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蝶变,赋能新区发展新动力
方智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21日 第 02 版 )
我市全力打造世界级跨海桥梁群,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格局,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图为富翅门大桥。(资料图)
□记者 方智斌
大道如虹踏歌行,纵横通衢天地新。
新区十年,我市始终把交通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舟岱大桥、富翅门大桥、秀山大桥等建成通车,形成全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
东西快速路串联起舟山本岛主要交通道路,海天大道、滨海大道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四好农村路”“蓝色岛链”构筑海岛民生线、共富线;
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复线、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开工建设,普陀山机场完成扩建并成为全省第五个空港口岸。
新区十年,我市以更大气魄、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推进世界级连岛工程体系建设、完善海岛交通布局、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格局,持续推动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长虹”卧波,建设世界级跨海桥梁群
今年12月16日,位于岱山县东沙镇余金工业区的舟山市金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工人将300套座椅骨架装箱、打包,准备发往江西南昌。
“舟岱大桥通车前,碰到像今天这样的大风天,我们肯定只能等着了。”该公司总经理金哲说,以往动辄要囤积两个月的原材料,有时还会出现货品积压的情况。大桥通车后,人员、物流来往便利,企业经营成本也更低了。
要想富,先修路。舟山人对这句话的体会尤为深刻,特别是在舟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
2016年3月,批复总概算163亿元的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正式开工,项目主要由鱼山大桥、舟岱大桥、富翅门大桥及其接线组成,连接富翅岛、舟山岛、长白岛、岱山岛、鱼山岛等5座岛屿,按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
5年间,大桥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将一张“桥梁工业化”模式的蓝图变成了现实。大到千吨重的桥墩、百米高的桥塔,小到拼接构件,都在预制厂里整件制造,再运往海上拼装,大大减少了海上施工时间和陆上施工占地面积。这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被业内人士称为“搭积木式建桥”。
2021年12月29日中午,舟岱大桥建成通车,全省域实现“县县通高速”。岱山人集聚岱山双合收费站敲锣打鼓庆祝,还有人喜极而泣;车主任宏斌早上5时起床,早早驾车排队,成为双合方向第一辆驶上舟岱大桥的社会车辆;舟山晨光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世彪开心地笑了,终于可以和等船的日子说再见了。截至今年12月19日,舟岱大桥双向车流量已达654.77万辆次。
官山大桥、秀山大桥、富翅门大桥、舟岱大桥、茶山大桥……一条条卧波长虹串起一颗颗“海上明珠”。截至去年底,舟山连岛高速公路总里程达74公里,跨越8个岛屿,形成世界级跨海桥梁群。
打通动脉,形成本岛“半小时交通圈”
从舟山西收费站至普陀东港,一条交通“大动脉”横贯舟山本岛东西,长约35公里。其中有10.6公里连续隧道群和13.2公里高架桥。2019年通车当年,东西快速路就获评了“群众最满意民生工程”。
舟山跨海大桥建成后,舟山城市加速发展,车流量持续增加,提升本岛路网、打造城市快速路成为群众的热切期盼。
“一定要打造一条与新区地位和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快速路!”市委、市政府经过研究,启动实施东西快速路工程。该工程是新区获批后第一个具有功能性、标志性、形象性的重大项目,集本岛主干线道路、城市快速路、旅游交通路、景区景观路、最美入城路、经济带动路等多功能于一体。
2017年5月,全市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启动,投资约74亿元的东西快速路建设加速推进。2019年9月28日24时,东西快速路和富翅门大桥同步通车,“一路一桥”与舟山跨海大桥无缝衔接,不少市民连夜上路体验。
“感觉特别高大上,一个字,爽!”市民沈文定说,虽然当时是夜间,看不清风景,但是沿路的灯光不断变化,让人目不暇接。驾车驶入隧道,光线好、路况好,顶上的“蓝天白云”让人几乎忘了是夜晚。以80公里的时速在快速路上驰骋,不一会就到了舟山西收费站,沈文定还有些意犹未尽。
东西快速路重塑了舟山本岛的交通格局。通过互通与匝道,东西快速路贯通双小线、新老定马线、231省道、临螺线等多条南北主要交通道路,把整个交通路网都盘活了。汽车从高速公路舟山西收费站驶出,大约半小时即可抵达普陀东港,舟山本岛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半小时交通圈”。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舟山本岛海天大道、滨海大道全面提升;526国道嵊泗段、岱山段改建工程相继建成;螺塘线、栅河线相继入选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我市交通路网全面提质升级。
立体交通,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
今年11月21日12时50分,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灌入双导管,直径达6.3米的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5号墩超大直径钻孔桩灌注过半,较计划工期大大提前。进入12月,金塘海底隧道项目建设现场同样佳音频传:宁波侧斜井贯通,金塘侧工作井基坑开挖完成、盾构始发段隧道贯通、管片厂建成试运行……
当前,正在快速推进的甬舟铁路,是市民最关注的交通项目之一。“从舟楫、轮渡、大桥到高铁,舟山人心中的‘交通梦’正不断成为现实。”说起交通变迁,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董海明心潮澎湃。
项目总投资270亿元的甬舟铁路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支撑性运输通道,是舟山融入国家快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纽带,是一条以长三角旅游客流为主、兼顾舟山宁波之间城际客流的快速铁路,将改变舟山不通铁路的历史。作为甬舟铁路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技术难度大、施工工期长,是两个世界级工程。
在六横,双屿门通航孔桥东塔、西塔已分别开始塔柱和承台施工;青龙门通航孔桥主桥已完成平台和钻孔灌注桩施工。截至目前,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总投资超20%。大桥建成后,舟山又将增添一条连陆高速主通道。
今年1月至9月,普陀山机场旅客量超170万人次,迈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10月,机场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省第五个航空口岸。自此,舟山从单一的水运口岸,发展成为海、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
将目光移至海岛,我市“蓝色岛链”水运特色工程列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100人以上岛屿陆岛交通码头全覆盖,1000人以上岛屿一岛两码头、3000人以上岛屿滚装码头全覆盖。
2013年以来,我市以交通强市建设为抓手,以区域一体化为突破,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大力发展综合交通,加速构建“外畅内序、互联互通、综合立体”的现代交通体系,已完成投资逾千亿元。
天翻地覆慨而慷。市委、市政府“跳出舟山看舟山”,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等区域协同发展契机,把舟山交通立足于区域发展战略地位进行规划,全力打好西接宁波、北连上海“两张牌”,努力从交通“末端”走向海上“枢纽”。2019年5月,沪舟甬跨海通道先后列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2年,沪舟甬通道作为“G92杭州湾地区环线”组成部分正式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获得最高层级的规划依据,并列入《浙江省铁路网中长期布局规划(2022~2050年)》。
跨越发展,再起宏图。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正为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