑行大会、舟山群岛铁人三项赛等一系列体育活动赛事,实现了体旅的深度融合,拉动了体旅消费。

  四、舟山海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1.一岛一主题,推进海岛公园建设。各海岛公园要根据自己的主题文化,创建属于公园独特的logo,增强海岛特色。海岛公园的建设不能只局限于休闲和运动的体验,也要提高和完善游客的体验感。首先要着重海岛公园厕所的改造升级,达到干净无味,既要考虑性别因素,增加女厕所建设的数量,减少排队时长,又要考虑母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的建设以及建设落地之后也要按时按需开放使用。其次海岛公园工作人员的管理也要落实到位,要对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入职后的定期培训,完善员工自身素质。在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开设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志愿者为游客介绍海岛公园,这样也有利于让公众参与到海岛公园的管理中,增加志愿者对海岛公园的了解,同时也减少海岛公园运行的人力资源。最后也可以引进夏令营,例如普陀区海岛公园可以推出以蚂蚁岛精神为宗旨的文化活动,向孩子们传播红色文化,弘扬民族优秀精神。带领孩子去往零碳生态岛——登步岛,感受海岛的自然生态,提高孩子们的海洋保护意识。

  2.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在国家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政策的支持下,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教学培训和实习实训促进文旅人才培养与就业相结合。舟山市可依托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海洋大学等舟山高校,以旅游管理、船舶、农村发展等相关专业为主,培育专业人才。提倡安排在校生进入到政企单位实习,跟随单位积极参与舟山文旅体各种活动的策划、筹备以及举办,例如有粉就浪音乐节、东海音乐节、在四川达州举办的文旅推介会和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活动,在筹备的过程中,参加每一步的协调会议,进行头脑风暴,相关负责人广泛听取实习生的可行性建议,融入学生青春的思想和力量,增强活动的创新性和受众面的广泛性。校企合作也有利于活动的宣传和推广,例如实习生知晓某一项活动后,会在学校的同学圈里散发消息,鼓励同伴参与。再者,政企活动的选址也可以设置在高校校园里,举办草坪音乐会、露营小市集,拉动大学生的消费;文创产品小展,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审美、个性,挖掘学生用户,避免文创产品的千篇一律。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希望政企单位也能够对工作能力较强的实习生以合同工的方式进行引进,留住人才。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旅游+的运作模式以及宣传推广方式,拓宽舟山高校外省学生对舟山的认识,增强对舟山的归属感,以便于成为新舟山人,为舟山引进高质量复合型人才作准备。

  3.结合海岛特色,助推文创发展。前不久舟山心意的“舟游列岛”八音盒、“星辰大海”丝巾、“小岛你好”冰箱贴等产品荣获2023“两岸共创 浙里出发”诗画浙江两岸旅游文创产品大赛金奖。在文创产品内卷的大背景下,要避免同质化现象,文创的招募对象不能只停留在从事旅游商品经销的企业,提倡文创进校园,向学生征集文创产品,融入学生这一类用户的审美偏好和使用场景,如被采纳,可获得相应学分或其他奖励。例如加入保护海洋标语或者海洋动物形状的U盘,增强文创产品的实用性,避免了只赞不买的现象。学生也应跳出课本,实地考察海岛,例如废弃的渔网可回收利用,把渔网重新编织成墙上挂网,用来挂照片和小饰品等,或者编织成环保袋子,既避免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达到了环保效益。文创产品可以作为海岛大会的伴手礼,向参会嘉宾展示舟山文化。构建“产、学、研、销”链条体系,让文创真正“活”起来。综上,舟山开发出“文化+旅游+体育”产品作为旅游发展模式中的亮点,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展现出明显优势,但还处在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初期,很多方面还不健全,以后要抓住每届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的契机,借鉴各海岛国家和城市发展的成功模式,更好地促进舟山市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舟山打造成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海岛旅游目的地。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