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实施20年舟山的实践经验

顾自刚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04 版 )

  □顾自刚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总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阶段的重大成果。“八八战略”提出二十年来,舟山充分发挥海洋区位优势,坚持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整体性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领域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经验,对于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八八战略”、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是坚持把战略引领作为凸显舟山使命担当的根本遵循。始终把“八八战略”作为引领舟山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总方略,发挥舟山区位、资源、生态等各方面优势,以国际视野前瞻性谋划海洋强市发展方向。将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主动把握海洋强国、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承担群岛新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任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充分展现舟山的使命担当。

  二是坚持把海洋经济作为绘制区域发展蓝图的主题主线。舟山“潜力在海、希望在海,优势也在海”。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的要求和期盼,舟山坚持把海洋经济作为发展主题,以海洋为底色绘制区域发展蓝图。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明确海洋经济战略布局和发展路径,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科学推动海洋海岛开发和海上花园城建设,全力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不断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三是坚持把港口和临港工业作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着力点。港口是沿海城市的战略依托。舟山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把港口放在优先位置,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立完善的大宗资源储运体系,积极拓展港口腹地,在放大港口优势的基础上提升地区战略地位。把临港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动港产、港城联动发展,突出重点战略、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着力培育绿色石化、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能源工业、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集群,以特色优势产业裂变式发展带动海洋经济整体提升,形成产业链充分延伸、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四是坚持把内外双向开放作为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关键抓手。海洋经济是开放经济,舟山发展海洋经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发挥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浙江全省开放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舟山坚持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原则,一方面主动接轨上海、宁波都市圈,深度参与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着眼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大宗商品贸易投资自由化和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标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大幅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的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五是坚持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海洋开发的底线。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舟山坚持海洋产业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总体要求,一方面大力调整海洋捕捞结构,强力推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另一方面,根据海岛区位和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在布局临港工业的过程中坚守生态底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拒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严重影响环保的产业,重点引进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浙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的产业项目,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六是坚持把陆海联动作为建设海洋强市的基本途径。加强陆域经济和海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实现陆海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为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市,实现从海岛经济向陆海一体化经济的全方位转换,舟山坚持陆海联动的发展路径,着眼浙江全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以港口“大进大出”功能支撑浙江工业经济,以海洋产业拓展浙江发展空间。同时,站位全局谋划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加强与经济腹地的产业关联,全面推进交通、水、电力、能源管网等基础设施陆海互联,陆海联动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

  七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改革创新是改善营商环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为了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舟山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的政策集成优势,先行先试,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管理与服务、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改革攻坚,聚焦大宗商品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持续推进通关监管、贸易结算、燃料油加注、投资项目审批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力大幅提升,集聚高端要素和经济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

  八是坚持把改善海岛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根本宗旨。舟山在践行“八八战略”的过程中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海洋经济与海岛民生,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保障有力、全覆盖的海岛特色公共服务体系;扬长处,补短板,结合海岛地区特点创造性发展“美丽经济”,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着力拓展群众创业空间,大幅提高城乡就业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力促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相互促进、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