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周阿婆托中心记者找的舟山恩人找到了

近50年后再续情谊 相约春暖花开舟山见

张莉莉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04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张莉莉

  找到了!杭州周雪英阿婆拜托中心记者找的舟山恩人终于找到了。2月27日,舟山晚报编辑部接到杭州周雪英阿婆求助电话,拜托我们帮她寻找舟山恩人。此报道见报后(详见2月28日《40多年前曾去临安运送过毛竹 郑友根、房中豪,你们在哪?》,不少热心市民来电提供线索和相关情况。经过核实后,周阿婆终于联系上了当年的舟山恩人。

  热心市民纷纷来电,帮周阿婆圆了心愿  

  2月29日上午,市民徐振根老伯打来热线,说自己认识郑友根,“他是当年市供销社的,你们去那里问问,应该能找到。”

  “我知道郑友根,他是岱山人。”80岁的市民戴忠开说自己曾是定海特产公司的采购员,郑友根则是市供销社土特产公司的采购员,两人年轻时因为工作原因有过不少接触,“他人确实蛮好的。”

  正当寻人逐渐明朗时,却得知了一个噩耗。“郑友根是我们公司原先土产科的科长。”舟山市土产公司工作人员杨芸联系上了晚报。她看到这则寻人的消息后就转发到了公司群里,结果一位老领导透露,郑友根十多年前已经过世了。

  记者将这一消息转达给周阿婆时,她沉默了许久,“这个消息蛮遗憾的,他个子蛮高的,还给我们寄过全家福,让我们也拍一张寄过去。”1991年,周雪英家里突发火灾。一场大火烧掉了家里的不少物件包括书信,没了地址也就失去了彼此的联系。

  好在也有好消息传来,房中豪老人找到了。

  2月29日上午,市民贺先生打来电话,称他是房中豪的女婿。下紧转第4版▶  ▶上紧接第1版 “我老丈人公司的同事看到晚报的报道后,告诉了我们,我们和老丈人一说,发现信息都能对上。”贺先生说,自己老丈人的准确名字是“房忠豪”,当年是舟山建筑公司员工。

  “我老丈人今年已经八十五六岁了,听到周阿姨找他的消息,也十分高兴。”贺先生说,“那个时候生活都艰苦,有这么一段友谊真的不容易,也是人间真情。”

  等到春暖花开,我们舟山再相见  

  40多年前,周雪英家所在的临安锦绣村盛产毛竹,当时郑友根和房忠豪正好要帮公司采购一批毛竹,运送的货车恰好就停在周雪英家门口,热情的周雪英经常招呼他们喝茶。一来二去,大家就此相识成了朋友。

  2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房忠豪老人家。对于40多年前的那段缘分,房老伯印象深刻。

  “她人很好,每次都会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喝杯茶,还请我们吃面条。”随着讲述,房老伯的记忆也被带到了那个年代,当时周雪英家中条件不算好,印象中一碗咸菜汤里连咸菜都少得可怜,即便这样,她对待他们也十分热情客气。

  “她客气,我们总也要意思一下。”房老伯回忆说,看到周雪英家的情况,两人之后每次去运毛竹的时候,总会带些东西过去,有一次特意从舟山带了带鱼。周雪英在求助寻人的电话中强调,“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肥的带鱼,家里的小孩吃了都说‘妈妈这带鱼真好吃’。”

  周雪英当时住在半山腰,大家开货车运毛竹的时候顺路还会帮他们把菜从山脚下送到家里。

  “去年12月,我去杭州看病,本来打算去临安看看她,但他们家从山里搬到镇上后,就不知道地址了。”房老伯说,没想到这次通过晚报又能和她续上这份情谊了。

  2月29日下午,房老伯通过记者的微信,和周阿婆视频连上了线。周阿婆的语气有些激动,“房师傅,都不认识了。”“老了嘛,都40多年了。”尽管多年未联系,但一聊起来,过去的岁月一一闪现在两人面前。

  得知3月初房忠豪一家要来杭州,周阿婆有些遗憾地表示,自己还在海南。

  “这次可能赶不上见面,下次天气暖和一点的时候,我到舟山来。”“欢迎欢迎,你到舟山了,我们来接你。”在视频中,这对老朋友互相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