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书写幸福生活新答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24日 第 03 版 )
我市一家药店内,5元低价药专柜受市民喜爱 (资料图)
□记者 石艳虹
“幼儿园开设托育服务了!”“家门口新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买药很方便!”“我家那栋老楼房装上了电梯!”“楼下公园就有免费开放的篮球场!”……
这十年,老百姓的话语中,洋溢的是惊喜,透露的是幸福。
坚持民之所需、我之所为。这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真情关切民生需求,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七优享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绘就民生共享城市发展的幸福底色。
惠民,提质增效
天寒地冻,位于沈家门同济路的普陀幸福食堂中心店内却暖意融融。餐台上,一盘盘菜品热气升腾,香飘四溢,不少老人早早来到食堂就餐。
“我们老两口每天都要来,家里不用开伙了。”81岁的黄小梭一手捧着一碗白米饭,一手举筷夹起鱼肉往嘴里送,脸上洋溢着笑容。
幸福食堂,这是我市近年来养老服务领域推出的新举措,为解决高龄老人吃饭难题、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了“更优解”。2022年以来,我市建成幸福食堂14家,老人就餐享受折扣服务,实现家门口“吃得饱”又“吃得好”。
翻开新区这十年来的“民生账本”,我市一以贯之改善民生,聚焦养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重地”,铢积寸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养老服务日臻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37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3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养老机构应建尽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72家养老院、37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签约全覆盖,医养结合“梦想照进现实”。
教育服务不断跃升。十年来,我市累计新建改建中小学91所,学前教育实现“就近入园”,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同时,暖心服务不断推出、完善。学前教育阶段,“安心晚托”“托育一体化”服务进一步解放家长。义务教育阶段,“安心躺睡”让孩子们的午睡更踏实舒适。舟山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建成投用,特殊孩子得到了更好的照顾。
医疗保障持续提质。2015年,舟山群岛网络医院正式启用,彼时“远程医疗”对岛城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如今,208个医疗服务点已实现连接,小岛可享受到远程网络门诊、放射诊断、远程心电、大型设备预约等“互联网+”服务。在进一步加强舟山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建设的同时,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落地,普陀区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启用,86家村卫生室实现规范化建设,家门口的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民生实事不断推进。2017年,我市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民生实事项目由“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2022年,市委、市政府创新建立“民生面对面”工作机制,集中攻坚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一系列棘手难题迅速得到解决。
便民,触手可及
“政策真的很好,以后停车方便了!”接儿子到家后,定海区东山公寓居民谢志波径直将车子停到了小区对面的公共停车场。
今年11月,停车设施错时共享政策正式落地。定海、普陀、新城、普朱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约30家单位共计2200多个停车位错时向社会开放,其中就包括东山公寓南侧的这处停车场。受困于老小区车位紧张的谢志波无须再费力找车位。
十年变迁,正如谢志波所感叹的,“方便了”已成为岛城市民最深的感受之一。曾经的诸多“不方便”逐一破解,群众更方便,城市更文明。
办事实现少跑路、不跑路。2016年起,“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政务服务向“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办事少跑腿”转变。如今,我市已实现 “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全覆盖、100%全进驻、100%开通网上办事功能,其中63.25%的民生服务事项仅凭一张身份证明就可办理。2021年,我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申领工作,截至今年10月,已累计发放第三代社保卡发行91.3万张。小小一张卡,承载起政务一卡通办、交通一卡通乘、文旅一卡通游、补贴一卡通领、医保一卡通结等多重功能,实现“一卡行舟山”。
停车找位实现智能快捷。2021年5月,舟山启用智慧停车管理服务方式。截至今年11月,已有路内泊位7945个、公共停车场共35个纳入智慧停车管理。通过智慧停车管理,车位活了,“停车难”得到解决,找位、缴费也更具智能化。
文化大餐实现“点单即到”。2014年,我市创新打造“淘文化”平台。2022年9月,在整合“淘文化”平台基础上,舟山“海岛文e家”应用正式上线。通过该应用,市民打开手机,即可实时查看全市文化场所、文化团队的活动安排,在线点单。岛上书店、普陀区保利大剧院、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二期……我市已建成45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礼堂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
运动场馆实现“随心找”。市体育中心、市全民健身中心、市体育场等一系列综合性公共体育场馆相继建成。新城海湾公园、定海东海云廊等相继投用。今年以来,我市还建成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面积4万余平方米。市民打球、跑步、骑行都有了“就近选择”。2015年,我市精心谋划推出舟山群岛马拉松赛事,海钓、沙滩足球、沙滩排球、帆船、环岛自行车等赛事轮番登场,舟山人不出城即可感受赛事乐趣。
富民,优质共享
西风起,白沙岛白沙港村一片忙碌,村民们忙着剖鱼晒鲞、装袋打包。
去年10月,普陀区白沙岛管委会与白沙港村共同出资,成立普陀区钓岛强村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出一条“政府主导、投运一体、村民受益”的鱼鲞产业链。手工制作鱼鲞+精美的特色包装+网络直播销售,为当地闯出一条共富新路。该项目实施以来,已吸纳闲置劳动力30多名,预计人均年增收可达2.5万元。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舟山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富”民成效如何,“钱袋子”最有说服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GDP756亿元,人均GDP663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63元,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0元,城乡收入比为1.78∶1。截至2022年底,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万元和4.6万元,位居全国第12位和第2位;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57:1,是全国城乡收入最均衡的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二,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71%。
2022年,聚焦海岛共富、小岛功能升级,我市启动“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全面谋划推进公共服务民生七优享工程,加大乡村医疗、教育、养老等支持保障力度,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推动小岛群众高频急盼服务事项落地,打造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幸福驿家”落地9个偏远海岛,整合医疗、养老、审批办证、购物、出行及精神关怀等服务339项,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搭载着优质医疗资源,穿梭于海岛,将健康送到海岛居民家门口;
86个长期住人小岛基本解决供水问题,37个海岛实现供水一体化;
……
激发海岛发展内生动力,“小岛你好”,让散落在东海的小岛活了美了,海岛共富奔赴新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