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走,去鹅鼻岭,踏访第一抹春意
俞浙前 张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10日 第 02 版 )
□记者 俞浙前/文 张磊/摄
新春已至,空气中有着丰沛的润泽气息。此时的舟山群岛,山野最是可爱。定海小沙街道的鹅鼻岭露营基地,这个借着乡村露营热而出圈的宝藏景点,再次展现出让人惊喜的一面。
第一抹春意,凝聚在幽深的山林和荡漾的碧波间,搭配着原生态的民居和引人向往的仙踪传说,对希望远离世间喧嚣的人们,产生着无限的感召力。
走,去鹅鼻岭,在春日暖阳中,支起一顶帐篷,邀约三五好友,迎着清新的风,享用一杯下午茶,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体验呢。
鹅鼻岭的“神仙故事”
鹅鼻岭身处本岛西部群山之中,仿佛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然而这里丰富多彩的山形地貌构成了奇特的乡野故事,有着值得探寻的文化底蕴。
在康熙《定海志》中,这片山岭有个文绉绉的名字,叫做“雄鹅顶山”,这个名称的由来,显然是因为此山极似大鹅,从高耸的峦鼻到修长的脖颈,无不具备。奇特的是,沿着古驿道上山,到了鹅径崖,就会看到一道天然的宽敞“山门”,仿佛有天剑将鹅头颈生生砍断。
这道有些奇特的“山门”衍生出一段“赤脚大仙与金鹅”的故事。相传,有只修炼多年的金鹅,身怀吃食产金蛋的本领,因见大沙村山清水秀、地域广袤、民风淳朴,利于修行便长年留居于此。虽因一时劣性,被赤脚大仙斩断了鹅颈,但玉帝感念其本性祥和,本领能造福一方百姓,于是将其金身化作山冈藏于山脉之间,金鹅也渐渐成为财富的象征,让大沙村成为现在万亩良田、果蔬繁盛的模样。
如今,小沙街道对位于大沙村鹅鼻岭沿线进行整治提升,以“绿水青山”为景打造露营、徒步基地,走出“金山银山”共富新路子。而深藏山中的鹅鼻岭村落,所保留下来的一份原生态的淳朴更是让人感觉可爱。
沿着新修的道路蜿蜒进入这片山坳中的乡村,入眼是一片青绿,其间点缀白墙灰瓦,仿如有时光倒流之感。这片村落依山势而上,房舍错落有致,其间村道盘旋环转如迷宫,引人探幽。在这里,房屋的年龄跨度可达数十乃至上百年。皮肤黝黑的老人们,除了侍弄几块菜地,闲暇时更愿意围聚在道旁,说着家长里短,享受春光暖阳,安度恬静时光。
去鹅鼻岭做一天“神仙”
顺着一条宽阔的主干道,可以直达鹅鼻岭山塘旁的露营基地。这块地方与旁边的村落有着时代的对比差异,却又在青山绿水之间达成一种平衡融合。
水质清澈的鹅鼻岭山塘,汇集着周围群山中最宝贵的水源,滋养着一方土地。有了这一片清波荡漾的山塘点缀,四野变得越发灵动起来。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先哲之意,人与山水自然本该亲近而融为一体。
在这样一片自然灵动的山水之间露营,便是一场与大自然互动的微旅行,既不用去很远的地方,花费很高成本,又可以放松身心,亲近自然。
这里很适合家庭团聚,亲子游玩。拖上一辆装有帐篷、桌子、椅子的露营车,在绿坪上搭起帐篷。周边的山峦挡住了寒风,暖阳下可以嗅到春的气息。这里融合了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是户外活动爱好者绝佳的休闲娱乐场所。
如今的鹅鼻岭露营基地,在精心修整之后,添置了不少设施。水畔的阳光房独具特色,是打卡拍照的一道风景。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直入室内,远望便是绿野碧波,让人既能享受林泉之乐,又无须忧心山风吹乱发丝妆容。
围炉煮上一壶清茶,配上山村自产的果品、点心,春日午后的慵懒恬淡气息,足够让人由内而外地舒坦放松。可以闲聊,可以假寐,或者就是什么都不做,安静地停上一段时间,放空自我,融入这片山水,就会觉得神仙日子,不过于此,人生真味,尽在于此了。
沿先民的路探索“神迹”
躺舒服了,静极思动,还可以在鹅鼻岭展开一段山林间的远足旅行。
春日的山岭,嫩绿的草芽刚刚露头,藏身其间的古驿道便显露出真容。这条驿道是旧时大沙经岑港去往定海城区挑担换物的必经之路。山道曲折,沿路可见大沙先民用大小石块铺出的下二十四阶、上二十四阶和十三弯,被徒步爱好者称为定海山脊徒步路线的“天花板”。
丰富的山形地貌也留下了神奇故事,“赤脚大仙与金鹅”的传说便可在山间寻到痕迹。山水之景与文化之韵共一色,传颂着老一辈人勤苦耐劳、不惧困苦的精神,更激励着后辈坚守家园奋发图强的志向。
过了鹅径崖登上高耸的鹅啄岗,从最高处的鹅冠台向下俯瞰,就能遍览大沙全域。近在咫尺的山塘碧水自群山间蜿蜒而出,犹如“人间祖母绿”。远眺可见长白岛,两侧则是连绵高峻的青山,颇有“登山一吼群峰散,摘剑稍擎云满天”的豪情。
离鹅啄岗不远处有驻仙台。传闻赤脚大仙完成功德后,曾在这块大石上休憩片刻。石上苔迹藓痕间,三个清晰的大脚印赫然入目,就是传说中赤脚大仙的印迹。试着以自己的脚覆踏上去,想象赤脚大仙仗剑于此,稳稳地驻立在巨岩上,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也为一乐。
仙踪缥缈,但世世代代的大沙先民在鹅鼻岭上踩出了无以数计的或深或浅的脚印却是如此真实。他们挑担挈箩,携妻带子,或为生计,或为归乡,一步步坚实地踏在这条蜿蜒崎岖的山道上,实现着梦想,开创出美满的生活。如此真实的生存之道,值得后人感慨。
如今,他们期盼和梦想的富足生活,正化为现实。随着鹅鼻岭景区旅游开发,各种基础设施正不断完善,这条原本几乎淹没在山野荒草间的古驿道也被重新修整。小沙街道将鹅鼻岭的优质人文资源和自然禀赋融入到东海文廊沿线节点的打造中,为这片深山中的土地,开创了别样生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