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朱:浓墨重彩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刘慧静 胡帆 陈跃 黄珊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28日 第 04 版 )

本版图片由普朱管委会提供

  □记者 刘慧静 胡帆 通讯员 陈跃 黄珊珊

  时间见证奋斗,实干书写担当。翻开2023年普朱功能区的工作答卷,砥砺奋进是不变的注脚,奋勇争先绘就最美画卷。

  回望过去的一年,普朱功能区深入实施省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全域发展的战略支点,奋力谱写现代海洋城市和海岛旅游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大力实干争先 经济“稳中向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普朱功能区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强信心、谋发展、促共富,走出了一条坚韧不拔的经济发展之路。

  主要指标争先进位。“马上就办”综合评价指数连续排名全市功能区第一,综合考评连续排名全市功能区第二。全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5.9%;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2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8%;限上批零业销售额增长22%;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9.9%;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6.2%。

  项目支撑不断夯实。实施重大项目挂图作战和协同推进机制,年度梳理项目51个,8个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均达到100%。实施推进“一把手”精准招商、全员招商,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朱家尖皇冠假日酒店、高性能海洋探测系统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引进市外资金20.65亿元、外资2509.5万美元。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快“腾龙换鸟”,年度新增企业11家;新增国科小5家、省科小1家、高新企业1家;完成低效企业整治21家。落实减负惠企,发放惠企补助746万元,政策兑现率100%。激发国企活力,国有企业大幅扭亏为盈,实现营收18.59亿元,同比增长95.1%,利润总额2.58亿元。

  要素资源加速集聚。强化资金保障,全年向上争取补助资金1.7亿元,有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土地资源,完成土地供应26.60公顷,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53公顷,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47公顷,低效用地再开发8.53公顷,均超额完成。加大政策扶持,《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条例》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正式施行,《关于进一步助力民宿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民宿精品有序发展。

  2024年,普朱功能区将主动谋划,做优平台,招大引强,坚持抓项目就是发展生产力,全年计划安排项目50个,其中实施类38个、预备类12个,推进招引项目快落地,续建项目快提速,民生项目快完工,继续奏响经济发展腾飞序曲。

  丰富文旅业态

  打响“景区品牌”

  2023年12月29日,历经三年精心筹备,舟山长乔海洋公园正式对游客开放,朱家尖自此又多了一个全新的旅游打卡地。

  舟山长乔海洋公园是普朱功能区最新打造的滨海度假新业态。作为以极地海洋、雨林生物为核心的旅游度假区,游客可近距离观赏极地海洋生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作为浙江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的重要举办地,这里更承担着普及海洋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任务。

  2023年,普朱功能区加大文旅项目的培育与建设,通过实施“星辰大海”计划、精准营销策略以及举办各类节庆赛事活动等举措,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文旅品质。

  “星辰大海”计划累计完成年度投资7.96亿年度投资,完成年度目标103%;“樟州生活”艺术聚落、城市浪人俱乐部、南沙-东沙品质酒店群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南沙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景区,大青山景区4A创建年底前验收迎检,滨海度假业态更加丰富。

  精准营销策略取得显著效果,宣传推广覆盖杭州、广州、重庆等地,深化航旅合作,并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此外,通过旅游+体育、赛事、节庆、动漫等方式创新旅游产品供给,精心举办沙雕节、东海音乐节、铁人三项赛、沙滩足球赛等节庆赛事,推出南沙烟花秀、大青山露营节等进一步延伸夜经济链条,景区人气更加集聚。全年接待游客 2298.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9.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3%和93.4%。

  围绕全市旅游市场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普朱功能区强势开展联合执法、交通秩序、经营环境、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等5类41项再提升任务。同时,积极查漏补缺,部署复盘任务清单4类27项。固化完善潮汐分流等工作机制10项。2023年,共查处2172件涉旅违法违规案件,行政拘留57人,信用惩戒多次违规人员149名,旅游服务质量更加向好。

  2024年,普朱功能区将围绕全域景区化目标任务,突出观音文化和海洋文化元素,加快打造“全域是景区、处处见文化”的文旅融合新高地。深入实施“星辰大海”计划,加快产业集聚,配齐做优旅游发展软硬件,加大力度整治旅游环境问题,大力发展海洋特色运动,形成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打响景区品牌。

  优化生态品质

  擦亮“美丽底色”

  漫步在朱家尖大青山沿海公路,近能感受多维立体复层结构的森林美感,远能眺望蓝天白云、碧海金沙,做到步移景异、处处皆景,真正实现“四季有花、四季有彩、四季有景”的海岛特色魅力景观。

  2023年以来,普朱功能区全力以赴加快推进“花海彩林”行动,对329国道沿线绿地、310省道隔离带绿色景观、普陀山机场出入口节点景观等进行提升改造,确保整体协调、特色彰显,全面凸显景区品质与特色。

  “花海彩林”行动的大力推进,是普朱功能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擦亮“美丽底色”,推动“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以迎亚运、全国和全市“千万工程”现场会、全国沿海城市“海上枫桥”经验现场会为契机,普朱功能区开展全域渔农村环境整治,整治朱家尖39块抛荒地766.70公顷,绿化彩化13.2万平方米,改造樟州点位道路、房屋立面、沿海矮墙等4.8万平方米,环境面貌有了新提升。

  区域空间格局加快构建。加快规划塑形,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总规、普陀山景区详规形成修编方案,朱家尖盐场、顺母、大洞岙三大板块控规形成编制成果。统筹村庄规划,完成西岙、新桉、沙湾等9个村庄规划指引编制,启动樟州、小乌石塘特色海岛风情村建设,加快中山街、龙湾村、西山二区、里落潮等改造提升,成功创建朱家尖福兴引领型未来社区和中欣未来乡村。

  生态治理修复成效明显。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和原朱家尖红砖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清废、净土”保卫战,一般工业固废收运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完成造林1.09公顷,普陀山林场命名为省级国有林场,普陀山生态站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野外台站建设名单。

  2024年,普朱功能区将继续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深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为景区更高水平保护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全面落实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努力将普陀山打造为全市首个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化“五水共治”,加快实施城乡污水管网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全面开展“13+4”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积极打造海洋生态文明高地。

  打造共富示范

  实现“惠民安民”

  从过去无人问津的荒地,到现在成为人人抢种、人人认养的热门之地,“普陀山文化福田”成功孵化了农文旅产业IP,贯彻“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正成为舟山市文化旅游的一张崭新名片。

  2023年初,普朱功能区着手谋划“普陀山文化福田”项目,通过“138N”文化发展体系,选定白山区域打造首批“普陀山文化福田”示范田,规划面积36.67公顷。目前,首批3.33公顷文化福田被全国游客认养一空。

  “普陀山文化福田”项目的推出,是普朱功能区在深化农文旅融合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民心所向是幸福。2023年以来,普朱功能区坚持共同富裕、惠民安民,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围绕“六保六稳”“人民至上”,省市民生实事项目提前完成。落实民生资金1.3亿元,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梓岙拆迁安置、渔农水利、共同富裕创建等社会民生投入,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此外,还持续打造“自在办”“淘服务”“银铃帮”等政务服务特色场景,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普朱功能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468万余元,惠及1.3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均达到了100%,“15分钟医疗圈”基本建成。

  “善见普陀山”慈善阵地建设不断推进,普陀山颐养院、敬老院和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三合一”管理模式稳定运行,“幸福食堂”就餐模式赢得良好口碑。朱家尖莲兴村成功创建省级五星文化礼堂,公共就业服务案例获得了省级优秀案例二等奖。乡村学校少年宫案例评选也连续五年获得第一、第二荣誉。

  2024年,普朱功能区将强化培育功能区“普陀山文化福田”和“首善之地,同频共富”两大慈善品牌。探索“慈善+文旅”“慈善+五社联动”等多元融合模式,做强做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致富。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加快落实养老医疗等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攻坚“一老一小”等重大民生关切,深化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和育儿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普朱教育一体化,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海岛样板。

  深化党建引领

  促进“和谐稳定”

  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社会治理贯穿到基层管理各项工作中,才能实现社会治理有效、秩序良好、社会和谐稳定。

  2023年以来,普朱功能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化从严治党,全力打造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并依托基层“红色堡垒”作用,坚持风险化解、隐患整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学无止境。普朱管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共开展专题学习、研讨25次,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232场,覆盖3173人次。聚焦“三重一大”和群众“急难愁盼”,管委会领导领衔9个课题,赴基层调研76次,蹲点调研17次,形成了一批破解难题的思路办法。

  基层党建阵地不断夯实。积极打造普陀山“党建引领 景区治理”品牌,建设樟州红色教育基地,成立了樟州、月岙、万顺等3个“航行的支部”。加快推进“共富工坊”样板建设,通过党建联建、抱团发展,实现片区组团共富,已打造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20家。

  清正廉洁守底线。出台《普朱管委会党风廉政工作履职情况报告制度》等廉政制度6项,开展正风肃纪督查41次。实施年轻干部交流“优青计划”和中层干部“五员攻坚”活动,8名年轻干部选派重要领域和基层一线,39名中层干部助力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服务672次、收集问题668个、解决(整改)问题542个。

  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紧绷安全生产底线,开展休闲渔船、建筑工地、旅游景区等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排查安全隐患4803个,责令停产停业企业11家。聚焦重点领域应急处置,健全雾季海上交通管理机制,加快全息多维智治平台、普陀山海岛旅游应急处突场景运行。实现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刑事案件和涉稳事件“零发生”,普陀山镇荣获“二星平安金鼎”。

  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智佑景区”等大数据手段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全民反诈,电诈案件发案率、案损金额同比分别下降32%、59%,实现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重大刑治案件、重大涉稳事件零发生。深入开展基层治理,强化平安寺庙、网格连心工作,矛盾纠纷化解率100%。

  2024年,普朱功能区将推动固本强基建设,固化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基层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管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平安底线,守护社会稳定。

  波澜壮阔欣回首,屹立潮头续远行。迈上新征程,普朱功能区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凝神聚力谋发展,在现代海洋城市和海岛旅游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谱写新篇章。

  “数”说新时代

  全年国民经济生产

  总值增长6%

  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增长22.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8%

  规上服务业

  营收增长99.9%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

  费用增长26.2%以上

  接待游客2298.23万人次

  分别同比增长93.3%和93.4%

  实现旅游收入169.98亿元

  梳理项目51个

  开工率100%完工率200%

  8个市重点项目

  实现投资完成率100%

  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

  引进市外资金20.65亿元

  外资2509.5万美元

  完成土地供应26.60公顷

  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53公顷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47公顷

  低效用地再开发8.53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