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茅:借力“小市集”,绘就强村富民“同心圆”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02 版 )
编者按:当前,我市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夯实基层、服务基层、关爱基层”专项行动,将学习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我市围绕“九大提升”目标任务,开展乡镇(街道)书记领衔党建、党建联建、项目党建等专项行动。今天起,市主题办、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三个基层’专项行动”系列报道,开篇走进普陀区展茅街道。
□记者 朱丽媛 通讯员 傅颖凯
近日,在普陀展茅街道黄杨尖村民生驿站,一场乡村“道地会”正在开展,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明雷和各业态主“面对面”,为“路下市集”共富工坊集群发展出谋划策。
以党建联建为抓手、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产业升级为导向……近年来,展茅街道汇聚组织合力、激发建设动力、注入发展活力,持续深化“党建+产业”,打造“路下市集”共富工坊集群,推动乡村产业集聚、资源集聚、人才集聚,借力“小市集”,绘就强村富民“同心圆”。
11月4日,2023年中国·舟山(普陀)农民丰收节在普陀展茅田园综合体举办,普陀海稻音乐节暨第二届乡村咖啡生活节也同时“上演”。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市内外的80余家咖啡经营户汇聚于此,吸引着几万人次前往游玩体验。从去年开始常态化举办的“路下市集”共富工坊,市集收入超700万元,整体营收超1300万元,今年“路下市集”更是成功入选全省首批重点文旅市集和精品乡村市集。
乡村节庆活动,一端连着文化和生态,一端连着产业。眼看着“小小市集”让乡村知名度越来越大,在增加农民创收、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明雷喜上心头。“但周边乡村游在快速崛起,如何让‘路下市集’保持新鲜感,让游客走进来,留下来?这就需要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共富工坊新矩阵。”他说。
为让“路下市集”共富工坊集群做得更好,展茅街道把党建阵地建到了“路下市集”,探索“党建+”新模式,以乡村振兴党建服务联建为支点,建立“1+10+X”联建架构,统领“路下市集”共富工坊等项目规划、建设与管理。依托乡村振兴党支部牵头组建“共富工坊”业主委员会,制定“共富工坊”公约,定期推选致富带头人作为市集“敲锣人”,打造“村集体+共富企业+经营户”的共富新模式,采用免租入驻、即刻开张等政策,吸引有动力、有能力的“游子”返乡创业,助力村民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再提升。
以共富市集为支点,进一步撬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但乡村越来越红火的同时,却也暴露了有限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大量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下紧转第2版▶ ▶上紧接第1版 难题怎么解?陈明雷把展茅乡村振兴产业党支部、经营户代表等召集到一起,开了一场讨论会。
“路下徐本就有不少原住民,游客多了,停车问题就日益突出。经过协商,现在我们给每个业态主发放通行证,让他们也享受到村民的待遇。同时加强管理,尤其是节假日,村里的主干道禁止车辆进来,引导车辆停到停车场。”陈明雷介绍,目前展茅街道已发放50多张通行证给黄杨尖村经营户。为提升游客体验感,今年村内还新增了40多个停车位,停车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这少不了党员经营户在共富实践中打头阵、当先锋。
良好的创业环境也让路下徐的业态主更有了热情和期盼。“刚来农村创业时发现,这比在城市创业复杂得多。现在,通过党建联建,街道的负责人不定期召开‘道地会’,来实时解决我们遇到的难题,让我们安心多了。”普陀展茅路野山舍负责人顾晓宇欣喜地说道。
如今,展茅街道围绕“共同富裕”主题主线,深挖“展茅特色”内涵,打造集联建互助、多元融合、数字赋能为一体的“路下集市”共富工坊,探索出了独具海岛农村特色的共富新模式。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近50家文旅业态工坊落户,有半数当地居民直接或间接参与“路下市集”共富工坊,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50余套闲置房屋流转利用,每户村民一次性获得长期租金10万元以上;以农村直播电商方式打造的“新农播”,已有50余人开展电商服务,年线上销售额约2000万元。
近年来,展茅还招引投资1.6亿元,打造蘑菇方舱工业农场、农灿科技都市农场、游戏交互智享农场、农旅科创智慧农场和梯田鱼稻共生效益农场等五大未来农场,亩均可降本增收超2万元。借力“路下市集”共富工坊集群建设,干施岙狮子岭山地运动公园项目正在加快招引,庙后区域闲置农房盘活后计划引进绘画创作、文化展览等工作室,发展精品文创艺术村,同步加大茅洋区域业态招引力度,打造大隐林吴精品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