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依托“海岛共富学院” 承接海岛共富新使命
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积极打造共富智库 为发展“把脉”献策
陆素静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第 05 版 )
□通讯员 陆素静
一直以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认真落实舟山市委《“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功能,牢固树立“海岛高校服务海岛”理念,全力推动海岛共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2023年10月,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院长的“海岛共富学院”,搭建起服务海岛共富的新平台,打造标志性成果、创造普遍性经验,努力为舟山海岛共富作出高职院校的更大贡献。
“党建提升+海岛共富”
引领事业发展
聚焦舟山市“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海岛共富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支部对接支部、组织寻找组织的方式,开展“党建提升+海岛共富”行动计划,实施“一支部一小岛”打造党建共同体、联合体,建设共商共建、共创共享的合作平台。
学院将党建活动延伸到海岛,全校12个党支部与普陀东极东福山岛党支部,以及六横悬山村、岱山秀南村、倭井潭村党总支部等12个小岛村社结对,开展“一支部一小岛”助力海岛共富主题党日活动,签订“党建联合体”共建协议并挂牌,建立了“常来常往”的工作机制。2023年下半年,结合主题教育,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累计128名党员深入海岛基层,寻找红色文化印迹,开展社会和文化调研,与海岛党组织交流共富理念、共商致富办法,积极培育孵化海岛党建提升标志性成果,探索高校服务海岛共富新途径。
“专业建设+海岛共富”
赋能专业建设
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在办学中形成了旅游、健康、商务三驱并进、互融互通的专业群架构,以导游专业为核心的康养旅游专业群获批“浙江省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海岛共富学院实施“一院一镇一岛”战略,立足专业实际,开展专业服务,打造品牌特色,将专业触角向实践延伸,服务海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夯实专业发展根基。
学校利用专业特长,组织教师下基层挂职锻炼,承接舟山市文旅标准化建设项目,承担“最美民宿”评审等,2023年累计完成民宿评审报告58份,指导民宿建设5项。
在普陀区展茅街道田园综合体,师生驻扎在乡村5个多月。经过调研采访、反复研讨,不断论证,最终以“五匠文化”为灵感切入点,通过描绘田、林、水、海、村五大主题的特色海岛渔农村景象,对旅游伴手礼的包装设计进行提质升级,助力黄杨尖村打造以“五匠文化”为核心,融合海洋特色产业的“农业特色型”美丽山水生态海岛旅游村。学校师生的IP文创产品在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了金奖。2023年,共获得省级A类技能大赛奖项40项,其中一等奖7项。
“社会服务+海岛共富”
助力乡村振兴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学校海岛共富学院积极统筹发挥现有的浙江旅游健康职教集团、新区文旅产业学院、海岛康养产业学院和省级示范性培训基地等各类服务平台功能,常态开展应急救护、养老护理、民宿管理、农村电商培训、海岛居民整理收纳、老年人数字技能、渔村合作社干部能力提升等各类培训,为周边中小学提供海洋研学等服务。2023年共组织培训125场次,培训8000余人次。
深入开展“志愿者之校”建设活动,开展无偿献血、反诈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活动20余次,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舟山铁人三项、舟山马拉松大赛等重大赛事活动保障,累计组织师生志愿者700余人。1名学生受市委宣传部选派担任“八八战略”二十周年讲解,得到省委宣传部致信表扬。
学校积极发挥海岛共富研究中心作用,打造海岛共富智库,立项开展共同富裕视域下多目标协同的舟山海岛养老模式创新研究,面向海岛共富的康养技能人才产业适配性研究,海岛共富背景下学生职业价值观引导研究等,助力海岛共富相关研究课题16个。1项成果《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地方高校与县域合作办学的机制研究》获得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省高职院校共2个)。
“社会实践+海岛共富”
培育时代新人
学校切实履行“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职责使命,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把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周”制度,牢固树立“把课堂建在海岛上”办学理念,迄今已坚持了五年。累计组织学生团队1000余支,参与师生1.5万人次,建立海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12个。
海岛共富学院成立以来,学校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向海读岛,小岛你好”活动,推动实践周活动迭代升级。以一年2次实践周和寒暑假为节点,推动实践教育向日常延伸,构建常态化社会实践机制。学生利用双休日,走出校园,慰老抚幼、净滩美村、反诈助游,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情民意,树立海岛共富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2023年“双十一”期间,学校共组织了21支海岛专项团队、192支本岛及周边团队、2076名学生、55名指导教师赴海岛渔村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含开展国情社情调查、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理论宣讲、医疗知识普及、优秀文化下乡、敬老助残护幼、海岛生态维护等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将实践周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打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构建了校园内外联通、学期内外贯通、课堂内外融通的良好局面。活动开展情况得到《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浙江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形成了广泛影响。2023年,该校学生获得省乡村振兴大赛金奖3项,浙江省挑战杯项目奖项5项。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名,1名学生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员之星。
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是高校办学的原动力,海岛共富学院的成立,为学校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探索了新的途径,形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作为一所年轻的海岛高职院校,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建设,厚植服务理念,积极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火热实践之中,为舟山市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