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奋进力量 立足海洋特色

岱山:奋力交出海岛现代化新答卷

陈瑶 邱巧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02日 第 06 版 )

本版图片由岱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摄影 记者 陈永建

  □驻岱山记者 陈瑶 通讯员 邱巧燕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踏浪扬帆,奋楫前行。

  站在新年之始回望,仙岛岱山激荡着一股闯劲。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岱山迈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恢宏画卷:

  一年的实干争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8%;市对县考核15项经济指标中7项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根据社科院相关指标体系评价,岱山县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成就鼓舞人心,崭新征程催人奋进。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岱山坚决扛起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提升群众获得感三大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高水平推进海岛现代化。

  蓝图既定,行则必达。上一页的宏伟蓝图擘画县域高质量发展盛景,下一章的美好画卷把憧憬化作实干的动力——

  项目集聚 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全面推进海岛县跨越式发展,要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龙头。对岱山来说,一个重大项目,足以集聚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一条产业链、激活一个产业集群、优化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

  2023年,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稳定运行,全年实现产值2532亿元。总投资千亿级的高端新材料、高性能树脂、中煤鱼山电厂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完成投资268亿元。

  精准承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溢出效应,过去一年,岱山立足海洋产业,创新深化再增成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稳定运行,7个项目入驻中试,其中糖能科技全球首套千吨级生物基项目中试成功;航天三江先进激光制造应用创新中心引进落地;浙石化光伏级EVA树脂等一批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尖兵领雁”计划等3项工作入选全省科技创新试点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该县始终坚持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工业发展稳进提质。

  其中,重点抓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强而有竞争力。县内通过加快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炼油化工”“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分别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在岱山经济开发区内,润和催化一期等一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世倍尔催化剂、鑫月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当下,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岱山还在努力破解“大而不强”、发展质效不高等“成长烦恼”,打出龙头企业培育、工业用地改革等系列组合拳,让工业经济加快激荡新动能、“腾”出新空间。

  近日,国家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集(2023年)》,共收录2023年度全国改革标杆案例10个、优秀实践案例15个、专项创新案例20个,将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先进做法。其中,岱山县《四链融合推进海岛工业全域治理》案例,成功入选专项创新案例,为我市唯一入选案例。

  该县通过“党建链”“要素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加速向亩均效益高的企业和行业集聚,使亩均效益实现大幅提升。“四链融合”让岱山知道:亩均加“创新”,寸土生寸金。近年来,通过发力科技创新,县内正不断强化县域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以“新”应变、以“创”开路。县内的舟山宁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则吃到过创新红利:从2022年11月开始,岱山县科技局着眼于县内产业结构,瞄准船舶产业、海洋重工、汽配制造等相关激光技术发展短缺领域,航天三江激光院舟山分公司落地岱山。这一束“光”顺利照进岱山,牵手“宁兴”,“宁兴船舶”成为岱山船舶行业首个激光应用示范基地。

  向创新要动力,向土地要效益,县域经济焕发崭新活力。过去一年,全县创成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32.6%,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03%,位列全市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2,连续3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成功捧得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发力基建

  城乡品质持续提升

  如今的岱山,有依海小筑、山里人家,有百里绿水、千里金沙,有村间小院、山野民宿……山、海、人在此交融相生,描绘出一幅城乡统筹发展的幸福图景。关乎县域发展,岱山的思路谋划从“纸上”落到“地上”、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形成更多可观可感、有形有态的发展成果。

  去年,杭州亚运会的盛况犹在眼前,岱山也全面开展“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G526沿线风貌、入岱门户景观完成改造,创成省级“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

  通过县域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统揽了风貌样板区、美丽城镇、未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双峰新城的延伸,美丽乡村的建设,这些都使得城市框架不断拉开,老城逐渐开始有机更新,交通骨架路网加快构建,城与乡愈加接近。

  随着城市外扩,走在岱山,从老城到新城,沿途可见和谐宜居的新画面。从城中心的磨心密林到岱东龙头村的北峰绿道,从万米的铁板沙到悠悠的碧水边,在这里,美丽生态、美丽经济与美好生活诗意相连,不断勾勒出现代化和合之城的美好图景。

  城市中心,以磨盘山为基底的蓬莱森林体育公园建设进度过半。公园周围环绕着岱山老城区,南面全线临海,汇聚了山海渔港村等特色资源,公园一期重点搭建公园主入口及主要道路框架,贯通环线,打造特色文化线路“蓬莱仙径”。

  同时,该县更注重全域发展,以迭代升级、一体协同的姿态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

  东海之滨,岱山海岛公园获评全省第三批大花园耀眼明珠;南有秀山岛列入国家首批“和美海岛”,北有东沙古镇入选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岱山“山海蓬莱”县城风貌去年入选“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

  过去一年里,城乡风貌日趋靓丽,城市功能也在日臻完善:县内双峰新城基础设施配套、磨心水库扩容、岱北水厂等项目加快推进,燕窝山客运中心、岱山交通集散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改造老旧小区住宅30幢,兰秀大道高品质示范街区提标升级,竹屿未来社区创成省级未来社区,蓬莱未来社区入选全国完整社区试点……

  环境变好了,民生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岱山的共同富裕也在持续发力。过去一年,该县深入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小长涂示范岛加快建设,秀山岛、江南山岛入选第二批示范岛,前岸、秀北、凉峙创成省级未来乡村,县内共建成和美乡村15个。

  共建共享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一年的沐风栉雨,如今,岱山人民跨越城乡,幸福感真实可感。

  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主席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强调“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发展的旨归始终为民。过去一年,岱山从细微处、源头处下工夫,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优质共享,民生保障托稳民生安康之“底”。

  “这里服务好、菜好,阿拉蛮喜欢。”去年12月,来自秀山的77岁老人高余良高兴地住进位于东沙镇的中大朗颐岱山康养中心,在这里,岱山在全市率先实行特困人员县域集中供养新模式,主要为岱山特殊困难及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普惠型供养、护理、康养服务。

  高余良的满意就是岱山民生工作其中一张优秀的“幸福账单”。“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过去一年里——岱山县东沙康养联合体正式启用,竹屿社区“幸福食堂”开门营业,创成市级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村)3个,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23.88人。县内还建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89个,普惠托位率达97.81%……岱山群众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不断得到回应和满足,彰显的是海岛现代化的崭新气象。

  民生事虽小,却事事关共富,岱山去年民生支出分得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成以上“蛋糕”。该县聚力民生优享,共同富裕再进一步:公共服务“七优享”和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全年民生支出达44.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2%。

  2023年,岱山建成公共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和2家零工市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6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37%,全年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12%和99.46%。县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38:1,位居全省前列,也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百万家庭奔富行动示范县创建名单。

  民生兜底有保障,点亮宜业宜居活力海岛。

  去年,岱西海蜇节、岱东花生节、清凉节、军港集市……等文化活动接踵而至,第三届中国风筝板巡回赛岱山站、海岬半程马拉松、斯巴达勇士赛舟山站等精品赛事成功举办,浙江风筝帆板训练基地正式落户,让海岛更富年轻活力。

  同时,该县的“平安岱山”建设依旧在不断深化。乘着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东风,岱山积极推进“141”基层治理体系标准化,加强县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去年,县内还深入实施社会信访矛盾排查化解百日行动,顺利通过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获评全省治重化积及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站得更高

  乘势而进打开新局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也是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据了解,今年岱山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力争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岱山立足新起点、锚定新目标、展现新作为,根据目标要求,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任务:

  聚焦扩大开放,开拓发展新格局。坚持国家战略引领,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对标市委“八大发展平台”,打造向海开放新高地。

  聚焦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打造区域性海洋科创高地。

  聚焦项目为王,积蓄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全力招引“高大上、链群配”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聚焦海洋经济,挖掘发展新潜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海洋经济倍增行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聚力市委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做大做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海洋经济比重保持在80%以上,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聚焦深化改革,培植发展新活力。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在深化改革上续写新篇。

  聚焦城乡一体,擦亮发展新底色。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宜居宜业的海上花园城市。

  聚焦海岛共富,丰富发展新内涵。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主动融入全市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共同富裕更加均衡可及、真实可感,打造海岛共富先行示范样板地。

  聚焦平安法治,筑牢发展新防线。树牢底线思维和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更高标准的平安法治岱山。

  春江浩荡,势出峰峦,新征程已然开启,奋进号如此嘹亮。海岛岱山,正鼓足干劲、全面攻坚,团结奋进、勇毅前行,接续谱写“八八战略”岱山实践新篇章,为高水平推进海岛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