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提升海洋发展新能级 绘就海岛共富新图景

胡园园 滕海平 孙丹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03日 第 04 版 )

本版图片由嵊泗县委宣传部提供

摄影 记者 陈永建

  □驻嵊泗记者 胡园园 滕海平 通讯员 孙丹飞

  龙年春节来临之际,嵊泗人都在热议一桩大喜事:心心念念的“大陆水”春节前就能喝上了!

  喝上“大陆水”是嵊泗人民的夙愿。曾经,大陆引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即将化成股股甘源,流入千家万户。

  广拓水源,从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工程到实施大陆引水工程,是嵊泗人勇敢拼搏,突破地理和空间的制约,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一代又一代的嵊泗人向海而兴、借海图强,勇将蓝海绘蓝图,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关键之年。

  回望过去一年,嵊泗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科学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走深走实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

  数据是最好的述说者。去年,嵊泗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45亿元,增长76.2%,增速领跑全省。

  聚力共富

  特色之路出彩见效

  前不久,全省共同富裕试点推进暨最佳实践推介会上,嵊泗县“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县”试点中期评估获评优秀等级,“明晰扩中提低新路径 打造家庭共富监测新体系”入选最佳实践名单。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一周年强有力的肯定。

  过去一年,嵊泗县锚定“五条特色之路”,构建落实“专班运作+每月例会+督考晾晒”体系,扎实推进3项省级共富试点,持续攻坚“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不断推动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嵊泗县共有17项共富相关工作获国家部委肯定,95项工作取得省级层面阶段性成果。

  顺应海岛群众期盼,是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水平,让更多人共享高品质美好生活。把有限财力投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领域。数据显示,2023年,嵊泗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高达79.5%,实现更多人就业,困难群众有了更强的生活保障。

  教育、医疗和养老是海岛的突出短板。去年,嵊泗县承接学军中学等8所杭州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实现中高考成绩创近年新高。“山海”提升工程让海岛医疗有了更强的保障,浙江医院等7家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宁波6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组团式帮扶,16位省级专家常驻海岛。启用一批全新项目,海岛院前急救体系基本成型。在养老服务上,幸福养老系列工程实施,2家幸福食堂建成投用,助餐配送餐服务村社覆盖率达94.6%。

  借海图强

  海洋经济动能强劲

  嵊泗的历史,离不开海洋。“进一步放大特色、塑造优势,向海而兴、借海图强,系统增强海岛内生发展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探索海岛共同富裕先行路径。”这是省里对嵊泗的殷切期望。

  过去一年,嵊泗县依托海洋资源优势,港口产业不断壮大,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绿色渔业创新发展——

  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十年超亿吨。马迹山2000万吨混矿项目建成投产、贸易落地,推动马迹山港由亚洲矿砂中转大港向全球精混矿枢纽大港稳步转型。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建设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过去一年,嵊泗县充分利用海岛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海洋资源,走生态立岛、生态兴岛之路,引育优质旅游业态。目前,嵊泗县4A级及以上景区镇占比达71.4%,位居全市前列。花鸟“爱情艺术岛”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全省最美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通过实施民宿“扩中提低”行动,嵊泗普通民宿实现了迭代升级。随着旅游市场复苏,嵊泗迅速推动住宿、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回暖。数据显示,去年,嵊泗全年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97.6%、88.4%。

  推进渔业绿色健康发展。一年来,嵊泗县深化海上“千万工程”,积极探索县辖海域渔业资源限额捕捞,嵊山国际海钓基地投入试运营,成功招引一米八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推进贻贝全产业链建设。此外,熊本牡蛎、膨腹海马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为嵊泗发展多品种养殖提供了坚实基础。

  克难攻坚

  推动创新改革开放

  去年,嵊泗县探索海岛民宿合规运营、政府合规履职的“政企双向合规”模式,研究制订出台《嵊泗县民宿合规指引(试行)》,并同步成立嵊泗民宿业政企双向合规审查中心。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嵊泗县不断踔厉奋发、创新改革开放的缩影。

  一年来,嵊泗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件大事,体系化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

  “数字海岛综合服务平台”启动建设,立项实施7个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厚壳贻贝繁育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荣获国家三农金桥奖项目类一等奖。

  此外,嵊泗县一体融合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和“民营经济32条”落地,开展重点企业定制化服务试点,相继推出12个海岛特色“一类事”服务场景。实施市场主体“双倍增”行动,对接省“8+4”经济政策体系,出台《推进嵊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县级配套政策,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14亿元。推动县属国有企业整合优化,成立盛丰海洋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完成“1+5+N”国企管理架构体系构建。立足“绿色转型”,不断激活自贸区港口发展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坚实保障。去年以来,嵊泗县柔性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新引育高层次人才10名,不断丰富人才资源库。创新成立“才助共富”工作站,出台《嵊泗县海水养殖人才评价认定办法》,汇聚和培养更多人才助力海岛共富行动。

  实干争先

  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眼下的小洋山区域是一片建设的热土:投资513亿元的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建设项目、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裕程国际物流园区……一个个重大项目正在开足马力施工建设。

  一年来,嵊泗县坚决服务保障系列国家战略落地见效,“三大百亿工程”加快推进、投资放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去年,嵊泗共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项目建设推进有序,亮点纷呈。大洋山海工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小洋山LNG冷能电站并网发电,首个超10亿元高端制造业项目中能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

  一大批民生设施建成投用。日产淡水1万吨的菜园镇海水淡化厂投入使用,切实提高了海岛的保供水能力。110千伏列岛变电站、嵊泗第二回路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全域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以上。水运航线布局进一步优化,大小洋山夜航、沈家湾至岱山、枸杞至花鸟航线开通,10艘客渡船进行了提升改造。

  如今,各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保障要素正在加快完善。2024年,嵊泗县计划建成投用嵊泗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剑门交通码头、舟桥7号。加快沈家湾交通旅游集散中心、泗礁岛陆上客运中心建设。拓展通用航空航线,确保普陀山机场至枸杞、泗礁航线常态化运行。全力推进上海(金山)至花鸟水上飞机、直升机航线。推动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补齐海岛物流短板。完成110千伏列岛变配套送出工程建设,“一岛一方案”推动重点区域电网优化改造。

  全域共建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建成投用城市阳台、全龄化运动休闲场地、儿童游玩场地、文化驿站、海洋文化长廊、生态湿地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望海公园,老旧小区解危改造超1.5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6个,完成城区道路品质提升4.6公里,实现县内首部城市小区加装电梯运行……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嵊泗县不曾放慢脚步。

  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实现省级未来社区全域覆盖,泗洲塘村、黄沙村、峙岙村创成省级未来乡村,“蓝色海湾”城市新区风貌区入选全省城乡风貌样板区,获评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通过“实施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有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工作,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首次获省级优秀。

  地域分散、交通不便、资源共享性差,是偏远小岛普遍存在的问题。去年年底,嵊泗县东库岛群众实现了整岛异地搬迁,搬入县城,享受到了共富推进带来的全新品质生活。

  一直以来,嵊泗县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充分利用海岛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海洋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去年,嵊泗县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评,通过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验收,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入选“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首获“清源杯”、三夺“大禹鼎”。枸杞岛、花鸟岛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美海岛”。

  奋楫争先

  绘就海岛共富新蓝图

  成绩振奋人心,蓝图催人奋进。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再出发之年,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嵊泗美好嵊泗”关键之年、走好走稳海岛共富特色之路攻坚之年。新的一年,嵊泗县将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坚定实施“生态立县、以港兴县、以旅活县、以渔稳县”总战略,以走好走稳海岛共富特色之路为总抓手,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大力实施“十项重大工程”,稳增长提质效、打基础利长远、除风险保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作出海岛县更大贡献。

  重点开展七大方面工作——

  聚焦提质增效,以更大决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始终是嵊泗的发展优势。新的一年,嵊泗县将进一步放大特色、塑造优势,向海而兴、借海图强,积极构建“一岛一功能”海岛特色发展体系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平台能级,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市场主体,强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聚力项目攻坚,以更大力度狠抓有效投资。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嵊泗县将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充分释放投资效能,推进招大引强,强化要素保障,以高质量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激活发展动能,以更大气魄创新改革开放。始终把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贯穿各领域各环节,以创新开新路,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拓空间,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重大改革步伐,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等举措,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彰显宜居宜业,以更大格局统筹城乡建设。聚焦“海、山、城”三位一体,做强县城、振兴乡村、城乡融合,加快县城品质提升,提档升级基础设施,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海上明珠”。

  突出生态优先,以更大定力推动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坚持人民至上,以更大情怀增进民生福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嵊泗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质提优公共服务一体化,兜紧兜牢民生底线,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实在举措,不断提高共同富裕成色。通过深入推进扩中提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健康嵊泗行动,完善“一老一小”服务,繁荣海岛文体事业等一系列举措提升海岛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守牢安全底线,以更大气力优化社会治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努力防范重大风险,着力强化基层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数”说新时代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2.41亿元,增长43.1%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万元,分别增长6.7%和6.8%

  共富特色之路建设一周年,县域综合类试点中期评估获全省优秀,17项工作获国家部委肯定,95项工作取得省级层面阶段性成果

  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十年超亿吨,嵊泗贻贝出口额首超1亿元

  全年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97.6%、8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全县4A级及以上景区镇占比达71.4%,位居全市前列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固投107.45亿元,增长76.2%,增速领跑全省

  全力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获省级奖励计划用地指标137亩,获评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9.5%,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增至13320元/年

  高效承接学军中学等8所杭州优质学校结对帮扶,中高考成绩创近年新高,高考特控线上线23人,一段上线率首超60%,中考总分平均分、总分合格率位列全市第1

  深入实施“山海”提升工程,全面承接浙江医院等7家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宁波6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团式帮扶,16位省级专家常驻海岛

  建成投用血透中心,服务患者767人次。县人民医院成功突破冠脉介入治疗等71项新技术新项目

  实施幸福养老系列工程,建成投用幸福食堂2家,助餐配送餐服务村社覆盖率达94.6%,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60张、持证护理员78名,高龄津贴提标扩面实现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