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舟山分行全力打造蓝碳金融引擎

王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06日 第 04 版 )

  □通讯员 王斌

  2015年,海洋碳汇被纳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随着我国海洋碳汇与蓝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和项目实践的持续推进,针对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海洋碳汇增汇手段的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和产品应运而生。

  在中国人民银行舟山市分行指导下,我市各家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蓝碳金融,全市蓝碳金融业务得到了不断创新与发展。202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舟山市分行与市总工会联合启动了舟山市蓝碳金融创新大赛,共收到全市申报项目26个,其中9个项目在11月28日的总决赛中同台竞技,并产生了一、二、三等奖。现将我市银行机构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蓝碳金融创新的优秀项目成果进行集中展示,旨在宣传推广同业优秀经验和做法,形成金融合力,服务舟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逐水而居,伴水而生,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蓝碳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利用港、渔、景、岛、涂、油等丰富的海洋资源,落地了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一批涉海国家战略设施。在此基础上,我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统筹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按照“可再生能源+储能+联合制氢+碳汇”路线,实施可再生能源及装备制造业集聚工程。然而在政策运行过程中,蓝碳产业链上的企业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仍面临一定制约。

  去年,浙江银保监局联合浙江省能源局出台《关于深化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围绕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强化重点产业链差异化金融服务、用好政策工具优化金融供给等五方面提出18条具体要求,督促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立足浙江实际,重点支持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链上企业,提升产业融资保障和风险保障水平。浙商银行舟山分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机制,立足海岛特色,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蓝碳金融的舟山探索。

  聚焦电力全产业链

  化解链上企业“金融烦恼”

  向海而行,做能源的追风者与逐光者。在“双碳”目标下,我市致力于组建海洋清洁能源产业联合体,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开发,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做强光伏产业,清洁能源电力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升级亟须金融力量的汇入,该如何支持蓝碳电力产业链上大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浙商银行舟山分行从链条各场景实际出发,给出新解法。

  针对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浙商银行舟山分行通过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数字信用凭证产品,盘活了两者间的应收账款。依靠数字信用凭证,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信息拿到银行贴现取得现金,也可以再向其上游进行流转。由此打通产业链的金融血脉,惠及产业链上多层市场主体,并从整体上增强产业链自主控制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基于与第三方平台中企云链跨链互通,这些企业还可线上完成征信授权书签订、提款等操作,获得稳定、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针对产业链中游电站项目融资难,浙商银行舟山分行充分发挥与子公司浙银金租的银租联动优势,立足租赁融资的灵活性和期限长等优点,将电站的资金需求与其产品进行匹配。由此,因电站类项目总投资大、融资期限长,银行难以通过表内项目贷款方式与民营集团开展电站类合作的难题被顺利破解。

  针对产业链下游多而散的代理商和服务商,浙商银行舟山分行以分销通产品切入,基于企业过往与核心企业之间良好的交易记录,为下游提供线上融资。依托核心企业的推荐和支持,经销商的融资成本相比平时可获取的经营贷要优惠很多。该行直击小微企业融资痛点,为它们送去金融“及时雨”。

  通过数字信用凭证,浙商银行舟山分行为某能源企业上游99户中小微供应商提供在线融资7.28亿元;通过与浙银金租联动,为产业链中游4家电站客户设计租赁融资业务,融资期限12年,融资利率在6.5%以内;通过打开合作窗口,该行以分销通为某新能源企业下游102户经销商提供超3亿元融资服务,融资余额超1.5亿元,并贡献普惠金融业务余额1.5亿元。浙商银行舟山分行金融“滴灌”成果斐然,有效强化了清洁能源全产业链资金保障,创新为各环节提供“量体裁衣”的贴心服务。

  深耕蓝碳油气场景

  助推链上企业高效运行

  岱山县鱼山岛上,一座“世界级工厂”——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正在崛起。以它为中心,以石油精炼为基础,一条集炼油、化工、高端新材料于一体的油气产业链不断延伸着。

  浙商银行舟山分行围绕我市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着眼于石化行业中远期绿色发展与行业产业转型需求,按“链”索骥,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油气产业链上的不同主体提供融资、结算、资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加快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

  牢牢抓住产业链核心企业。面对“链主”企业的融资需求,该行由行长操刀,紧急沟通授信事项,安排专人跟进,最终在总分行高效对接、前中后台紧密联动下,5天时间发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12亿元。这是该行助力蓝碳油气发展的闪亮注脚。

  浙商银行舟山分行的服务,也是金融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为油品交易平台企业,如浙油中心,该行打造存管通平台,极大提升平台客户的资金结算便利性,至今已服务浙油中心存管通注册会员累计200余户。为油罐存货人,则开发区块链仓单通平台,实现仓单的在线签发、转让、质押、融资等功能。为下游油品经销商,该行推行“订单通”业务,经销商可以根据采购订单进行信用融资,截至目前已为它们提供授信支持2亿元。

  浙商银行舟山分行还创新“保税油加注应收账款入池质押+出口信保”模式,符合条件的保税油加注企业能在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场景下办理出口应收账款入池质押业务,盘活了企业应收账款,解决了企业燃料油进口端的资金需求。截至2023年12月末,累计入池金额达4230.17万美元,池项下办理进口开证业务合计2735.64万美元。

  浙商银行舟山分行围绕我市油气全产业链建设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12月末,该行油气行业融资余额29.23亿元。

  助推新能源赋能未来,为蓝碳经济安装金融“引擎”。接下来,浙商银行舟山分行将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要求,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惠企举措,为蓝碳产业链的中小微企业做实事、解难题,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全力保障蓝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