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舟 助力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

吴建波 赖小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11日 第 03 版 )

  □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赖小洁

  过去的一年,市工商联在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亮点频现。

  深化“百企结百村”活动,2023年推动企业(商会)与白沙、小长涂、庙子湖等小岛乡村结对,带动当地百姓致富;

  联合市委组织部等单位举办“双传承”培训班,41名新生代企业家提素质、强本领;

  推进舟山市民营企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8家企业上榜2023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弄潮榜”;

  为384家次企业提供转贷服务532笔,转贷金额共计17.89亿余元……

  紧扣“两个健康”主题,按照“1234”的基本思路,深化“同心同舟·活力民企”行动,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2023年,市工商联深化共识聚合力,履职尽责促发展,全力助推我市三个“一号工程”和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

  发挥优势 服务三个“一号工程”

  去年3月,市中级人民法院“共享法庭”商会服务站在舟山市台州商会挂牌,这是我市成立的首家商会“共享法庭”。

  “法治社会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法庭”将把普法强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目标贯通起来,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多跨综合运用,为企业实现“不跑一次、不跑一地”,在家门口获得诉讼服务提供保障。

  助力“一号改革工程”,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优良环境。市工商联把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营造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命线”。

  去年,市工商联主动承担“一号改革工程”中政务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中的多项工作任务,组织召开全市“两个健康”工作推进会。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完成“两个健康”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工作方案、任务清单,推荐定海区为全省首批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示范区。

  深入市属22个商协会,走访全市7个主要行业企业近200家次,收集问题困难及意见建议100条次,梳理形成《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情况报告》……去年,市工商联紧紧围绕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企业创新发展等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企业诉求。

  助力“一号开放工程”,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去年,舟山市工商联成立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及境外合规律师团,促进民营企业更好地开展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融入新发展格局。

  强化市外商会招商引资作用。市工商联利用商会成立、年会等契机赴上海、天津、深圳、北京等地推介舟山,及时收集投资信息;组织开展2期“长三角企业家走进浙江·舟山”活动,安排200多位企业家来舟参加活动。经过努力,市工商联去年招引资金2亿元,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助力“一号发展工程”,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市工商联搭建服务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工作平台,联合中国联通舟山市分公司举办我市首届 “舟商数字营”活动。

  以“数字经济 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市工商联走访我市多家科技型企业,了解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的需求及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聚焦水产品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等主题,联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举办全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培训班,吸引100余名学员参加;建成“舟转灵”企业转贷数字化应用平台,极大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企业足不出户完成转贷,实现“多次跑”到“零次跑”的转变。

  聚焦关切 力推民企健康发展

  带着感情服务企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市工商联始终把民营企业家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民营企业家的关切作为工作的第一视角,把民营企业家的认可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

  为更好地助推我市新生代企业家健康发展,护航舟商青蓝接力,去年9月1日,“青蓝传承,与信潮升”舟山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新城举行。“这标志着在舟新生代企业家群体壮大和成熟,我们将共同创造新的梦想与光荣。”一位企业家会员在成立大会上如是说。

  围绕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市工商联还建立“导师制”,推动“新老”舟商“传帮带”,组建首批12人导师团,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激发思维碰撞、经验传递。举办甬舟共商一体化发展主题交流会,推动宁波、舟山两地青企协、新企联的交流合作。以“创新·传承·责任”精神为引领,搭建“青工创新创效大赛”“青年说”等展示平台,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现代化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讲好舟商故事。市工商联综合运用报、网、刊、微等多种渠道,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在我市主流媒体上宣传季惠君、俞振寰、林君泓等10位企业家,还在浙商之家微信公众号和中华工商时报上宣传华业塑机、恒尊集团等3家企业,不断提高宣传力度和广度。

  扩展合作银行范围。市工商联联合邮储银行舟山分行、普陀农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召开“银企对接会”,组织开展“万家民企评银行”活动,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优质金融营商环境建设。

  优化法律服务供给。联合市司法局推进“千所联千会”工作,市属商协会签约率100%;发挥民营经济服务站、舟山市总商会律师服务团作用,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类法律咨询和服务,共同创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创新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去年,市工商联以“青蓝茶会”为平台,搭建我市主要领导与民营企业家定期会晤机制;聚焦“增进政银企互信合作”“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分别联合政协经济委、税务、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20余场次,宣讲惠企政策,当面答疑解惑,开展现场办公,梳理反馈企业反映的诉求建议。

  民企发展注入“廉动力”。市工商联制定2023年清廉民企示范单位(清廉民企标杆)创建任务(50家),积极推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腐败风险防控体系,圆满完成创建任务。浙江海中洲集团、恒尊集团、华业塑机、晨光电气等4家企业入榜2023年度浙江省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示范单位。

  同心共富 汇聚民企暖心力量

  过去的一年,市工商联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引领,大力推进“万企兴万村”“百企结百村”等工作,积极助力我市“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公益帮扶等形式参与乡村建设,推动163家企业(商会)与村(社区)完成结对,引导企业家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彰显舟商风采。

  经过操作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后上岗,人均月收入可增加5000余元……在舟山高新区,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多个“智造创共富”车间,让厂区周边村民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挣钱。

  去年,市工商联推进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舟山黎明智造共富工坊、森森共富工坊被认定为2023年度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示范点;嵊泗“渔光互补”共富工坊《立足产业特色 创造就业岗位》、岱山岱津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发展增收 强基赋能 打造海岛残疾人之家》入选全省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优秀实践案例。

  目前全市共建成“共富工坊”316家,累计吸纳就业人数17226人,其中低收入农户人数1175人,实现人均月增收2582元。

  去年5月,“万企兴万村·知名浙商四川行”火热开展。市工商联组织部分企业家赴四川省成都市、达州市参加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会,开展“村企结对”工作,组织企业与达州4个村结对,共捐赠帮扶资金20万元,率企业考察团赴四川达州进行LNG投资考察洽谈,促成舟山划时代科技气体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落地。

  108位民营经济人士踊跃成为首批会员,募集意向捐款已达620万元(其中530万元为定向捐款)……去年,舟山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成立,民营企业家践行光彩精神,支持壮大公益力量。

  致富思源,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过去的一年,市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赴东极开展“暖心一件事”活动,出资2万元为15家特困户送去慰问金和过冬的棉被;同时为虾峙镇兴港村捐赠乡村振兴专项资金5万元,展现出新时代舟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扶贫济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新起点扛起新担当。

  2024年,市工商联将把履行根本职责和服务中心大局作为两大工作靶向,抓牢“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主线,围绕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构建九大产业链、八大平台,抓好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五件大事”,打造“之江同心·同舟暖企”工作品牌,实施“同舟暖企·凝聚共识”等六项行动,挖掘更多工作亮点和特色,为奋力夺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更大成果贡献力量。

  本版图片由市工商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