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切断“病害”传播链

我市加紧砍伐处理松材线虫“病树”

陈斌娜 陈闻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09日 第 02 版 )

  □记者 陈斌娜 通讯员 陈闻

  本报讯  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是松褐天牛的休眠期,也是防控松材线虫病,杜绝“病害源”的最好时机。上月起,我市林业部门专门组织力量,对已患“绝症”松树采取集中砍伐等防治措施,全面守护绿水青山。

  每天一早,定海区双桥街道护林员江仕华等人都会带上绳索、砍刀、锯子进山,在山林中寻找“病树”。“像这棵松树,松针全黄了,说明已经被松材线虫咬死了,就得全部砍掉。”砍伐前,江仕华还用手机拍下松树原貌、砍伐过程、留存根桩等影像资料,并同步上传到“数字森防”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平台,实现全过程管控。

  “松材线虫病传播性极强,毁灭性危害大,松树一旦被感染最快40天左右就会枯死。”市资规局定海分局林业管理与森林防火科科长刘博文告诉记者,松材线虫病蔓延3到5年可造成整片松树林毁灭,给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为提高防治效率,我市通过“人防+技防”的监管机制,利用无人机大范围搜索山林,圈定位置并自动识别“疫木”。“图像上显示红褐色的地方大多是‘病树’。护林员只要按图寻找,基本能精准找到。”站在山脚下,市资规局定海分局的韩志凌正在操作无人机“巡林”。

  据了解,“疫木”内藏有“病害源”,必须通过专业的粉碎加工处理,从而彻底切断传播链,阻断松材线虫病的蔓延。目前,我市有2家专门处理“疫木”的加工厂,对所有砍伐“疫木”进行集中粉碎处理以及再利用。

  记者在定海林宝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工处理中心看到,铲车一趟趟将堆在屋外的“疫木”送入粉碎机“口”,经两次粉碎处理变成粉末木屑。之后,木屑再经堆肥发酵制成有机肥料,销售给周边农户。这道工序也要赶在3月底前全部完成。“有些村民会把砍掉的‘病树’拿回家当柴烧。这是不允许的。”刘博文提醒,一旦“疫木”内松褐天牛羽化,也会导致新一轮疫情扩散。因此,林业部门也会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巡逻及劝阻。

  据悉,去年我市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5万亩,清理枯死松木3万余株,同步实施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花海彩林等工程,补植各品种绿化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