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交一体化 让百姓“乘”心如意

陈颖丹 江婵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01日 第 05 版 )

  □记者 陈颖丹 通讯员 江婵

  公交“小车轮”,承载“大民生”。

  去年以来,我市交通部门持续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不断优化城乡公交基础资源配置,提升城乡公交营运服务质量。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94.1%,全省排名从第7跃升至第3,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精彩“蝶变”。

  一批批覆盖广、线路优、品质好、票价低的城乡公交畅行千岛,助力群众幸福出行,助推共同富裕先行,切实提高了群众出行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也创造了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的“舟山速度”。

  民心公交 畅连城乡

  去年“五一”,城乡公交515路(白泉车站—毛竹山严家)的开通,解决了定海白泉毛竹山居民的出行难题,大家比过节还开心。

  毛竹山社区位于白泉镇东南、东西快速路以北,由原爱国、万寿两个村合并组建而成。社区多年来一直因为道路通行条件不符合公交安全通行等原因,迟迟没有通上公交。

  爱国村居民若要去城区,至少需步行2公里,到东西快速路的辅路上等候过往公交。因此居民们一直有个心愿,希望增设公交站,让公交车早日通到社区门口。

  去年年初,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新城公运中心、市公交公司、毛竹山社区等,对该地公交通行可行性情况进行现场勘查。

  “根据城乡公交通行安全条件要求,我们对村里部分路段进行拓宽,对安全隐患处进行整改,并在局部路段增设两侧护栏、减速带、反光镜等,还划设了公交专用停车位、安排设置公交站点。”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处负责人说,去年4月底相关工作全部落实到位,515路公交于5月1日正式运营,满足了农村群众“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愿望。

  “侬晓得伐,现在村口就能坐公交到展茅街上了,阿拉出门方便多了。”去年11月29日,普陀展茅街道晓辉村正式开通微公交1306号线,获悉此消息的村民群众,欢喜地奔走相告。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原本距离晓辉村最近的公交站点,也要徒步行走2公里,“阿拉村里住的近一半都是60多岁的老年人,出门只能靠走。”这位村民说,大家去城镇就医、办事、采购物资极为不便,如遇恶劣天气,路途就更为艰辛了。

  我市交通部门、公交公司经过多次调研走访,联合展茅街道对公交线路经过的农村公路进行安全隐患整治,完善公路出行安全条件,最终为村里“量身定制”了1306号线微公交。

  据悉,该公交线起于晓辉村黄湾,途经水叫岩、小王家弄、晓辉村、正山科研中心等4个百姓集中居住站点,终于大展车站,每日运行4个班次,票价2元,老年人还能享受半价、免费等优惠。

  舟山经验 幸福体验

  一条条新增、优化的城乡公交线,为偏远渔农村群众架起了一座座便捷“桥梁”,畅通了百姓出行“最初和最后一公里”,也让交通再一次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

  2023年,我市交通部门积极改革城乡公交管理模式,坚持以均等化服务为核心,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亮点特色的城乡公交“舟山经验”。

  城乡一体化,公路是基础。我市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路况质量,动态提升管理水平确保车况安全,加强日常小修保养。2023年我市农村公路PQI优良中等路率89.63%,排名全省前三,成为省内第2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覆盖的地市。

  要让农村群众出行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还得在服务品质上下功夫。这也是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我市交通部门大力推进公交服务品质大提升,提前并超额完成9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省级民生实事任务,新增优化公交线路31条,完成公交线路适老化改造5条,市民公交出行满意度持续攀升。积极打造水陆联运“零换乘”,目前水上客运与陆上公交基本实现无缝衔接,市域31个主要水路客运站到最近公交站换乘距离在100米以内,比例达90%以上。

  公共交通无缝衔接,群众出行才更便捷。市交通运输局致力开发推广城乡公交APP、公众号和小程序等“数智”应用,提效城乡一体。目前,县级城乡公交数字化统一监管平台全部建设完成,县级城乡公交运营“数智”监管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均具备车辆智能调度、运行监测、客流分析、安全管控等功能。通过新建及改造路侧停靠站点,安装整体式公交智能电子站牌系统,便于市民乘客直观查询公交信息。所有线路全部实行“一票制”,实现电子支付,有效提升了城乡公交线路运营的整体形象和效率,为城乡居民带来高效协同的智慧公交出行新体验。

  绿色出行 共享红利

  绿色出行服务体系要全域覆盖、城乡共享,这样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交通发展红利。

  2023年,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结合舟山实际,编制完成了《舟山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行动方案(2023—2025)》。计划用三年时间,围绕财政保障、建设规划、经营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监管等五个“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打造更加畅通有序、优质便捷、科学合理的城乡公交网络。

  全力推动财政保障一体化。完善城乡公交企业年度运营服务计划标准,逐步推行实施地区性城乡公交成本规制公交补贴管理办法,各县区城乡公交财政保障补贴率大幅提升。

  加快推动建设规划一体化。去年全市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91%,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96%(提升4%),新建3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含公交首末站),全市覆盖率达97.2%(提升8.3%),全市城乡公交新能源车辆占比达66%(提升8%)。

  着力推动经营管理一体化。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利用企业管理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品牌效应,完善公交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公交企业运营质量和经营效率。

  全面推进运营服务一体化。四县区所有城乡公交均实现运营车型、运输规则、导乘标志、服务规范方面的统一标准化,各公交运输企业均已建立了可查询城乡公交线路、班次信息的智慧服务载体,城乡公交的投诉处理完结率达到100%。

  切实推动安全监管一体化。县级城乡公交数字化统一监管平台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城乡公交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为100%,城乡公交车辆动态监测设备上线率为100%。

  城乡路路通,发展路路宽。一辆辆搭载着幸福和希望的公交车,正驶向城市乡村,驶向千家万户,载着我们向美好未来飞速前行。

  本稿图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