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抢抓机遇谋发展 担当作为求突破

翁青青 王哲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01日 第 06 版 )

摄影 记者 陈永建

  □驻普陀记者 翁青青 通讯员 王哲莹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时间,赋予奋斗以价值,给予未来以答案。回望这一年,普陀发展势头蹄疾步稳。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一串串数据记录了普陀发展的坚实脚步。

  海洋产业飞快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乡面貌绽放新颜、共同富裕扎实推进等一项项可知可感的实事、小事,生动定义了普陀在高质量发展实践新征程上的奋进新姿。

  向海图强

  海洋产业再升级

  时值深冬,六横西北侧优良海岸线上,船舶林立,机器轰鸣。

  中远海运重工、鑫亚、龙山等3家全球修船十强企业一字排开,钢铁巨轮依次停泊在船坞内,鳞次栉比的龙门架高耸矗立,现场一片忙碌作业场景,展现着普陀船舶修造业的勃勃生机。

  从一片片滩涂中崛起,六横船舶修造企业的蓬勃发展,是普陀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案例。

  2023年,普陀深耕蓝色主战场,立足海域海岛海港区位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开放型向海经济,以重大项目引领链条孵化、产业集聚,以科技创新引领动能转换、产业转型,以更大力度促投资、扩内需、稳增长、优结构,奋力谱写向海图强“新篇章”。

  金钵盂临港产业园、中远重工船坞等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7.3亿元,增长131.9%,创近五年新高。“一艘船”加快转型,举办国际航运与船舶修造业对话会,开建西白莲绿色海工制造与运维基地,启动全球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国内首制甲醇加注船改装项目,造船新接订单量增长136%,船舶工业产值增长23.5%。“一条鱼”产业链持续拉长,出台海上养殖产业规划,建成白沙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创全省赴阿曼渔场作业先河,远洋捕捞量占全国25%,水产品产量增长3.6%。进军预制菜、高端蛋白等新领域,水产加工产值增长8.2%。

  同时,普陀油气产业加速延链拓链,完成LNG动力船舶综合供应服务、锚地生物燃料加注等“全国首单”业务,发布首个浙江天然气价格指数,保税燃料油加注量310万吨、结算量80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5%和42%。

  近年来,普陀厚植资源优势,推动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海洋旅游热度持续走高。去年以来,“普陀福集”“路下市集”集聚人气,长乔海洋公园开园,线上住宿餐饮业收入增长4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域旅游人次增速全省前列,旅游总收入增长52%。

  此外,过去一年,普陀区立足海洋资源禀赋,不断完善商贸网络节点,优化商业设施布局,通过政策引领、消费补贴、活动谋划等举措,多管齐下促进消费企稳回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普陀宝龙天地、普陀水街、东港邻里中心相继开业,沈家门海鲜夜排档、沈家门新街夜市绚丽回归,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首批省级新型消费城市建设试点。

  2024年,普陀将坚持产业立区,实施现代海洋产业转型突破七大行动,打造一产实力大区、二产动力强区、三产魅力活区。

  项目攻坚

  凝心聚力谋发展

  日前,经过240小时试运行测试发电,舟山潮流能发电示范工程机组发电各项指标满足要求,顺利通过验收,这也是全国首个具备公共测试和示范功能的国家级潮流能试验平台。机组预计年发电量30万千瓦·时,可基本覆盖葫芦岛居民日常用电。

  2023年下半年,总投资超20亿元的普陀预制菜万洋众创城项目在展茅梁横区块正式开工建设。项目的落地建设标志着普陀区在抢抓预制菜产业“新风口”,助力水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绿色能源、预制菜、临港工业、新材料……2023年,普陀区在招引谋划、落地建设新兴产业、高端项目领域动作频频,成绩亮眼。单体投资超20亿元的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万洋中央厨房产业园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生动诠释了“普陀实干、普陀决心、普陀效率”。

  这一年,普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千项万亿”工程、“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省、市、区战略部署为牵引,抢抓自贸试验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等机遇,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省“千项万亿”工程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7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实现投资1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4%,为近十年最佳。正山智造二期、万洋众创城等11个项目竣工投产,六横电厂二期、夏新未来社区等14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

  重大项目的平稳落地和加快推进,离不开全区各职能部门的辛勤付出、资源要素的高质量保障以及高品质服务的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普陀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抓手,持续完善重大项目专班推进制度,实现重点项目具体化、清单化、目标化服务管理。同时,普陀还深入实施“天天招商”行动,积极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深入实施“天天招商”行动,全年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到位市外资金10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入选浙江省十佳“招大引强”县区。

  2024年,普陀将坚持项目为王,以拼的意识、抢的劲头、跑的状态,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热潮,努力将更多“项目增量”转化为“效益增量”,并坚持改革破局,树立重大项目资源要素优先配置理念,全力营造舒心的市场环境、省心的政务环境、暖心的社会环境,用“金牌服务”打响普陀营商“金字招牌”。

  精描细绘

  城乡新貌入画来

  去年9月,一片在城北人防办北侧柳叶马鞭草花海,成为普陀的新晋网红打卡点。看着眼前近8万平方米的紫色花海随风摇曳,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的荒地。

  2023年3月,为提升城市整体颜值,打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普陀区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部门排摸、梳理出了不少闲置地块。随后大刀阔斧推倒了围墙,加快速度覆绿、植绿、彩化,闲置地块经“梳妆打扮”,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过去一年,除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柳叶马鞭草花园,还有浦西大桥下一望无际的绿草地、蜈蚣岙地块400米长的五彩缎带、鲁家峙红黄色绚烂花海等美景也频频“出圈”,成为市民们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小惊喜。

  去年以来,普陀区从细微处着眼,以各个项目为抓手,精描细绘城乡面貌“工笔画”,推动城乡面貌大更新,让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升。

  2023年是普陀实施“花海彩林”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全区共启动项目45个,完成投资约1.3亿元。普陀“花海彩林”建设分为九大行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乡土、适生、以人为本原则,突出海岛绿化四季变换的风景,45个项目均已完成年度目标。

  去年一年间,普陀区大力实施城市亮化提升工程,普陀湾滨海沿线6.5公里夜景全面点亮,形成点线面交相辉映的普陀特色夜景体系。整治拆后闲置地块45个,打开围墙万余米,拓展城市空间约200万平方米。

  去年一年间,普陀区荣获全省美丽城镇建设、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区,连续五年获评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夺得首批“神农鼎·铜鼎”;东港获评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东极获评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

  其间,普陀还创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入选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三星级样板县,虾峙栅河线上榜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同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国家级海洋生态修复项目,荣获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生活垃圾治理、林长制、“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区,三度捧回“大禹鼎”。

  2024年,普陀将坚持全域统筹,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心打造全域景区化的“普陀湾”城市形象。

  以人为本

  蹚宽蹚实共富路

  在登步岛上生活了一年又一年,双目失明、膝下无儿无女的杜福定很担忧晚年生活,怕孤独、怕麻烦亲戚、怕生活没有保障……去年12月,乘着海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等重点工作的“东风”,杜福定从登步养老服务中心来到普陀区海福社会福利中心养老,让61岁的他从此拥有了新的生活。

  杜福定生活环境的改善,得益于普陀区自2023年开展的特困人员县域集中供养行动,经多方评估确认为海岛特困人员,即可入住普陀区海福社会福利中心和六横敬老院两家集中供养点。经评估,普陀区共有112名特困供养人员,其中区内安置83名,区外安置29名。除六横敬老院继续供养现在院内的25人外,其余58名将统筹安排到区海福社会福利中心。

  杜福定的故事,正是普陀区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普陀区持续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实现收入水平更高、公共服务更好、社保兜底更牢,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过去一年,普陀倾力而为,办好了一批暖心惠民的实事,共实施7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亿元。葫芦村入选省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持续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乡村创业园”,新增白沙、六横乡创基地,新建“共富工坊”43家,带动渔农村劳动力就业1800余人。在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重大基础设施投入近40亿元,创普陀历年之最。普陀持续推广“共富方舟”经验做法,助推四川万源启动“山地巡诊·共护健康”行动……

  同时,普陀区聚焦民生实事,打造“山盟海誓”品牌,承办全国婚俗改革现场会;实施老旧住宅改造666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19套,新增公租房租金补贴保障家庭466户,完成城镇危房三年行动计划,共解危C级危房326幢、涉及9374户;全力推动“保交楼”,交付新房3000余套。时隔12年重新举办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让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共享民俗文化盛宴,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2024年,普陀将坚持先富先行,积极融入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化、可及化,把好事实事办到百姓门口、办到百姓身边、办到百姓心坎上。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站在新的起点,普陀将以“担当作为奋战年”为抓手,继续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硬核作风,奋力书写现代化新普陀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普陀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