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电动车飞线充电难题如何破

陈逸麟 顾嘉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17日 第 01 版 )

安澜路258号居民楼楼道飞线密布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陈逸麟/文 顾嘉昊/摄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安全监管,引导居民电动自行车规范充电。但一些市民反映在部分老旧城区,由于空间狭小,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电动车飞线充电等现象依然不少,存在安全隐患。该难题如何破解?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定海中大街民居,飞线充电成常态

  中大街位于定海古城的中心地带,附近不少弄堂、老宅都有较长的历史。在中大街38号民居,宽约2米的弄堂是这座民居唯一出入口。弄堂里停有3辆电动车,水泥墙壁上挂有不少飞线插座,附近居民表示,电动车在弄堂里充电是常态。

  “这里附近没有近一点的充电桩,阿拉电动车要充电只能自己拉根线,尽可能白天有人看着的时候充电,晚上确实不太安全。”一位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多起电动车起火事故发生后,他们也十分揪心。

  记者看到,这座民居为砖木混合结构,1楼由水泥浇筑,2楼为全木质结构,弄堂顶部原先有3个烟雾报警器,但已经被拆除,弄堂内还堆放了一些易燃杂物。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几个烟雾报警器安装完成后,时常在半夜发生误报,刺耳的警报声影响休息,后来被居民拆除。“报警器不够智能,还不如在那里多放点灭火器。”附近居民表示。

  中大街沿街分布着不少类似的民居胡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在中大街1弄,弄堂墙壁上密密麻麻的电线就让居民十分担心。

  “我们这里经常有电动车堵在过道里充电,把路堵了不说,最主要是危险,这里全是木质房屋,一旦起火,大家一起遭殃。”中大街1弄的居民说。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这位居民还表示,附近的灭火设备放在何处,如何取用,她并不知情。“电线乱拉实在太危险了,希望社区和有关部门能帮我们来改造一下。”她告诉记者。

  岱山安澜路居民楼,飞线结成“蜘蛛网”

  在岱山高亭老城区的安澜路步行街周边,也分布有众多老小区、居民楼,飞线充电的现象同样存在。

  在安澜路稻香宾馆附近,沿街店铺门口停着整排的电动车,店铺内拉出飞线排插,正在给电动车充电。

  在安澜路258号居民楼的楼道里,密密麻麻的排插电线在一楼交织缠绕,如同一张“蜘蛛网”。3辆电动车停在楼道口,其中1辆还在充电。楼道口配备的2个灭火器也被堵个严实,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在第一时间拿到。

  “附近没有充电的地方,楼里每层的住户都拉线到1楼来充电,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样。”安澜路258号附近商户告诉记者。

  沿着楼道走上这栋居民楼,记者看到,几乎每户居民家中都接出了电线,有的楼层甚至直接在过道墙壁上粘了1个排插,顶楼住户还在楼道里堆放了硬纸板等易燃杂物。

  “这栋楼里主要住的都是外地租户,白天在外上班,晚上回来充电,没有人在旁边关注,一旦起火,真的非常危险。”附近商户告诉记者。

  完善便民充电设施,破解飞线充电难题

  对于中大街居民们的种种吐槽,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很无奈。

  “我们社区的中、西大街都是老城区,附近基本没有公共充电桩,居民们日常只能在走廊里面充,社区工作人员看见都会提醒他们,充电尽可能在白天,要时刻关注。”昌国街道西安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记者在中大街周边走访一圈,发现最近的公共充电区位于昌国路路边,共设有10根充电桩,距离中大街民居聚集区大约有200米。

  “我们以前也去街道申请过了,能不能给我们社区周边安装几个充电桩,但实地查看后,确实没有合适的地方。”该工作人员说,“现在正在进行古城微改造,最理想的情况,改造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们考虑一下,设立一块区域给居民集中充电。”

  安澜路附近的居民则告诉记者,周边并不缺乏可以增设充电设施的闲置地块,但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安澜路258号就位于高亭农贸市场旁,据周边居民介绍,这座菜市场已停用了近4年,里面数万平方米的空间长期闲置,他们期盼有关部门能尽快盘活这片空间,增设便民设施,改善居民生活体验。

  “这么好的菜场多年闲置,阿拉真的觉得很可惜,其实里面改成停车、充电区域,或者改做其他便民设施都很好。”高亭农贸市场附近的商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