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砥砺奋斗 激情创业
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定海
吴建波 康明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05日 第 03 版 )
▲大洋世家开始试生产
▲首次成功举办顶级国际性赛事世界定向排位赛
▲新建成的定海体育文化公园
▲百里文廊鹅鼻岭营地
本版图片由定海区委宣传部提供
□驻定海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康明军
去年以来,定海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在争当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排头兵中迈出“经济稳健、城乡焕新、群众满意”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加速聚变,产业革新“145”计划稳步实施,新材料、粮油、远洋渔业等产业破题起势,总投资35亿元的浙江聚泰新能源材料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实干争先考评保持全市第二。
城市形象精彩蝶变,东海云廊全线开放,首次成功举办顶级国际性赛事世界定向排位赛,获国家气象局“中国天然氧吧”提名,即将公示;百里文廊全景呈现,成功承办全国“千万工程”20周年现场会。
干部队伍活力迸发,各级干部围绕中心工作主动谋、靠前干,在项目招引、服务企业、政策处理等工作中干出实效、干出情怀。
2023年,预计定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
抓产业 提动能 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新材料产业园、高端制造产业园、舟山粮食产业园等重点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保障金塘新材料主体项目顺利开工……过去一年,定海区发展信心更加坚定,“一镇街一抓手”落地落实,招商奖励办法调整完善,兑现两份百万元招商大奖,“一切围绕经济转”的发展氛围不断浓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一鱼多“吃”,百变“掘金”。去年下半年,总投资12亿元的大洋世家海洋食品加工冷藏物流基地项目在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正式投产。作为全国最大的金枪鱼精深加工基地,基地的金枪鱼鱼柳厂房日处理能力可达200吨,能产出成品鱼柳约80吨。串联起远洋捕捞、冷链物流、加工贸易、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金枪鱼的价值在这里发挥到极致。
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动力之源。
去年,定海全区新落地太丰高端休闲食品、南北海工装备制造等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102.2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74.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成功承办两次全省集中开工舟山分会场活动,连续7季度入选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名单,获省政府扩大有效投资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双百强区”。
触摸经济脉搏,发展呈现新气象。
去年12月22日,全国首单大豆离岸贸易入库分销交收仪式在舟山粮食产业园老塘山三期码头举行。5000吨通过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完成交易的进口巴西大豆在此交收入库,这是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进口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市场保税交易业务正式启动后,全国达成的首单进口大豆离岸现货交收入库。
聚焦开放型经济体系,定海大力推进农产品(粮食)大宗商品基地建设,成为首批省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园区),1~11月粮食物流中转量超2660万吨,占全国总量18.5%,成功入选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重大制造业外资项目招引入选全省“地瓜经济”最佳实践案例。
聚焦创新主体升级,定海系统实施工业企业提升发展、专精特新培育等系列行动,去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人才创业企业优众新材料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海建设、7412工厂入选全省年度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1~11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规上营收66.1亿元、同比增长4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61.9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定海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进“暖企”服务、“我为企业发展办一事”,常态化落实问题“收集、分解、反馈”闭环机制,扎实推动“8+4”政策包、减负降本等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累计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问题840余件、减负降本9.08亿元,“暖企专员”服务模式入选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锻精品 注内涵 城乡魅力不断彰显
海上古城增添新韵味,美丽乡村展现新底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定海,正焕发出别样的活力和美丽。
过去一年,中心城区景区化建设攻坚推进——
五山水利工程建成投用,东海云廊生态带效应初显,云廊香SHOW、云廊雷迪森樟园等品牌持续打响,五大夜市、特色商业街区创新打造,时隔20年重启定海民俗大巡游活动、“蓝色海湾”二期启动实施,新螺头理想村等14个“星辰大海”项目扎实推进……人气兴、业态旺的局面加快形成。
“兼山海之胜,融文化之美”,东海云廊去年5月全线开放后成功举办浙江省第四届生态运动会、首届状元文化周等多项赛事活动。以东海云廊为核心、周边多点开花“众星拱月”,定海走出一条海岛城市“水利+”共富新路子,形成全新的城市景观体系。
过去一年,古城微更新扎实推进——
舟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奎光阁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再现古城文化地标,激活千年定海文脉。
作为东大街“门户”,去年8月启动建设的定海东大街南侧修缮示范区备受关注。该区域的修缮,将有助于重塑古城肌理,全面推进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
过去一年,城市短板加快补齐——
去年9月,长岗山安置项目紫云晓苑安置小区完成交付,不少业主正忙着看房和装修,期待早日入住新房。“周边商业、学校配套齐全,我们不仅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孩子们也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环境。”看着新小区,业主王阿双非常开心。
行驶于文化路、新桥路等城区道路,路面宽敞平坦,路边绿化带花团锦簇……经过一年的改造,定海道路颜值、品质实现双提升,城市街景展“新颜”。
一条条新道路,承载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一个个新小区,构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去年,定海部署实施城区道路窨井盖整治等六大城市专项行动,166幢危旧房完成解危,289幢老旧住宅、24条道路完成改造,蔡家墩等5个安置项目竣工验收。
“暖岙”文化生态旅游共富工程系统实施——
深化“千万工程”,践行“两山”理念,百里文廊成功串联精品点位196个,获评浙江省自驾游精品线路,布局打造共富工坊70个,让藏于深山冷岙、历史名城中的美丽资源全景呈现,独特的生态与文化价值充分彰显,相关工作经验获省领导批示肯定。
打造文廊共富田园,配备服务六件套,建设文廊乡村市集……文廊周边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烟火气越来越浓,可持续发展共富共美之路触手可及。
办实事 惠民生 共同富裕更加可感
挖沟、施肥、培土……寒冬的山林,劳动场景热火朝天。上个月,定海启动“万亩果园土壤肥力提升、千名干部志愿下田劳动”行动。49家机关单位与6个镇(街道)结对,聚焦杨梅、香柚、李子等果园土壤肥力不足的民生难题,重点帮扶种植面积分散、地形复杂、果农老龄化的果园,让土壤“更年轻”,名果更美味。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定海以为民造福为导向,集中力量攻坚防洪排涝、道路管网、土地肥力等民生关切,想方设法在“云廊经济”“田头经济”“夜经济”中植入更多共富场景,立足“小切口”推动“大民生”。
“小岛你好”海岛共富添样板。在东岠岛,5G网络全岛覆盖,“小岛驿站”配备自助医疗检测设备、常规药品和远程智慧医疗系统,已涵盖卫生健康、养老服务、便民服务等“5+X”功能,可满足海岛群众卫生保健、养老照料等多元需求。
价格亲民、菜品齐全……去年5月,长者无忧幸福食堂东门店正式营业。店内配套开设“四季暖阳”幸福驿站,内设慈善书吧等功能区域,定期为老人开展理发休闲、健康培训等各类公益便民服务。目前,定海实现城区幸福食堂“东西南北中”布局。
定海二中扩建,中交仁逸康养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乐动力定海体育中心等一批文体设施开放运营……过去一年,定海81项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平安建设持续推进。定海部署实施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攻坚行动,获评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小岛民意直通车机制列入国家信访局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案例,矛盾纠纷在镇街、村社就地化解率保持在95%以上。
过去一年,定海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奋力书写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努力让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砥砺奋斗再前行,保持激情再创业。2024年是定海巩固发展态势、争创更大业绩的关键一年,定海将保持定力,在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创新改革开放、攻坚全域旅游、赓续历史文脉、增进民生福祉五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产业更具优势、动能更为强劲、城乡更显活力、人文更富魅力、幸福更有质感的现代化新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