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解读蚂蚁岛创业的共富密码
孔志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07日 第 04 版 )
□孔志华
1952年,蚂蚁乡渔民成立互助组,次年成立了渔业合作社,走上了集体生产的道路。1954年2月,蚂蚁乡四个渔业合作社合并,成立蚂蚁乡渔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一岛一乡一社”体制,开启了人民公社的创业进程。到1958年,蚂蚁人民公社正式成立,实现了“社有百万收入,户有三个一千(即全社公共积累户均超一千,纯收入户均一千,投资存款户均一千)”,绝大多数渔民生活水平超过了“富裕渔民”的生活,这在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了不起的成就。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的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共富密码?又能给今天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带来什么样的启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共同富裕是蚂蚁岛创业的鲜明标识
新中国成立前的蚂蚁岛,满目疮痍,许多渔船被毁,残存的也失修破损,大批渔民失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舟山渔场渔业资源极其丰富,但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战乱的影响,制约了它的发展,守着天然鱼仓,舟山渔民生活却贫困不堪。解放后,政府通过召开渔民代表大会号召发动群众,提供专项贷款纾解渔民经济困难,成立互助合作组改革生产方式等举措,迅速恢复渔业生产。最早实现增产增收的是蚂蚁岛旁边的虾峙岛,渔业产量从1951年的0.41万吨增长到1953年的0.96万吨,之后几年更是大幅攀升,当时有句话“浙江渔业看舟山,舟山渔业看普陀,普陀渔业看虾峙”。虾峙岛的成功,为周边小岛发展渔业生产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和传帮带的样板。蚂蚁岛创业初期,还从虾峙岛引进了优秀的船老大帮助指导生产,形成了先富带后富的生动局面。
解放初,蚂蚁岛共有居民586户,人口2717人,90%以上都是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渔业生产不同于农业生产,海上作业风险大、投入大、产出也大,渔产品的贮存、运输、销售需要分工协作,不适合个体生产,而以互助合作组为单位的集体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显现。互助组的产生,克服了单干户在恢复生产中不能克服的困难,也使渔民感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1953年,蚂蚁岛成立了四个渔业生产合作社,之后为发展远洋渔业,1954年蚂蚁乡决定四社合一,迈出了“人民公社”的关键一步。四社合一后,有了发展远洋渔业的条件,资金不足,蚂蚁岛妇女们行动起来,日夜搓草绳、变卖废铜烂铁,换来了两对大捕船,这就是“草绳船”“火熜船”的由来。随着生产区域和船队的不断升级扩大,渔业产量大幅度提升,形成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据1960年全国海洋渔业蚂蚁岛人民公社现场会议总结材料,蚂蚁岛解放10年来,发展了机帆船27条,张网桩头由500个发展到5000个,产量增加了14倍,产值增加17倍,实现了“六化”(即远洋机帆化、近洋拖驳机帆化、公社初步工业化、初步电气化、前方生产指挥电讯化、后方操作半机械化)。在生产飞跃发展的同时,社员生活不断提高,普及了文化教育,办起了食堂、托儿所等公共福利事业,“人人过着衣食不愁、心情舒畅的生活”。当时的宣传口号“小小蚂蚁赛苏联”,说的是蚂蚁岛人民的生活到了向苏联看齐的水平。如果没有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蚂蚁岛作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就失去了说服力。
二、蚂蚁岛创业中的共富密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05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蚂蚁岛时指出: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2022年12月,中共舟山市委八届三次全体会议做出了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蚂蚁岛创业史不仅仅是一种启示,而是提供了一个历史观察的参照原点。今天我们弘扬蚂蚁岛精神,不可能再去重回旧的老路,沿袭当年的发展模式。但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可以找到书写在海岛大地的共富密码。
1.发展海洋经济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蚂蚁岛的崛起,不是偶然的,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舟山人民千百年来靠海吃海,渔业资源是最原始的自然秉赋。当时的舟山渔场正处在海洋渔业资源的鼎盛期,渔民在家门口就能有丰厚的渔获物。蚂蚁岛公社成立时,同步成立了供销社、信用社,产、供、销一体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制度设计,发展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体生产,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大幅增加了集体资产的原始积累。正是得益于富饶的海洋渔业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当时不只是蚂蚁岛,整个舟山在全国都是比较富足的地区。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优势变成了短板,陆海之隔一度成为舟山发展的瓶颈和阻碍。我们回顾舟山发展的历史,再去领悟“八八战略”中辩证的智慧。一个地方的资源和短板是相互转换的,优势是需要被发现并发扬发展的。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舟山的港口航运、船舶修造、海洋旅游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渔业生产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如何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新时代舟山人给出了答案,绿色石化基地布局投产、“无中生油”引领海上加油产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跨海大桥连点成线向北延伸,舟山的海洋优势愈发彰显,“小岛你好”“星辰大海”推进实施,丰润着舟山人民的海岛家园,现代海洋城市呼之欲出。实践证明,只有做大做好海洋经济的蛋糕,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2.党的群众路线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蚂蚁岛的历史是一部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创业史,是把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典型样板,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色彩。现在翻看蚂蚁岛的创业史,我们看到的都是群众的身影、基层干部的身影。人民群众在蚂蚁岛创业中,之所以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创造力、战斗力,根本在于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党的领导。集体主义思想,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们今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重新认识和丰富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确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引领全体人民建立共同理想、共同目标,从而形成共同的道德、共同的纪律、共同的追求,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让人民在建设发展中产生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蚂蚁岛甫创业时,面临的条件是恶劣的,生产生活陷于停滞,正是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生产得到了恢复,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新旧社会之间的鲜明对比,让群众真心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这对于我们正确树立“四个自信”,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具有教科书式的指导意义。
3.共建共享共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共建是共同创造社会财富,共享是均等享受社会福利,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蚂蚁岛精神中,艰苦创业放在首位。创业必定是艰辛的,需要敢于斗争、敢啃骨头的勇气,需要争先创优、勇争一流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力量之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勤劳才能致富。蚂蚁岛创业历程中,不论是青壮劳动力,妇女老人、弱劳力、残疾社员都被动员起来,大家都积极参与到生产建设中来。集体财富增加了,生活水平自然水涨船高,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把大家从日常家务中解放出来,使社会成员能更加集中精力,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发展。人人参与建设,人人共享成果,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共享不是平均主义,是全体社会成员机会均等,共享也意味着对生产投入产出与再投入的可持续安排。蚂蚁岛人民坚持“克勤克俭、先苦后甜”的原则,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较好地处理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但要做到共建共享,还要坚持与海洋共生。海洋是我们的家园,敬海畏海亲海是舟山人民的文化特质,舟山人民在生产中认识到,对海洋资源不加节制索取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全国实行的伏季休渔制度,就是普陀的渔船老大发起并提出来的。蚂蚁岛在发展初期就立足于自身条件改造自然,修建“三八”海塘,开展绿化造林,实行离岛殡葬,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对我们推进海岛共富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4.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步一步,都是围绕着人的发展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个总体概念,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需要,还包括获得感、幸福感等精神层面的需要以及民主自由、公正法治、文化教育、安全健康、良好生态等社会性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蚂蚁岛的共同富裕实践,根本就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大力兴办教育事业,举办业余中学、红专大学,提高全民识字率和群众文化水平,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机械化生产需要的技师队伍,人的素质提升,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重要途径。我们党历来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是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两个大局”作出的系统安排。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培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未来竞争力的先行工程。2022年,舟山市基础教育生态监测结果位居浙江省首位,成绩令人鼓舞。办人民满意教育,既要发展普惠性的基础教育,也要发展优质均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院校、高等院校要切实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着眼于产业需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努力培养新时代中等收入群体,为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