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3年我市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农村公路提升项目满意度100%
向着人民满意交通阔步前行
陈颖丹 江婵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08日 第 06 版 )
□记者 陈颖丹 通讯员 江婵
城乡一体,交通先行,纵横四方,联通内外。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了广袤城乡,让群众出行便利又满意,也串联起更多的机遇与希望。
日前,2023年舟山市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结果揭晓,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农村公路提升项目满意度达到100%。
与此同时,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率从2022年的84.6%升至2023年的94.1%,提升9.5%,全省排名从第7名跃至第3名,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提升硬件 完善农村路网
2023年,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实施的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共计7项,其中涉及农村公路方面,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计划实施26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实施78公里,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农村公路提升115公里,分别涉及农村公路77条、78条。
主要线路覆盖定海区富民线、弄皋线、农紫线、紫短线、大南线等;普陀区东塘线、洪南线、沙铁线等;岱山县下清线、板东线、余黄线、慈癞线等;普朱朱乌线、朱樟线、庙筲线等;新城勾山线、岙海线、临螺线黄杨尖隧道等;金塘沥小线、大双线、苏小线、中溪线、穆东线等路段。各项指标任务均提前超额完成,大幅完善和提升了我市农村路网结构和路况水平。
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及普朱、新城和金塘区域的交通养护部门,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规范执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确保每一公里农村公路的质量都达标准。同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绿色施工、绿色建材等环保措施,确保对沿途乡村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生实事项目事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交通出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便利出行的需求,是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责所在。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有效提升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和通行能力,推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广大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最美”引领 打造共富之路
2023年,普陀区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涌现出了螺塘线、栅河线等全省“最美公路”,以及享誉省内的嵊泗左岸公路、定海东海百里文廊等“共富风情路”。近期,岱山又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我市成为省内第二个实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覆盖的地市。
近年来,岱山不断完善海岛运输服务供给和运输结构配置,建设了一批“依山就势、临海逐波”的海岛特色公路,走出了一条“水陆并举”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之路。
“民生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岱山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运营好农村公路,该县启动探索“交通+旅游”模式,围绕海岛产业布局、全域旅游创建、群众便捷出行等需求,着力推进海岛公路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东海百里文廊的建设成效显著,改善了定海农村公路的通行质量,激发了沿线美丽乡村的综合活力,促进了定海乡村产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为进一步拓展共富道路,推动东海百里文廊公路迭代升级,定海区交通运输局结合路网现状,全面对接各镇街梳理可连接资源,日前正式开工建设东海百里文廊2.0。
据悉,该项目涉及昌国街道、城东街道、环南街道、盐仓街道、双桥街道、岑港街道、小沙街道、马岙街道、白泉镇、干石览镇等8个镇街在内的20余条村级农村公路,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拓宽改造、路面提质、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旅游导示标志、亮化美化路貌等。
一条条最美公路纵横在岛城的广袤乡野,犹如疏通乡村发展的“毛细血管”,农村公路联城、联镇、联村、联景、联心,也变得更畅通、更安全、更舒适、更美丽、更富民。
提质增效 赋能城乡一体
2023年,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以乡镇为中心的城乡公交新模式,通过优化公交线网和站场布局,逐步形成以各乡镇为中心,以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含公交首末站)为枢纽、以通村公路为线路、以行政村为节点的农村公交客运网络。去年共完成公交化改造农村班线8条,开通城乡客货邮融合线路2条,新增综合性服务站点11个,全市覆盖率达97.2%,预计今年6月前可实现全覆盖。
市交通运输局开发推广城乡公交APP、公众号和小程序等“数智”应用,加快推进具备车辆智能调度、运行监测、客流分析、安全管控等功能的县级公交运行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市域公交查询系统整合升级。目前,县级城乡公交数字化统一监管平台全部建设完成,县级城乡公交运营“数智”监管系统覆盖率达100%。
去年,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过新建及改造路侧停靠站点,安装整体式公交智能电子站牌系统,便于市民直接查询公交信息。所有线路全部实行“一票制”,实现电子支付,切实提升了城乡公交线路运营的整体形象和效率,确保城乡居民得到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智能交通运营服务。
综合性服务站点依托原有的村级服务站,通过与邮政、商务、农业农村、银行、电力等部门合作,增加货架、监控、电子智能货柜等设施设备,改造提升为“一点多能”农村物流服务点,提供快递收寄、邮政业务、农村电商、农产品展销、农资销售、话费缴纳、贷款及信用卡办理、保险咨询办理、水电煤气费缴纳等服务,全方位提升了村民的办事效率和便利度,也充分体现了为民办实事的交通速度和助力海岛共富的交通力量。
本稿图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