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甬”结同心 风雨同“舟” 合向未来
——甬舟公司成立20周年纪事
吴建波 任洁 颜科兴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27日 第 04 版 )
本版图片由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提供
□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任洁 颜科兴
灰鳖洋洋面,烟波浩渺、巨轮穿梭;集装箱码头,巨臂挥舞、车辆繁忙。这里,是金塘岛西南一隅——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今年是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弹指一挥间,二十年发展之路,荆棘丛生;二十年奋斗历程,风雨如磐。一批批“甬舟人”胸怀梦想、白手起家,披荆斩棘、笃行不怠,助力宁波舟山港攀登世界顶峰。
建港:“白手起家”绘蓝图
2003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金塘岛考察调研时曾说:“金塘是一块风水宝地,是很好的天然良港,开发前景广阔。”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甬舟公司于2004年2月17日注册成立,建港人进驻金塘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为尽快把金塘的诸多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次年10月,码头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包含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3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1774米。
回忆起企业初期的发展,在甬舟公司工作了20年的员工夏玲尔印象深刻。“刚入职时,我们连自己的办公楼都没有,仅在定海区租用了4间酒店房作为临时办公场所。”夏玲尔回忆,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塘本地人,看着一片荒芜的盐碱地慢慢有了码头建设的雏形,别提多自豪了。那时候,金塘跨海大桥还未通车,一叠叠往返的船票、一双双破洞的鞋子记录着建设初期的艰辛。
与夏玲尔一样,20年前第一批甬舟人怀揣期待和向往,选择了甬舟公司。他们见证了公司签订第一个施工合同,打下了第一根灌注桩;见证了它从一片盐碱地发展成如今拥有1774米的码头岸线和238公顷陆域的壮丽场面;从起初的几台桥吊、轨道吊、集卡发展成现在的几十台远控桥吊、自动化轨道吊、无人集卡……
2010年7月,宁波舟山港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一期建成试投产,实现了舟山港域集装箱码头零的突破。随着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发展,码头吞吐能力与生产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019年5月,二阶段主体工程开工,2023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助力港口产能提档升级。
兴港:“胸怀大志”破坚冰
滔滔大海,涌流日月。2010年8月,甬舟公司迎来了第一艘外轮。投运首月,该公司集装箱吞吐量过万,次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5万标准箱。有底气,有实力,才有参与竞争的勇气和能力。甬舟公司不遗余力地开拓集装箱货源,加大揽货力度,不断优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从投运最初的西非航线和远东俄罗斯航线两条固定航线,到2023年西非、俄罗斯、东非、澳洲、红海、地中海等35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从投运之初就开始不断“开疆拓土”。
地处海岛的金塘,虽然海运方面优势得天独厚,但陆域运输上仍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导致甬舟公司陆路进提箱的推进困难重重。“北仑更近点”“运费太高了”……客户的婉拒刺激了“甬舟人”,也成为了他们寻求内生发展的蓬勃动力。有问题就积极去解决。甬舟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海关的沟通联系,争取到进港货物中转手续简化、跨海大桥集卡通行费优惠等政策,推进码头进提箱走势开始向好。
此时,一条疏港公路启动建设,打通了国际物流岛“生命线”。2013年,随着全长约15.9公里的金塘疏港公路建成,金塘港区货物通过陆路得到快速集散疏运。养精蓄锐,滴水穿石,在甬舟公司业务团队的不断努力下,2020年8月,从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出口俄罗斯的货物全线“弃水走陆”,开启了该公司陆路运输新篇章,2023年全年进提箱量达99.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3.1%,为企业盈利打下坚实基础。
着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局。站在新起点,甬舟公司全力朝目标大步阔进,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准箱;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标准箱;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5%。
智港:“笃行不怠”谱新篇
10余台远控桥吊与传统桥吊一字排开、气宇轩昂;堆场里,成规模的自动化轨道吊集群起降腾挪;道路上,一辆辆无人集卡与传统集卡混行穿梭……作为集团“2+1”智慧化码头示范建设单位之一,甬舟公司紧紧围绕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部署要求,着力提升码头通过能力,加快形成全港域“自动化轨道吊+智能集卡(混行)+远控桥吊”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模式,奋力打造全球首个开放式混行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远程控制,正是甬舟公司智慧化之路的起点。2016年,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改造,甬舟公司成功实现了远程控制“第一吊”;之后,又改造了一台远控龙门吊,实现远程一控二,助力自动化探索。依托宁波舟山港自主研发打造的“n-TOS+iECS”智慧“双芯”大脑,甬舟公司实现从触发式指令执行方式向智慧协同式指令执行方式的转变,做到当前任务信息与车队管理系统、堆场管理系统等无缝对接。目前,甬舟公司6成以上桥吊已实现远控半自动化操作;堆场52台轨道吊全部实现自动化运行,平均作业效率每小时25自然箱,较传统轨道吊提升近40%;41台无人集卡具备在港区与传统集卡深度混行的作业能力。
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下,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生产模式,方能屹立时代潮头。在形成ICT(智能牵引车)、IGV(智能引导车)与人工集卡混行的作业模式的基础上,甬舟公司不断加速推进传统集装箱码头智慧化转型升级,2024年1月自动驾驶试验区在甬舟公司揭牌;2025年底,甬舟公司将全面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运营,实践智能网联车远程辅助的“无人”自动驾驶模式,建成全球首个开放式“智慧港口大脑+远控自动化设备+智能网联车与人工集卡混行场景”港区自动驾驶试验区。
风雨同舟二十载,初心如磐谱新篇。20年的栉风沐雨,是充满机遇和挑战、拼搏与奉献的创业史和发展史,一路风雨一路高歌,稳步走来,建港、兴港、智港发展征途中,甬舟公司在生产建设上不断提升,在市场开拓中不断探索,在智慧建设中不断创新。20年是一个起点,下一个20年,甬舟公司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进取的精神勇往直前,合创更加精彩的“甬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