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
一杯“村咖”品出共富好滋味
邢楠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邢楠
乡村振兴的“风”,把咖啡的香吹入田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乡村创业,村咖,在田间、海边悄然“生长”。普陀展茅路下徐有一家“55公路咖啡生活馆”,主理人用热爱和创新的理念,吸引着同频的人。
“您好,想要一杯咖啡。”“好的,这边是菜单,您可以挑选一下。”
走进“55公路咖啡生活馆”,咖啡豆的香气扑面而来。美式、冰博克拿铁、手冲咖啡……菜单上的咖啡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咖啡馆的主理人是一对90后小夫妻,丈夫谢俊伍负责运营,妻子徐嘉谦负责物料采购和平面设计,两人各展所长,从最初的后备箱咖啡,到市集巡展,最终扎根在了路下徐91号。
曾经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公路咖啡”,为何选择驻扎这座改造过后的闲置农房里?谢俊伍告诉记者,除了路下徐的地理位置适宜以外,最吸引他的,是这里的房租减免政策以及与街道的乡村振兴公司一起联营,让他备感安心。
2023这一年,兼具“村味”“年轻态”特色的“路下市集”,为包括这座乡村咖啡馆在内的乡创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单单11月4日~6日乡村咖啡生活节期间,市内外80余家咖啡经营户汇聚,几万人次前来游玩体验。节庆过后,余温持续,咖啡香继续在乡村萦绕。
“节庆期间客流量基本上每天都爆满,平时的客流量也比较稳定,平均每天可以卖掉20杯左右。”谢俊伍向记者介绍。
谢俊伍为记者端上了店里的招牌咖啡——冰博克拿铁,记者注意到,咖啡杯上却印着“大青山”字样。询问得知,经营“55公路咖啡生活馆”一年之后,受大青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邀请,谢俊伍决定在大青山开一家分店,目前分店正处在试运营和装修物料设计的阶段。
虽然还没到饭点,但谢俊伍已陆续接到了顾客的订餐电话。原来,为了打造更多特色,来自苗乡的谢俊伍还在咖啡馆里炒起了湘菜,提供地道湘味。
没过一会,小小的店面里就坐满了前来品尝正宗湘菜的客人。臭鳜鱼、酸辣子炒肉、爆炒腊牛肉……在升腾的烟火气中,食客们吃得津津有味。
“为了让顾客品尝到最新鲜的食材,我们一般都采用提前预订的方式,顾客点的菜,像鸡、鸭、鱼,还有一些农产品,基本上都是用展茅当地的。”谢俊伍说,新鲜食材做成的地道湘味,不大的店面几乎每天可以坐满6桌。
“咖啡+湘菜”的混搭,吸引越来越多的顾客光顾,谢俊伍的微信好友列表里,回头客不断增加。“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微信好友已经有1000多个人了,基本上都是回头客。我感觉在乡村开店还是要和客户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才会增加客户的黏性。”谢俊伍说道。
小小一家店,日均售卖咖啡20杯、堂食6桌,一年累积回头客1000余人,人们品味的不仅是咖啡豆,更有乡村慢生活。
打开乡村新业态“大账本”,2023年,在普陀展茅,新增文旅业态工坊落户50余家,新业态营收超千万元。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市累计有效盘活闲置农房5000余套,盘活闲置农房建筑面积59万余平方米,推动村集体和渔农民在财产性收入上,分别累计增收0.5亿余元和3.3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