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感受代表“为民发声”
4位市民代表跟着人大代表来“参会”
石艳虹 沈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03日 第 02 版 )
张帅与记者畅谈跟着人大代表参会的感受
□记者 石艳虹/文 沈磊/摄
跟着人大代表来“参会”、与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旁听分组讨论,感受代表们为民发声……这几天,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迎来了一批特殊的“代表”——4位普通市民。
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地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今年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首次推出“跟着代表看大会 换个角度听民生”活动,邀请4位市民代表全程关注大会,并以一名普通市民的视角,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对话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昨天上午,市民代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总建造师张帅行程满满。一大早,他随着市人大代表周建华走进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特别报道“春天的旋律”——《阳光热线》民生访谈融媒直播间,与普陀区委副书记、六横管委会主任张海斌“面对面”交流,围绕绿色船舶修造、岛际交通出行、公共服务配套等主题,谈感受,提建议,寻良策。
“相关部门能否在孩子晚上放学后再安排一些托管服务?”在谈到提升海岛教育服务时,张帅当场提了一个建议。船厂不少外地同事工作“三班倒”,老人又不在身边,带孩子有难处,他感同身受,讲出了大家的“心声”。张海斌当即回应,会将张帅的建议带回去,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讨论,尽快给出答复。
访谈结束后,张帅又随着周建华马不停蹄地赶往普陀代表团分组讨论的现场。
代表们的讨论发言,张帅听得认真,并不时做笔记。
在讨论中,周建华代表提出,现在进出六横岛的车客流量日益增多,船班的频率应该增加,时间也还可以优化,特别针对晚上进出岛,可以考虑延长渡轮运行时间,确保人流车流及时过驳。这一建议引起了代表们的共鸣,大家纷纷讲述了日常所见所感,针对岛际交通带来的不便来“吐吐槽”。
“原来人大代表们这样为我们‘代言’。”张帅连连称赞。他告诉记者,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很期待尽早解决,也很感谢代表们的关注。
“身临其境,这是首次,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张帅感叹,扎根舟山多年,他很关注舟山发展。这次参会,让他得以近距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同时,也“抢鲜”了解到这座城市新一年的发展规划。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舟山2023年取得的成就,我倍感骄傲。看到‘六横公路大桥’几个字时,我很激动。”张帅说,会第一时间将参会感受和了解到的舟山2024年“大动作”分享给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让他们具体地感受政府部门的努力。”
在市人大代表“一对一”带领下,4位市民代表都不同程度参与了各项活动。
市民代表王学建是来自定海区干石览镇新居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早在会前,他就跟着市人大代表严翃到市公安局调研走访,了解他最关心的新居民服务举措。
市民代表鲍素婷是一位退休教师,目前住在舟山一家养老机构。她对养老服务很关心,这次跟着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市人大代表周伯翰参会,了解到更多养老服务、医养结合等方面内容。
市民代表张泽栩是一名“00”后研究生,就读于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之前他就参与了“00后近看民主”暑期实践活动,跟着代表下海岛收集民情民意。此次参会,他跟随市人大代表丁薇薇参会,更加真切和全面地感受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海岛实践。他表示,现在舟山的发展越来越好,争取早日学成回到舟山,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