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古地雕里的龙
尹海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10日 第 02 版 )
祖印寺大雄宝殿古地雕 林斌摄
普陀山妙庄严路古地雕(龙头蝙蝠)
净业寺圆通宝殿古地雕
佛灵寺古地雕(释其敏法师摄)
富翅庙古地雕
法雨寺玉佛殿前石阶古地雕
法雨寺圆通宝殿前古地雕
□尹海鹏 文/摄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是中国文化的突出代表符号。据《尔雅翼》记载,龙者,鳞虫之长。其形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不可缺少的存在,人们随处可见或听到“龙”,比如农历年里有龙年,属相里见龙生肖,风里含龙卷风,走路姿态中有龙行虎步,各类声音中有龙吟虎啸,精气神内有龙精虎猛,传统吉祥图案里有龙纹。
舟山古地雕是指年代久远的,铺嵌于千岛大地寺院、香道、深宅等地面,镌刻着各种传统吉祥图案的石刻艺术品。它承载海上丝绸之路的灿烂文明,传承着从宋以来的海岛千年文化,是舟山先民留给舟山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舟山海洋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吉祥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龙纹,当然也出现在古地雕之中。
2024年正值中国农历龙年,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舟山古地雕里的龙纹,感受一下蕴含其中的龙文化,接受古地雕里龙纹所表达的吉祥、兴隆、富贵等美好祝福。
一、古地雕里龙的位置、形象
古地雕里龙的位置,一般在边框、主图等处。它们或舒展或蜿蜒;或飞腾于大海之上;或叱咤于云雾之间;或侧身示人或正面以对,尽情展示着威严与霸气。
普陀山普济寺御碑殿前古地雕,也称丹陛石,尽管年代久远,图案磨损,但仍能看出内有数条飞龙围着一圆珠腾于祥云之中,最上面有一龙头正面示人,威严霸气;法雨寺玉佛殿前“九龙戏珠”古地雕(丹陛石)内,一条巨龙飞腾顶部,龙首正面朝外,身形隐于祥云间,其下两侧各有四条小龙飞舞;法雨寺圆通宝殿前“五龙戏珠”古地雕(丹陛石),五条龙飞腾于祥云之中,或龙头向左,或龙头向右,身躯起伏弯曲状,爪牙舞动须飞扬;普陀山悦岭禅院大殿内古地雕,左右边框内各有两条飞龙身体舒展,相对戏耍一圆珠;定海祖印寺大雄宝殿古地雕,两条巨龙分别在“天上宫阙”两边,胸贴海面,头仰向上,尾甩向空,呈对称状飞舞于大海之上、祥云之间;定海临城净业寺圆通宝殿古地雕,“天上宫阙”左右两条巨龙头在下尾朝上,昂首探爪,前爪彼此相触,尾部上翻连接,将宫阙围在中间;岱山东岳宫大殿内古地雕,一对头昂视、须张扬、身弯曲、尾翘起高于头的龙腾于大海之上;六横佛灵寺大雄宝殿古地雕,两条头首朝向火焰珠、身乘祥云、腰尾部逆卷朝上的飞龙分别伴在“团寿”字左右,呈拱卫之势。
二、古地雕里的龙子龙孙
古地雕中,除了能见到龙的图形之外,还能见到龙的子孙图形。宽泛地讲,它们都属于龙种。
在祖印寺大雄宝殿、净业寺圆通宝殿古地雕内,“两层宫阙”的屋脊两端,各有一龙头鱼身的动物形象。这种龙与鱼的结合体,就是龙九子之一的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吻。常能在古建筑的屋脊上见到它,是脊兽之一;在富翅岛富翅庙古地雕主图右下角,一只形态矫健的麒麟昂首回望。麒麟是上古真龙的子孙。据《淮南子》载:“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应龙乃是所有龙族中最厉害的种族,唯一的飞龙。传说中异兽毛犊和飞行异兽羽嘉交合生下了应龙和凤凰,后来应龙生神兽建马,建马生瑞兽麒麟;在普陀山妙庄严古香道上的地雕中还有一个龙头蝙蝠的形象,相较于典籍里的龙子龙孙螭吻、麒麟,堪称“流落民间”的龙子龙孙。只见蝙蝠身体上赫然长着一个龙头,须角分明、霸气威严,正张开巨口,向下倾泻出银锭一般的水花。此地雕若不近看,看不出是龙头蝙蝠,远看就像一朵莲花。此形象目前也只在普陀山出现,全国其他地方并未见闻,实在是珍稀异常。虽然它并未被史料所记载,名不见经传,但不能否认其“龙子龙孙”的地位。因为“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当然“九”在这里不是数词,而是代表“多”。这种龙头蝙蝠形象不见于王侯将相常在的“庙堂之上”,仅见于地处“江湖之远”的海外名山普陀山,应该就是当年的石匠艺人最接地气、最独具匠心、最酣畅淋漓的杰作,他们把龙头蝙蝠形象大胆地雕刻进了古香道的石板上,让它为名山增色增辉,让它令识者心生欢喜,且完全不用考虑到当时年代的忌讳,因为有缘者才能识之见之,常人也就以为是一朵莲花而已,而坐轿骑马经此香道的帝王将相更是无缘看到。
三、古地雕里龙纹的吉祥涵义
在传统文化中,龙寓意着吉祥,古地雕中的龙也概莫能外。
普济寺御碑殿前、法雨寺玉佛殿前、圆通宝殿前古地雕(丹陛石)内,分别刻有“数龙戏珠”“九龙戏珠”“五龙戏珠”纹样,寓意“九五之尊”、兴旺无涯、富贵无极;悦岭禅院、佛灵寺大殿古地雕内“二龙戏珠”纹样寓意天下太平,年年吉祥如意,传递着对富贵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祖印寺、净业寺大殿古地雕的龙纹除了有“二龙戏珠”外,还表达着天龙八部、天龙护持之意。“天上宫阙”屋脊上的螭吻,则为“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殿堂”,有驱邪避凶,给人带来好运和平安的涵意。而龙头蝙蝠,蝙蝠之“蝠”谐音“福”,龙头之“龙”谐音“隆”,整体表达着福隆(蝠龙)之内涵。富翅庙地雕中的麒麟作为“神兽”“瑞兽”,则有镇宅辟邪、子孙贤能、武贵一品的吉祥象征。古地雕里的龙纹(非龙子龙孙),也是一种反映身份地位的符号。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龙纹不能滥用。它与海水江崖纹一样,一般出现在受到官方认可、重视、支持的寺庙地雕中。古地雕龙纹的出现,充分说明当年古地雕所在寺庙身份地位的尊贵。尽管舟山古地雕里龙纹出现的频率并不多,但也正是这少数的存在,才让古地雕突显贵气四溢,霸气庄严,变得愈加珍贵起来;才丰富了古地雕里的吉祥元素,提升了古地雕研究观赏的层次,让我们得以在龙年欣赏到舟山古地雕里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