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为民 护航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在维护市场秩序中勇担使命

虞仁珂 陈冰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08日 第 05 版 )

  □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陈冰

  执法是市场监管立足、立身、立威之根本,也是确保市场竞争有序的重要保障。

  2023年,舟山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围绕三个“一号工程”,突出“保障民生、维护秩序和助力发展”三大使命,始终秉持“执法为民”理念,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持续打响“铁拳”“亮剑”“药剑”“双打护企”“消费护航”等执法品牌,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

  全年共查办市场监管领域违法案件3086起,其中大要案333起,罚没款6609.6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2起,9起案件入选总局、省局典型案例。

  1

  聚焦食药安全 保障民生福祉

  “布洛芬缓释胶囊、小儿消积止咳颗粒、陈皮等抽检的10批次药品均为合格!”

  去年5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级主流媒体,推出药品“你点我检”活动。经过7天的网友投票,分别选出抽检主体和抽检药品,并进行了现场抽检。在市民代表的监督下,该10批次药品均为合格。

  2023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四个最严”,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执法“铁拳”“亮剑”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全年共开展食品抽检6067批次,不合格食品160批次。查处食品领域违法行为942件,移送公案机关15件。

  “针对近年来抽检不合格的淡水产经营户,进行重点回查。”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累计对40批次淡水产进行农残检测,并首次对淡水产经营过程中的养殖用水进行跟踪检测。

  执法人员还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暨“食安”专项执法行动,以夜市烧烤摊牛羊肉食源性问题为突破口,抽检90批次,检出与标签不相符的肉源性成份29批次,移送公安机关1件,联合侦查2件,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深入开展药品打假治劣“药剑”专项执法行动。2023年全市抽检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841批次,4批次不合格;查处药械化案件117件,比2022年增加132.9%。针对偏远小岛、乡村诊所等地方,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和非法渠道流通药品等行为。

  近年来,涉及美容行业的违法行为成为市民投诉的重点。执法人员以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购进来源为重点环节,以核查票、证、货是否相符为重点内容,以夸大宣传、渲染“容貌焦虑”等违法广告为打击重点,线上线下结合,狠抓违法行为。

  全心守护好“一老一小”。2023年全市查处保健品和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26件,罚没款107.6万元,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聚焦校园食品安全、校外培训机构、电子烟销售主体等,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全力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安全。

  2

  聚焦护航亚运 加力隐患整治

  去年6月,为切实做好亚运会(亚残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迅速行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推动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共检查企业16家,出动执法人员43人次,发现隐患13处,开具监察指令书9份,对1家使用超期未检设备的单位立案调查。

  2023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护航亚运”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两大主线,全力出击开展水产涉氨企业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特种设备“假停真用”专项整治等行动,及时闭环处置各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确保整治有实效。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175起,处罚没款563万元,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产品质量安全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去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突出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及时消除不合格产品安全隐患,紧盯气瓶充装、燃气器具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整治液化石油气瓶和燃气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全年共排查检查对象629家(次),发现隐患81处,立案查处36起,其中,查获不合格燃气灶具案件24起,扣押不合格燃气灶具232台;查处全省首例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液两相瓶进行充装的违法行为;查处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头盔案件41起。

  3

  聚焦秩序规范 提升旅游环境

  发放告诫书、集中约谈、重点检查……去年五一前夕,市场监管执法人员重点关注普陀山旅游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采用各种形式,强化各类市场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景区72家海鲜排档、1200余家民宿全部落实明码标价。

  为认真落实全市旅游环境提升专项行动要求,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景区价格行为专项治理,加大对未明码标价及不正当价格行为、消费欺诈和哄抬物价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共查处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违法行为93起。通过多种渠道向餐饮住宿经营主体发放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制作上墙《海鲜排档复秤操作提示牌》,免费提供发放标准砝码供消费者复秤使用。

  “在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和举报投诉动态基础上,创新完善投诉处置机制。”该负责人介绍,如与携程网建立了住宿消费投诉快速处置机制,通过该机制快速处置办结住宿消费投诉149起,补偿消费者2.97万元,消费者满意率明显上升。

  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作为全市重点的普陀山景区加强“第三方监测+人工监测+集体分析”研判机制和“局领导+执法人员+公职律师”会商复盘机制,实现对各类舆情和投诉举报件的快速响应、稳妥处置。

  4

  聚焦中心工作 彰显担当本色

  过去的一年,市场监管部门切实强化执法政治属性、政治担当,在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勇挑重担、履职尽责。“长江禁渔”、常态化“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反邪教、打击电信诈骗等专项斗争都交出了满意答卷。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去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依法监管和宣传引导相结合,聚焦餐饮浪费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和普法宣贯力度,严查未主动提示、诱导超量点餐、设置最低消费额等食品浪费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办反食品浪费案件42起,有效防范食品浪费问题。

  结合漠视群众利益问题燃油加油机计量准确性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加强执法检查、行业管理和多元共治,排摸全市在用加油站52家,在用加油枪共738把,提高加油机计量器具准确度。严查船用燃料油市场用虚高密度进行结算、造成实付油品数量短缺的违法行为,对7家船舶加油供应站立案查处,责令退还多收价款840余万元,罚款227万余元,打破油品销售行业潜规则,维护广大渔民和货用船舶运主利益。

  守护国门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反走私综合治理主力军作用。围绕冻品、食品、野生动物、洋垃圾等重点商品,紧盯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网络经营单位等重点场所和环节,深入排摸,严厉打击涉及进口商品经营的“黑作坊”“黑冷库”“黑网店”。办结各类反走私综合治理相关案件20起,罚没款及收缴拍卖款,共计5845.97万余元。

  5

  聚焦营商环境 护航经济发展

  以有感服务、无感监管为目标,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去年,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推进惠企政策目录清单制试点工作,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累计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995件,营造公平竞争社会氛围。加大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力度,围绕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水电气、交通物流、中介机构等重点领域,共检查主体208家,清退多收费用97万元。

  严管不失厚爱。去年持续推进“首违不罚”监管模式让很多市场主体受益。全年共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或免予处罚186起,简单快办581起、警告235件。同时,对清单外事项尤其是涉及民生,如食品安全、特种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类案件都依法依规严厉处罚,以“刚性”执法给广大群众营造优良市场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如今在舟山已经成为各界共识。

  2023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扎实开展“双打护企”百日执法行动,聚焦重点领域,深挖知识产权侵权、质量违法案件,查处侵权和假冒案件179起,移送公安机关5起,罚没款186.72万余元。

  开展“双打护权”“回访暖企”执法大走访活动。广大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走进车间厂房,深入一线,认真倾听、收集企业在经营活动等方面的需求,以及面对职业打假人、知识产权维权方面的问题,制定一企一策,通过处室协调联动、专人对接的方式为企业破难解忧。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