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要建全域旅游“同心圆”

一叶扁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14日 第 03 版 )

  一叶扁舟

  11月24日,定海区“净零碳”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发布会暨东海百里文廊产业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定海10个镇街现场推介了各自的产业项目,这些项目都位于东海百里文廊沿线及周边区域。围绕文廊农业、文化等元素,定海已经落地一批优秀的乡村振兴共富项目。推介活动现场,东海福泉温泉体验馆、鹅鼻岭露营基地等5个项目现场签约(据《舟山日报》11月25日报道)。定海将以项目为引领,加快形成“村村共享、抱团共进、组团共富”的片区化共富矩阵,让文廊沿线的烟火气越来越浓。人们清晰地看到,定海全域旅游的“同心圆”已初露端倪,围绕定海古城这一“圆心”,东海云廊的“内圆”和百里文廊的“外圆”正在不断生成。

  “导游图”变得清晰起来了

  到定海旅游,“怎么走”似乎是个问题。自然风光固然不错,名胜古迹也有一些,但称得上标志性的却不多。这样一来,随便逛逛倒是可以,但要说旅游总有点牵强。去定海古城走一走看一看,消磨个把小时也就差不多了,接下去又得换地方。要知道,旅游不但需要核心景区,还需要串珠成链,否则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近年来,东海云廊、东海百里文廊双双展现,顿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环绕定海城的东海云廊是个景观兼水利工程,因居高临下而使整个城市风貌大变,成为市民健身、游客观光的“云端”路线。与这一有形之“圆”遥相呼应的是一个周长百里的无形之“圆”,几乎将定海所有镇街串了起来。之所以称之为“无形”,是因为任何地方都存在文化底蕴,这条文脉是潜心谋划、用心串联的结果。

  以定海古城为“圆心”,东海云廊和东海百里文廊分别形成“内圆”和“外圆”,一个浑然天成的“同心圆”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样一来,定海的“导游图”终于变得清晰起来。有了这张“导游图”,无论是承接旅游团,还是市民家中来了客人,想必再不会为“怎么走”伤脑筋了。

  当然,在一定意义上,目前这张“导游图”还只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草图”。眼下,定海的公交线路已经有了“云廊专线”,接下来百里文廊想必也会形成交通闭环。更加可感可知的是,“暖岙行动”正在让文廊沿线热起来、靓起来,这次10个镇街推介的产业项目便是有待激活的新亮点。种种迹象表明,定海旅游正在卧薪尝胆中蓄势待发。

  定海旅游要强势崛起

  用“既生瑜何生亮”来比喻定海旅游长期所处的尴尬境地,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独立地看,定海要山有山要海有海,也不乏人文资源,具有发展旅游的诸多优越条件。但只因离普陀山不远不近,定海旅游一直不温不火。

  舟山旅游是从普陀山开始“发迹”的,如今虽已四面开花,但普陀山的辐射作用依然十分明显。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约263万人次,普陀山朱家尖景区就有68.86万人次,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前来普陀山的游客以前还要经过定海,现在滚滚车流下了甬舟高速就上东西快速路,定海就更容易被忽略了。

  定海当然心有不甘,多年来一直想通过各种努力做大旅游业。但实际情况是,海岛旅游未能避免同质化,导致定海很难吸引更多客流。这就如沈家门海鲜夜排档火了,定海的夜排档只能充当陪衬。但反过来说,既然普陀山游人如织,定海只要生成足够的吸引力,也完全可以留住游客的脚步。毕竟绝大多数游客走的是高速,无论来回都要路过定海,一旦有了充分的理由就不难停下来、留下来。

  任何小打小闹恐怕都是自娱自乐,就拿定海古城来说,多年以来就没能真正热闹起来。这多半是因为,人们游览过太多大同小异的古城、古镇,已经很难闻“古”而怦然心动了。现在,定海开始整体打造别具一格的“同心圆”,也就有望通过做大做强古城游形成更强的“万有引力”,使八方来客走过路过不忍错过。

  关键是要把文脉做起来

  “谁不说咱家乡好”,每一个地方大概都有值得骄傲的自然风光或人文历史,这也正是全域旅游概念得以成立的理由。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旅游品质,“到此一游”式的浅度游正逐渐被深耕文化内核的深度游所替代。特别是美景、美食难分伯仲的情况下,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往往就成为核心竞争力。而这恰恰是定海发挥优势、弯道超车的机遇所在,关键是要用心把文脉做起来。

  要论历史文化底蕴,定海可谓当仁不让的“老大”。定海有风韵犹存的古城、饱经沧桑的鸦片战争遗址、年代久远的马岙古文化遗址群,还不乏各领风骚的近代风云人物,如能精心挖掘、系统呈现,足以构成一道古朴风景线。定海为全域旅游“画了一个圈”并取名“文廊”,定位十分清晰,目标相当明确。

  毫无疑问,所有的故事都需要由高质量的景点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让普通游客在赏心悦目的走读中去触摸、感知。定海倾力打造“同心圆”的努力有目共睹:在“圆心”,定海古城东大街正在紧锣密鼓地修旧如旧;在“内圆”,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正在筹划全面提升改造;在“外圆”,贯穿舟山定海、中国台湾地区和西班牙拉帕尔马岛三地的三毛足迹精品旅游路线呼之欲出……这次现场签约的5个项目,更将成为助燃全域旅游“冬天里的一把火”。

  文脉做起来了,全域旅游就有了节点和路径,不仅重点景区可以吸引客流,连一些寻常乡村也可以通过发展民宿、餐饮分得一杯羹。如此,“村村共享、抱团共进、组团共富”的前景就会成为可期待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