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共有已投用高层建筑1807幢,近6年发生火灾24起,未造成人员伤亡

我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形势平稳

消防部门提醒:仍有不少老旧高层建筑存在火灾隐患,切不可掉以轻心

张莉莉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01日 第 02 版 )

  □记者 张莉莉

  近日外地接连发生的几起高层建筑火灾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我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情况如何?

  记者走访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当前我市共有已投用高层建筑1807幢,近6年来,全市消防部门共接到高层建筑火警139起,成灾24起,直接财产损失97.9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

  消防部门提醒,虽然我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但仍有不少高层建筑尤其老旧高层建筑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须严查严防,绝不可掉以轻心。

  ■高层建筑主要存在哪些消防隐患

  “老旧高层建筑设计和结构上存在的先天性缺陷,是需要重点防范的一个消防隐患。”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副科长邬岱杰分析说,以前不久南京市雨花台区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为例,大楼内天井的设计,便是导致火势格外迅猛的原因之一。火从一楼的架空层烧起来,架空层直接连通内天井,形成了烟囱效应,黑烟和火焰快速向中高楼层升涌蔓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而我市也有部分老旧高层建筑存在类似“硬伤”。其中,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前竣工的一批老旧高层建筑,有不少存在消防车道未环通、缺乏登高扑救面、疏散楼梯形式不符合要求、自动消防设施未安装等消防隐患。

  据介绍,结合近期我市消防部门开展的集中除患攻坚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发现目前我市高层建筑存在的主要消防隐患包括:电动自行车停放不当、疏散通道和电井堆放可燃物、消防设施器材未保持完好有效、楼梯间常闭式防火门未常闭等。其中,电动自行车相关问题最为常见。

  按照有关规定,室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与疏散楼梯要采用实体墙进行完全防火分隔。但在检查中,消防部门发现依然有很多电动自行车停放不符合规定,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拎着电瓶进屋充电等行为造成消防隐患仍有零星发生。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仍需加强

  据了解,目前我市90%以上的高层建筑由物业服务企业管理。

  市消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全市消防部门累计检查高层建筑3413幢次,其间,共有217家高层建筑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因未履行消防管理职责或存在消防违法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部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够到位的问题,也成为一个亟待整改的安全隐患。

  在2月27日消防部门开展的重点场所安全检查中,查获了一起消控室工作人员持假证上岗的违法行为。“设有自动消防设施且需联动控制的高层建筑要求设置消防控制室。一旦发生火情预警,消控室人员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邬岱杰说,消控室人员未持证、不懂操作,一旦遇到紧急事故,就可能无法启动应急程序,导致严重后果。

  此外,一些物业管理单位增设室外停车位,存在影响、占用消防车通道和登高灭火救援场地的情况;有的物业管理单位,对高层建筑内业主装修擅自改变原先建筑防火功能的行为不管不顾、听之任之。

  “整改消除高层建筑火灾隐患,需要业主和管理单位携手努力。”邬岱杰说,业主平时要做到“三清三关”:清杂物、清阳台、清厨房,关火源、关电源、关燃气;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担当作为、尽职尽责,合力将“火苗”掐灭于未然。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应当如何自救

  针对群众关心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如何逃生自救的问题,邬岱杰说,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胡乱逃窜。如果住的楼层较高,且着火点正好处于同一楼层,在确保楼梯间关闭完好,没有进烟气且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楼梯间逃生,“千万不要贪恋财物,要在第一时间逃生。”

  “一般人对烟雾的耐受程度较低,因此家中配备防毒面罩比较实用,也要学会正确佩戴。”邬岱杰介绍,高层住宅都会配备消火栓、灭火器,普通居民也应学会正确使用,消控室值班人员必须履职到位。如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发生高层住宅水压不够的问题,管理人员要及时启动水泵增压。

  邬岱杰还提醒市民,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存在火灾隐患,要尽快告知相关管理责任方。

  “比如在看到自己居住的楼层有私拉电线充电的情况,千万不要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一旦引发火灾,影响的就是整栋楼甚至更大范围。”邬岱杰说,市民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造成消防安全隐患,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