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三色”绘就农村市场监管新图

杨青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22日 第 04 版 )

本版图文由普陀市场监管提供

  □通讯员 杨青

  今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普陀分局展茅所围绕“共富共治的现代海洋城市后花园”定位,在“田园守望者”特色党建品牌引领下,深挖潜能,积极履职,为打造宜业新展茅,铺就乡村致富路贡献了市场监管力量,成功保障了“共富路下市集”、乡村智享生活节、稻草人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以农民为主角,农业为主线、农村为主场的乡村节庆活动,绘就了一幅农村市场监管新图。

  一、守本色,学思悟践,打造基层战斗堡垒

  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质升级“一所一品”建设,立足农村实际,创建“田园守望者”特色党建品牌。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严格党员教育和管理,健全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各项制度,今年来,共召开党员大会10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强化思想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所领导班子严格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支部书记与分局党委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抓实抓好谈心谈话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各党员、干部职工与入党申请人等思想动态。

  三是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党员领头责任意识,突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打造所长“带头干”、干部“高效干”、职工“主动干”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各类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等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二、添成色,真抓实干,增强基层履职能力

  以“迎亚运、保安全”为主题,以守底线、强监管,筑牢民生安全防线为要点,坚持为百姓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切实做到执法为民。

  一是严肃执法监管。试行“老人传授经验、骨干发挥中坚、新人锻炼学习”的团队协作体系,聚焦假冒伪劣、食品安全、虚假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等突出问题,加强民生领域案件查办,全力肃清农村市场。今年来,共立案33起,其中大要案6起,罚没款近15万元;简案快办4起,不予处罚2起,移送案件1起。

  二是严密日常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切入点,整合工作职能,组建辖区各类主体工作微信群10余个;完成企业年报92.12%、个体户年报88.31%、农专社年报100%,办理企业吊销6家;接受咨询投诉举报121件,其中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76件,受理举报45件,立案18起;结合“双创”工作和“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督促食品经营主体责任落实。

  三是落实专项行动。坚持以守牢“四品一械”和特种设备安全为底线,以民生关注为焦点,集中优势力量精准打击群众身边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针对性深化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如开展生鲜门店食品安全规范治理行动、开学季学校食堂安全检查、一打三整治、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治理等,有效维护辖区市场秩序。

  三、提亮色,有感服务,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积极践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新理念,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打造服务阵地,实现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提升企业群众满意指数。

  一是柔性监管暖心。贯穿柔性执法理念,施行“首违不罚+普法宣传”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以过罚相当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主体适用从轻、减轻、首违不罚等处理,截至目前实行首违不罚12起,减轻处罚案件7起,不予处罚2起。根据农村消费者、经营者法律底子薄、意识淡的现状,针对性开展扫盲普法,打破农村群众“不规范非违法”“老底子都是这么做的”等固有思维,开展老年群体会销知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特种设备主体责任落实等专题培训5场,提升经营者主体责任化,经营规范化双提升,获企业群众好评。

  二是餐馆开办省心。积极高效执行行政许可制度,最大程度减少群众办事时限,积极推进“餐馆开办·马上就办”工作,关口前移靠前服务,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跟进服务,从操作流程布局、功能间装修、设施设备配备、人员操作规程等方面提前给予规划,按需进行现场指导,解决餐饮开办痛点、难点问题。今年来,共提供上门提前介入服务18家次,现场核查通过12家;完成证后核查12家。同时全面践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新理念,推进小作坊开办一体化、全链条帮助指导小作坊6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三是民生实事放心。扎实落实民生实事建设工作,择优培育青饼、番薯糖、茶叶、面疙瘩等带有展茅印记的特色行业创建阳光小作坊、“5S”小作坊、文旅小作坊。推进养老机构智能阳光厨房建设,持续关注居家养老服务、农村家宴规范化建设。辖区1家养老机构、4家小作坊民生实事建设成功通过省局验收,辖区3个村创建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3家。重点打击食品安全、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