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省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舟山要在发展海洋经济中打头阵展担当
虞仁珂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24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本报杭州专电 自贸试验区、宁波舟山港、金塘新材料、大宗商品配置资源枢纽、甬舟海洋经济核心区……昨天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省长王浩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舟山的元素频频闪现,让我市省政协委员深感振奋,也更坚定了履职信心。
中午11时,刚参加完大会的委员们陆续回到了驻地酒店。省政协委员张伟平边走边和宁波、台州等地的委员热烈讨论,“省委、省政府对舟山的发展寄予厚望,身为委员一下子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张伟平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的工作里有很多涉及到舟山的元素,其中对外开放里有一段专门提到“一枢纽三基地”的定位,实际上就是舟山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为政协委员我们更应担当作为,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围绕市委确定的‘985’行动,去建言献策、履职作为。”张伟平说,报告中还提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和舟山临港工业的转型升级直接相关。
“最激动人心,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报告中提到对海洋强省进行高质量的谋划,高水平发展海洋强省特别令人期待。”作为海洋类高校领导,省政协委员严小军认为,从海洋强省发展的更高水平来看,最需要前瞻性谋划的是深远海的海洋经济发展。
“舟山在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以及高质量发展深远海海洋牧场方面走在了浙江的前列,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严小军表示,海洋产业有连通性、立体性的特点,所以产业之间怎么样互联互通,特别重要。下一步学校将更加紧密地和舟山市委、市政府同向同行,更高水平来规划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
大桥、铁路、公路,作为交通系统的一名省政协委员,陈岱杰每年的建议都离不开交通,说得最多的还是交通。
“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和核心区,也是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任务,怎么样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谋好新篇章,舟山要充分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而这一切都要基于快速、便捷、高效的交通。”陈岱杰表示,身为委员和交通人双重身份,下一步将积极助力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六横公路大桥、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复线等,这些项目也是支撑和服务海洋经济的基础设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