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塘山作业区粮食吞吐量再创新高
较去年提前19天突破100万吨大关
截至19日上午8时,今年粮食吞吐量已达123.08万吨,同比增长133.59%
丛琳 何青 王奕喆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21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丛琳
通讯员 何青 王奕喆 文/摄
本报讯 1月19日上午9时30分,在宁波舟山港岑港港区老塘山作业区三期码头2号泊位,内贸散货船“安宇”轮经过一个昼夜的接卸作业后,完成了1万吨玉米的卸载。
门机将装载机从码头吊送到船舱内,进行最后的清舱工作。一旁的土耳其籍散货船“纽利”轮正等着减载1.62万吨大豆。当天上午,老塘山作业区三期码头同时有3艘装运粮食的散货船停靠作业,吊机机械臂不断升降,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见图)。
“船很多,每天忙不停。”老塘山中转储运有限公司运营操作部现场指导员王跃青,穿梭在码头各个泊位之间,一边用对讲机进行安全调度,一边紧盯作业安全,片刻不敢放松。除了安全监管外,王跃青还要及时排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港区有序运营。
“忙的时候就在码头吃午饭。”王跃青边说边拿出手机,翻看昼夜生产计划表。记者看到,10多艘货轮被列入当日的生产计划,老塘山二期至五期码头都有船停靠。
当天上午10时30分,“安宇”轮完成清舱作业,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离开码头。紧接着,另一艘散货船停靠进来,准备装运“纽利”号即将减载的大豆。
随着春节临近,粮油消费市场进入旺季。舟山港老塘山中转储运有限公司运营操作部副经理虞瑜介绍,截至当天上午8时,今年老塘山作业区粮食吞吐量已达123.08万吨,同比增长133.59%,较去年提前19天突破100万吨大关。面对即将到来的寒潮天,该公司提前分析研判,根据雨雪冰冻和寒潮特点,结合港口生产作业实际部署落实生产力量,科学组织码头船舶装卸作业。同时,充分释放新完成改造和新投用的多台港口生产设备的生产效能。
记者从海事部门了解到,针对粮食散货船激增现状,已为粮食运输船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审批、检查等。海事执法人员加强对粮食运输船舶的登轮检查,重点检查船舶航行设备、救生消防设备、系泊设备等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求船方及时纠正,为码头生产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