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聚力高质量 奋进共富路

——2023年现代化新普陀建设综述

刘慧静 普融媒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05日 第 08 版 )

普陀区委宣传部供图

  □驻普陀记者 刘慧静 通讯员 普融媒

  时光车轮滚滚向前,2023年已成为记忆,2024年鸣笛启航。站在时间的长轴,回顾过去一年,这是一段克难争先的奋斗历程。

  2023年以来,普陀区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全程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抓紧抓实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充分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全力实施“项目攻坚、作风提升、全域争先”三大行动,全年经济总体保持回升态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干”处发力 三个“一号工程”落地落实

  数智普陀建设稳步推进、海事服务产业提档升级、“跨省通办”服务持续深化……

  回首过去一年,一项项硬核举措、一组组亮眼数据振奋人心,以强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引领,普陀区围绕科技创新、有效投资、培育内需、扩大开放、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跑出加速度,积蓄新动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奏响奋进的昂扬乐章。

  去年10月,在第二届全国智慧海洋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中,普陀基于“浙里钓”2.0平台推选的“以安全为基石,打造海钓数字化”案例荣获二等奖,为全区信息产业再添一项国家级荣誉。

  围绕“一艘船”“一条鱼”产业链,近年来,普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力探索海洋产业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迭代升级了“浙里钓”“普渔乐”等一批优质数字化应用和综合服务平台,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去年以来,围绕营商环境领域各项堵点、难点问题,普陀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抓手,系统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推出了一系列见效快、易推广的改革措施。

  日前,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入选名单公布。普陀选送案例《政银企合力链群配协同打造海事服务“3×3”产业发展矩阵》从34个参选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获评全省首批数字贸易示范区;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共富方舟”入选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全国首套海事服务统计体系、国内首单地LNG试点加注等5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台贸物流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稳外资稳外贸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在全面深化落实三个“一号工程”的道路上,普陀步履铿锵,硕果累累。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未来,普陀将继续高标准、全方位推进三个“一号工程”落地落实,加快实现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开放能级提升,共同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快”处蓄力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此起彼伏、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岁末年初,位于虾峙镇东白莲岛上的油品储运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从空中俯瞰,3个总吨位近20万吨的油品泊位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27座储油罐在小岛西侧拔地而起;崭新宽阔的工程道路遍布全岛,为各功能区块建设源源不断输送“养料”。

  从一片荒芜到储罐林立,从悬海孤岛到储运基地,东白莲岛的加速蝶变是当前普陀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重大项目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的生动写照。

  2023年以来,普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千项万亿”工程、“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省、市、区战略部署为牵引,抢抓自贸试验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等机遇,全面抓好项目开工,做好项目服务,推进项目建设,全年规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类70个。

  一个个重点项目大干快上,一项项重点工程提速冲刺,共同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唱响了高亢嘹亮的奋进之歌。

  普陀医院改扩建工程完成桩基及部分地下室建设、东港新建小学项目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普陀北部海洋科技产业孵化基地三期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从能源储运到医疗教育,从交通运输到高新技术,去年以来,普陀持续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供给,快马加鞭推进各类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各项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部分项目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截至去年12月底,普陀70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2%。

  绿色能源、临港工业、新材料、预制菜……2023年,普陀在招引谋划、落地建设新兴产业、高端项目领域动作频频,成绩亮眼。其中,以入选省级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核心区为契机,普陀加快推动船舶修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造船企业提升双燃料大型汽车滚装船、电推化学品船等高附加值临港装备建造比例,试水甲醇燃料船舶建造、船舶氢燃料电池系统改造等新兴业务,谋划布局甲醇、氨等新动力船舶修理改装业务技术储备,全力打造国内最大、全球领先的绿色智能高端船舶修理服务基地。此外,普陀还不断加快预制菜、婴幼儿辅食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制,推进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提升。

  未来,普陀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引导、科技创新赋能、产业优化提升,紧盯LNG新能源、海上风电、甲醇船舶等高新领域,以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发展能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细”处着力

  城乡面貌绽放新颜

  日前,在城北人防办北侧,园林部门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修剪柳叶马鞭草,助其更好地“休养生息”。再过段时间,经拆墙复绿的荒地上,将再现近8万平方米的梦幻花海。

  这也是去年以来,普陀从细微处着眼,以各个项目为抓手,不断推动城乡面貌日日新、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的缩影。

  2023年3月,为提升城市整体颜值,打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普陀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部门排摸、梳理出了不少闲置地块,随后“打开围墙”,加快推进覆绿、彩化。闲置地块经“梳妆打扮”,变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海印路的樱花、海莲路的紫荆、海洲路的月季……得益于花园道路建设,市民徜徉于路路不同、四季分明的“花路”。

  闲置地块的覆绿和彩化,是普陀“花海彩林”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23年是普陀实施“花海彩林”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截至去年12月底,普陀启动项目45个,完成投资约1.3亿元。

  串点成线、由点及面。2023年,普陀多点位绽放新颜,促进了全域城乡风貌的提升。日前,东港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成功获评2023年度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这也是我市首个获得省级最高荣誉的城市新区类样板区。

  再把目光由城区投向海岛。2023年,东极风貌样板区获评2023年度第一批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通过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风貌游线打造、景区化运营、蓝海民宿集聚区提质、闲置房屋盘活利用和“未来海岛”建设,东极全力写好“一条鱼”“一幢房”“一片海”三篇发展新文章,大力破除制约边远海岛创新发展的瓶颈,激发海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成功打造了主客共享、高品质高颜值、独具特色的海岛文旅新窗口。

  近年来,普陀着力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依托县域海洋生态资源独特优势,高质量编制完成普陀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截至目前,普陀累计创建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项目4个,涉及全区3个镇(街道),已获评省级风貌样板区2个。

  “实”处聚力

  迈向共富蹄疾步稳

  翻开普陀去年的“民生账单”,一项项民生实事、关键小事的高质量“兑现”,推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持续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普陀实施7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亿元,承办全市现场推进会,葫芦村入选省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

  持续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乡村创业园”,新增白沙、六横乡创基地,新建“共富工坊”43家,带动渔农村劳动力就业1800余人;

  推广“共富方舟”经验做法,助推四川万源启动“山地巡诊·共护健康”行动;

  投资7亿元的普陀医院改扩建项目开工,全国首个海岛地区国家级“创伤中心”落地,获评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连续五年获评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区;

  教育基建投资近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茶湾地块新建学校、武岭幼儿园顺利竣工,江湾幼儿园正式启用,被舟山中学录取人数实现跨越式增长,中考各学科优秀率全市第一;

  建成9家“幸福食堂”,推进“海岛支老”行动,实现妇儿驿站镇街全覆盖。打造“山盟海誓”品牌,承办全国婚俗改革现场会;

  实施老旧住宅改造666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19套,新增公租房租金补贴保障家庭466户,完成城镇危房三年行动计划,共解危C级危房326幢、涉及9374户……

  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24年,普陀将坚持把满足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成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让人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新的起点上,普陀区将接续奋斗、再攀新高,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