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需要系统治理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23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一叶扁舟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截至今年1月底已突破1.4万辆。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我市不断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步伐,目前已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2000余个。然而,油车占位、充电桩故障排除不及时、老城区及渔农村充电桩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让新能源汽车充电依旧不轻松。在今年市两会上,如何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自由成为热门话题,不少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据《舟山日报》2月3日报道)。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虽多,但对症下药的金点子同样不少,只要落实系统治理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坚持标本兼治
防止顾此失彼
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有许多具体表现,需要在摸清问题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治理,尤其要针对主要矛盾进行重点治理。假如一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虽然也能奏一时之效,但却很难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事实上一些问题早已显现,有关部门也一直在采取相应措施,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应该与缺乏治理的针对性、系统性不无关系。
就拿油车占位来说,由于没能真正抓住“病因”,而只是简单地归咎于油车鸠占鹊巢,不但没能有效促成秩序好转,还眼看着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报道中说,市政府和普陀区政府附近的公共充电桩被油车占位现象都比较严重,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这并不是因为管不住油车占位,而是因为一旦管得太紧,停车难问题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油车占位,新能源汽车车主当然有理由抱怨。但反过来说,眼看着充电桩车位空着,一位难求的油车车主灵活借用一下,似乎也并非无理要求。充电桩车位往往是在原有停车位上建起来的,假如一概不允许油车占位,也就意味着油车的停车空间会越来越少,这显然难免顾此失彼。
公共充电桩越建越多,充电难问题却并未显著缓解,这同样值得反思。公共充电桩固然多多益善,但也必须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这样才能以量的合理增长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否则,再多的充电桩也难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甚至还可能因粗放经营造成资源浪费。充电需求旺盛的老城区等区域充电桩严重不足,快充桩和慢充桩设置不合理,代表委员们反映的诸如此类问题,都需要在系统治理中逐一解决。
遵循公平原则
倡导共享理念
社会治理既然是个系统工程,就该恪守一些共性的法则,比如遵循公平原则、倡导共享理念。如何通过有效治理优化充电秩序、缓解充电矛盾,也不妨在公平上下功夫,在共享中求和谐,这样也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利益诉求,而不至于陷入顾此失彼的治理困境。
很多人认为,充电桩车位就是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的,理应禁止油车占位。这话听起来似乎理直气壮,但却很难经受“公平”“共享”这两块“试金石”的检验。无论是开新能源车还是油车,都应该享有平等路权。现实情况是,新能源车可以停在任何车位,甚至在不充电时也能堂而皇之停在充电桩车位。而油车一旦停在充电桩车位就被视作鸠占鹊巢,无形之中也就加剧了油车的停车难,这显然有违公平原则。
另外,在停车难的现实语境下,利用通过车位共享最大限度地释放停车资源。我市大力倡导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的停车位错时共享,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矛盾。显然,不允许油车共享充电桩车位,难免导致一位难求与车位闲置并存的不合理现象,不利于从整体上缓解停车难。
油车占位会影响新能源车充电,理当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实现各得其所。比如,可以规定充电车辆的优先权,而在充电桩车位空闲时,则应允许油车及非充电新能源车借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保安的现场管理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自治空间,让车主之间养成有序礼让的习惯。社会治理贵在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这也应该成为化解停车矛盾的准则。
优化充电供给侧
满足居民“居家充”
针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实际情况,无疑必须增加充电桩供给。事实上,我市已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2000余个,今年还将计划新建450个,这就相当于平均五六辆新能源车就有一个公共充电桩。另外,还有不少家庭充电桩。这样说来,充电桩总量其实并不少,而之所以充电依然难,大概与布局不够合理有关。
眼下路网四通八达、城乡一体,再多的公共充电桩稀释到全社会也难免“桩到用时方知少”,要想做到“想充就充”实在太难。其实,公共场所、道路沿线的充电桩更应用于应急充电以及游客充电,而更多的本地车辆则应“居家充”。只有这样,充电才会不难,用电才能不荒。
这就有必要实施充电桩下沉计划,在老城区、居民小区以及有条件的居民住宅因地制宜地普及充电桩,使充电设施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果能如此,大多数新能源汽车车主都能利用夜间谷电“居家充”,既省钱又省事,充电难也就有望迎刃而解。
毫无疑问,相比于在公共场所批量建设公共充电桩,在居民区量身定制个性化充电桩的难度要大得多,有的甚至需要通过多方沟通、多方施策“啃骨头”。但反过来说,没有有关部门的攻坚克难,怎能化解千家万户的充电难?说到底,要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家门口充电,再难也无非是一条电缆的事,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