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高亭:迭代“村居融治” 共建和美村社
王倩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第 01 版 )
□记者 王倩倩
“我的劳保可以拿了吗?村委会离我家较远,我来这里问问比较方便。”11月20日下午,岱山县高亭镇大峧山村村民张安康前往兰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咨询相关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答疑解惑。
高亭镇下辖21个村、10个社区,村社交接区域的居民有近4.5万人。面对人员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元、生活需求多样的村社融合治理需求,高亭镇在原有“村居融治”基层治理模式的基础上,迭代“村居融治”党建模式。
11月20日上午,高亭镇党委书记李明波带领记者前往嘉和村居融治议事厅,由嘉和社区、大岙一村、大岙二村组建而成的嘉和村居融治联合党支部和融治共管会,正在协商讨论解决辖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一社两村毗邻,治理上存在真空地带。针对矛盾跨区、涉域广泛、权责难分等棘手纠纷问题,我们成立了融治共管会,打造融治议事厅作为协商议事平台,通过完善议事决策、工作例会等制度,对共管事务‘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嘉和村居融治联合党支部副书记陆燕说。
融治共管会是在村居融治联合党支部的基础上组成的创新管理机构。
“成立融治共管会,不仅能全面增强村社交接区域基层党组织的统合力、战斗力,还能吸纳更多的基层组织力量,共同参与到村居融治区域的共建、共治、共享中。”李明波说,高亭镇将地域重合或相近的村社党组织进行整合,成立了9个“村居融治”联合党支部,并在联合党支部的推动下成立融治共管会。
记者在嘉和村居融治区域走访看到,曾经无人管理、杂草丛生的荒地,变身干净整洁的停车场;村社工作人员、群众志愿者齐心协力,在龙岗路开展环境整治、走访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融治共管会运行已初见成效。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为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高亭镇积极筹集村居融治发展资金,实行片区联建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融治模块。李明波介绍,例如“锋聚网格·共富街区”街区党建新模式,通过充分挖掘9个村居融治区域阵地、队伍、项目、区位等资源优势,以跨区共建、跨域共融的形式,达到党建联动、资源共享、共育新风的良好效果。
“小朋友们,废弃电池属于什么垃圾?”“现在电信诈骗的形式越来越多,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性。”“你这双鞋破了,我帮你补一补。”当天,在竹屿村居融治“锋聚网格·共富街区”,支起了一顶顶为民服务的红帐篷,志愿者们为辖区居民、经营户带来了衣服缝补、家电维修、垃圾分类、反诈宣传等便民服务,现场气氛热烈。
“昨天看到网格员在居民群里发消息,可以免费修鞋,我就来参加了。”大蒲门村村民严老伯开心地说。在他看来,“锋聚网格·共富街区”特色融治模式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家门口”的服务,还能第一时间为居民和经营户解决问题。
“我们始终把实现‘人’的融合作为实施‘村居融治’的最终目的。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试点工作,实现组织融合、行动融合、情感融合等三方面的迭代升级,共建和美村社。”李明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