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市财政局
以“财”焕“能” 护航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端阳 唐碧瑜 章嘉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第 06 版 )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财政局提供 书法 王平汐
□通讯员 端阳 唐碧瑜 章嘉舟
2023年,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件大事”,紧扣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心任务,坚持科学生财、创新聚财、精明理财、高效用财、勤廉管财“五财并举”,倾力推动舟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回首过去一年,市财政局多项工作取得标志性成果,重要指标争先进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中有进;“8+4”经济政策体系财政要素保障高效落实,资金执行率位列全省前三;开放优势愈加凸显,宁波舟山港启运港退税政策、规模80亿元的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基金突破性落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全市减税降负超40亿元,政府采购多项指标获得满分……
紧盯“两个端口”
以“财政力”夯“发展基”
财丰方能业茂,市财政局将稳运行放在突出位置,践行全市“一盘棋”工作理念,以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监控,确保财政收支有序运行。
做大财政“蛋糕”是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市财政局坚持财源培育和挖潜增收并举,充分发挥省市县纵向联动和“财政+”部门横向协同作用,全力推动税收充分落地、大额收入及时缴库,确保财政收入“颗粒归仓”,2023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51亿元,增长23.9%。此外,建立健全常态化向上对接机制,紧盯政策“窗口期”,最大限度获取上级支持。成功争取到浙石化留抵退税省结算35亿元全额回补;争取到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1.62亿元,增长5.9%,其中六横大桥(二期)项目专项债券10亿元由省级代发;争取到渔业发展补助资金21.32亿元、海洋(湾区)经济发展专项11.11亿元等,为重点领域、重要产业、重大项目注入资金活水。
除了拓展收入端口,市财政局更是牢牢把握支出端口,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和“零基预算”原则,推动财政资金更加精准聚焦,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6.51亿元,增长6.3%。深化节约型政府建设,将“紧日子”过得更紧,全市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率12.7%,“三公”经费压减率2.9%,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专项资金4亿元,确保将有限财力用于“刀刃”!
聚焦“三件大事”
以“财政帆”推“跨越轮”
海洋经济是舟山发展的关键所在。市财政局聚焦三个“一号工程”,谋实谋新“8+4”经济政策体系财政要素保障,持续发挥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加力提效,为现代海洋城市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财政局坚持首位战略首位保障,加大力度支持创新深化,投入资金24.01亿元,同比增长16.3%,保障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深入推动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支持打造海洋科创高地。此外,拓展与上级产业基金及省属国有企业的深度合作,争取到规模80亿元的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基金落地,引导金融“活水”润泽发展沃土。
以营商环境之“优”谋高质量发展之“力”。市财政局加速释放政策红利焕活市场动力,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各类企业减免税费超4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支持作用,全年累计向企业发放工商联转贷资金近18亿元,通过激励引导支持合作银行向企业发放专项信用贷款23.5亿元,全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全面释放政府采购惠企效应,为企业减负超2亿元,多项指标排名持续居全省前列。健全监管体系更为营商环境优化再添一份保障,“1+5+X”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全面建成,“财会监督年”活动顺利开展……财会监督、国资监管的大监督格局正在有机融合、全链贯通。
开放提升是舟山突破要素制约、拓展发展空间的关键路径。市财政局整合重塑各类产业政策、专项资金,成功争取到国家级启运港退税政策,支持江海联运中心能级提升、一条鱼全产业链加快打造、自贸试验区开放发展……同时,统筹财政国资力量,安排市本级政府投资预算10亿元,对承担功能性基础设施的市属国企累计落实32亿元实际支持,引导资金、资源、资本向重大项目集聚,推动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复线二期等加快推进。此外,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压舱石”作用,全流程规范国企投资,实现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投资进度超98%,舟山长乔海洋公园、新城滨海城市带“欢乐海湾”等一批国企投资项目亮点纷呈,为开放发展带来更多契机。
锚定“一体共享”
以“财政景”绘“富民图”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市财政局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2023年,全市13项民生科目支出269.62亿元,增长4.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三分之二,支持教育、社保、卫生、文旅体等领域均衡发展、优质共享。
围绕民生“关键小事”,市财政局将公共服务“七优享”作为建设“幸福岛城”的系统工程重点保障。聚焦“一老一小”,深化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聚焦“一病一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保障能力;聚焦“一弱一困”,推动基本保障水平提标扩面。更是支持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公共服务“金品牌”,幸福食堂多点开花,民生温度从舌尖传递到心间;幸福驿家集成功能,打通偏远海岛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共富方舟畅通脉络,为悬水小岛提供健康保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破解海岛共富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市财政局结合偏远海岛地域特点、公共服务短板,持续完善以人为核心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分档体系,缓解民生投入压力。与此同时,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的“春风”吹暖了海岛民心,市财政局努力找准财政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积极探索资金统筹路径,为推动公共服务一体普惠、均衡可及夯实基础。
此外,市财政局积极拓展多元保障体系,强化财政资金、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协同发力,支持“百万家庭奔富三年行动计划”“小岛你好”“星辰大海”等稳步推进。聚力支持“千万工程”,构建“8+1”财政支持“大三农”政策体系,探索“一村一策”村企联建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海岛共富的精美画卷徐徐铺展……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市财政局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实干争先,洞察时与势、把握稳与进、统筹破与立,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