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普陀区委组织部
党建引领风帆劲 红动蓝湾绘新景
刘慧静 普组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02日 第 09 版 )
□驻普陀记者 刘慧静 通讯员 普组轩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花园城市日新月异、和美海岛魅力绽放……在现代化新普陀迈进的过程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这,就是飘扬的党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2023年,普陀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持续深化“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以开展“基层基础提升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争先创优、攀高跃升,以基层基础的实和效保障发展大局的稳和进。
循迹溯源
红色根脉赓续传承
一年来,普陀坚定扛起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政治任务,以上率下循迹溯源、感恩奋进,持续掀起“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热潮。
区委高位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对“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四下基层”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办两期读书班,组织讲座辅导5场,开展专题研讨11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
深入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用足用好蚂蚁岛精神、庙子湖精神“红色富矿”,串岛成链打造“循迹溯源·红动蓝湾”研学带,全区各地各单位循着总书记在普陀走过的足迹、擘画的印迹、牵挂的心迹,深刻领悟总书记心系海洋事业发展和海岛群众的深厚情感。
注重分类施策,分领域编发主题教育《工作指引》,构建“1+3+1”模块化学习体系。组建“潮涌东海”“青浪之音”宣讲团,持续开展“送学上岛进村入户”,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和形式。主题教育期间,990个基层党组织共开展集中学习4838场次,1.9万名党员全员制定自学计划,全部学完规定书目,切实学出了笃信笃行、绝对忠诚的新自觉。
建强堡垒
治理根基稳固扎实
一年来,普陀系统推进“基层基础提升年”七大行动,设立专班、出台方案,拧紧党建责任链条,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1镇6村获评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单位。
以村社换届“回头看”为契机,花大力气整治“村级组织并村不并心、村干部在位不谋事、村级后备力量在册不在岗”三不问题,整转后进村社党组织11个,建立村级组织运行预警机制,强化书记领办、党建述职、揭榜挂帅等抓乡促村责任,推动村级班子集体办公、集中议事、集成服务。
立足渔港实际,将基层堡垒从陆地延伸到海上,推出“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工作十八法”,围绕渔业、货运等五大领域,组建功能型党组织18个,培育“航行的支部”先锋号34艘,海上党员亮身份、展形象,充分发挥引领表率作用,全年无发生重大渔业安全事故,沈家门街道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理念,从“三会一课”基本制度抓起严起,全覆盖开展支部规范化建设“交叉互查”,编印“规范制度+台账模板”实务手册,健全落实联村指导、模块推送、线上监督、排查通报等举措,实现村社“三会一课”执行率达100%、问题数下降90%以上。
牢记宗旨
为民服务有力有效
一年来,普陀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摆在重要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海岛群众“急难愁盼”。
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制度起源地优势,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县处级领导带头实行“包镇联村入户”“网格夜访”等联系走访制度,开展调研314次,牵头解决问题171个,成功破解半升洞油库区块征收、阿鲁亚酒店盘活、陆港物流处置等一批历史遗留难题。
聚焦破解偏远海岛养老、教育、医疗等群众反映的高频事项,普陀迭代实施“共富方舟”再起航八大行动,联动9个部门成立8支党员先锋队,常态化开展巡回服务,让多元民生板块搭乘“方舟”直达海岛群众“家门口”,该做法入选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
紧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省级综合试点契机,实施党建引领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共治八项机制,选派退职领导干部担任社区党建指导员,提炼推广以“三服务六机制一目标”为主要特征的小区治理周永成工作法,推动“一老一小”、物业管理、村路通车等一批百姓“关键小事”加以解决。
向海图强
共富动能全面激活
一年来,普陀持续抓党建护航中心大局、抓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成果集成落地、资源要素优化整合、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立足海洋经济特色,围绕“一条鱼”产业链发展,以舟山国际水产城党委为主体,联结水产电商企业、快递物流企业等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建立“需求、政策、服务”三张清单、党建联席会议等机制,通过“政策+服务”双轮驱动,促成27户水产电商头部企业与100余艘渔船结对,全年水产品交易额可达8亿元。
深入开展“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建成展茅街道“路下市集”、蚂蚁岛虾皮综合体等特色“共富工坊”68家,成功举办“小岛你好 工坊共建”全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现场会。以文旅融合为导向,推行“党支部+公司+渔农户”模式,催生乡村直播、咖啡餐饮、主题研学等新业态,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升至89%。
聚焦“现代海洋产业新高地”定位精准布局人才链,通过平台聚才、靶向引才,集聚产业高层次人才36人,引进青年博士13人、高校毕业生4503人。高规格举办普陀论健、国际航运与船舶修造业对话会等活动,落地海纳计划项目同比增长27%。制定船舶、文旅等专项人才政策,精准放权企业自主评定人才51人,推出增值服务八条,不断优化人才生态。
实干争先
先锋队伍整体提能
一年来,普陀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深入贯彻“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建设,着力锻造一支与现代化建设新普陀建设要求“全面适应、高度匹配”的先锋队和排头兵。
严格落实省委选人用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将“四个坚持、八个不”总要求深度融入干部队伍选育管用全过程,出台长效机制13项。以“五员攻坚”行动为抓手选派250余名干部到重大项目、重点专班、基层一线“墩苗”压担,从攻坚一线提任或进一步使用干部43名,占比达65.2%。
深入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突出政治素质体检,全方位考察108个村社班子和786名村社干部,调整不胜任“一肩挑”干部10名,重点储备“90后”村社主职后备干部28名。抓实村社书记工作指引、激励保障、歇职教育等全周期管理,培育“马上办”式头雁典型,全面提升基层队伍干事本领。
围绕加强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推进流动党员核查纳管“百日攻坚”,打造流动党员“红帆驿站”4家,有效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在区直机关全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一人一册”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档案,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该工作获评第十轮省机关党建工作优秀创新成果。
本版图片由普陀区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