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舟山也大有可为
周仲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08日 第 01 版 )
□周仲平
海岛能不能干大农业?很多人觉得,舟山因地理等各种因素制约,干不了大农业。其实,打破桎梏、开阔思路后重新审视,发展海岛现代设施农业,舟山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农业稳则家园安。舟山的粮食、生猪、蔬菜等供应主要靠外地,以前曾多次吃过因冰雪、台风等灾害导致供应紧张的亏。发展海岛现代设施农业,不仅是促发展、惠民生的好事,更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有力保障。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首要基础是土地。土地分散、集中连片程度不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就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连片土地流转,从而形成规模经营。如此一来,还可以有效遏制土地抛荒现象。目前,我市已明确了目标:到2027年,累计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20个以上,土地流转率超过70%。
舟山的盐碱地,也能“变废为宝”发展现代设施农业。2017年起,岱山县岱西镇原“火箭盐场”历时4年,成功将7000余亩盐田改造为耕地,招引了浙江农资集团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开发,种植西蓝花、小麦、水稻、油菜等作物5000余亩,年带动就业200余人,在盐碱地上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海岛特色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盐场蝶变成现代农业园区,这样的好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蔬菜自给率不高,是舟山农业的一块短板。这方面,不妨向有着“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学习。在寿光,第七代蔬菜大棚已经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的轨道,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种植和全产业链、服务链的构建完善,让现代农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借鉴寿光模式,舟山发展设施蔬菜同样前景广阔,这不仅能提高本地蔬菜自给率和保障能力,还能有效降低菜价。
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进程中,招商引资是重要的一环。要着力引进像浙江农资集团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优质项目,让更多有经验、有技术、有能力的大企业带着好项目落户舟山,成为海岛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一颗颗明珠。
加快发展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也是一篇值得挥毫泼墨的大文章。岱西依托“火箭盐场”建设集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亲子研学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以及定海马岙、普陀展茅等,都走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子。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树立“海岛也能干大农业”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敢于吃螃蟹、蹚新路、重实干,在海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干出一番新气象、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