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现代军旅歌词的文学价值探讨

杨宁 郭丽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第 04 版 )

  □杨宁 郭丽娜

  新中国成立至今,在舟山群岛一直传唱着三首著名的军旅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战士第二故乡》《军港之夜》。这三首歌曲伴随着一批又一批舟山海疆官兵保卫祖国,献身海防,建功立业。

  扎根海岛  孕育歌词

  尽管创作者和创作地点不同,这三首军旅歌曲却有着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历程。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是作家金波1958年创作的诗歌,那时他刚上大学二年级,后来这首小诗经过谱曲再创作,因有着欢快的节奏和风格,流传至今。每年4月20日,是舟山某部队被国防部命名为“勤俭创业修理连”的纪念日。当时舟山海岛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正是靠着勤俭创业的精神,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出色地完成部队枪械修理的一项项任务。艰苦而有意义的生活,磨练了战士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俭创业的精神。《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经过改编,成为了“勤俭创业修理连”的连歌,被一代代的战士们传唱。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第一句歌词“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直接点题,阐述了勤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不管是一寸钢哎嗨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不能一日烧。”这两句来源于现成的民间谚语,作者自然地融入到了歌词里,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在这首歌曲中,作者用质朴简洁的语言,讲述了勤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勤俭,非常形象且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中“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和一分钱”是为了突出“俭”,第二段中的“动手和动脑”是为了反映“勤”。

  《战士第二故乡》诞生于舟山群岛东极东福山岛,张焕成先生开始创作《战士第二故乡》这首小诗时,还只是一个19岁刚上岛的小战士。他被部队官兵扎根海岛、艰苦坚守祖国东大门的精神所震撼,开始用诗歌的形式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内心感受,一写就是三年。1963年春天,张焕成的小诗《战士第二故乡》发表在连队的黑板报上。时任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的沈亚威恰好在东福山采风,看到这首诗后,深受感动,一气呵成,为这首诗谱了曲子。后来经歌唱家李双江演唱,这首歌在部队、城乡广泛流传。

  《战士第二故乡》歌词第一段第二句“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风大浪又高”,第二段第二句“人都说咱岛儿荒,从来不长一棵树,全是那石头和茅草”,是以一个守岛战士的视角,讲述来岛之前,听别人讲述的小岛的情况。之后又讲述了自己来岛后看到的景象,陡峭的悬崖、汹涌的海浪等,最后笔锋一转,讲述自己所想象的场景:等战士们上了山,一起行动起来定要让小岛变个模样。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以第一视角讲述了自己来岛前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

  作词家马金星曾在自己的文章《谈〈军港之夜〉歌词的创作》中忆及创作的灵感来源。1976年秋天,马金星来到舟山群岛蚂蚁岛体验生活,岛如其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小得像只蚂蚁。这样的夜宿条件下,马金星先生在难眠的夜晚,写了一首打油诗:“客浮至渔村/不眠更已深/枕上浸大潮/小窗悬银盆……”1980年夏天,刚复刊的《北京晚报》决定在当年国庆节举办金秋新星音乐会,向全国各大演出单位发出邀请通知。当时海政歌舞团决定安排人员参加演出。团领导邀请马金星创作一首歌曲。马金星拿出当年在蚂蚁岛海边创作的小诗,受此诗启发,创作出了《军港之夜》的歌词,并请作曲家刘诗召谱曲。在不久举行的音乐会上,当时“小荷刚露尖尖角”的歌唱家苏小明唱响了《军港之夜》,后来带着这首歌曲登上1986年春节联欢晚会,进一步唱红了这首歌曲。

  诗词成曲  价值凸现

  这三首军旅歌曲的产生均与舟山群岛有着直接的渊源,且都是先由作者创作的诗词谱写成曲。通过这三首歌曲歌词,可以了解到国防战士生活的艰辛,感受他们苦中作乐、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青春的精神。军旅歌曲中,歌词是核心价值的符号,是语言文学的艺术,这些歌曲的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欣赏性。

  1.歌词的叙事性和形象性

  《军港之夜》歌词“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这两句从第三视角着手,描写了水兵入睡的场景。大海涨潮,这声音犹如千军万马的奔腾,通过峭壁的岩石直接传导到水兵的枕头,使人感觉到就像是睡在波涛之中。作者正是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有一种“枕上浸大潮”的感受,所以才会写出“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这首歌词整体围绕着夜晚的战舰来描写的,形象刻画出一幅战士们辛苦远航归来,在海浪摇摆、海风吹拂中进入梦乡的安静祥和的画卷。

  在这三首歌词中,作者以简洁的言语,将真实的军营生活情景描绘了出来。歌词属于中国文学史的书写范畴,运用语言文字作为符号系统来进行自我演说,一部中国文学史也是一部辉煌的诗歌史。歌词作为诗歌中的一类,虽不像小说、戏剧、电影等再现生活中形象,但歌词同样用简洁、高度概括的语言将生活中的事件叙述出来,具体体现了歌词的叙事性和形象性。

  2.歌词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客观物象艺术化的一种形象,它建立在人的经验积累上,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被赋予某种特殊的含义和文学意味,用以寄托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思。作为诗歌的一类,歌词也可以呈现具体的“象”来表现所蕴含的“境”。

  《战士第二故乡》第一句“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中的意象,构造了一幅美丽的海岛画卷,是作者有意营造的一个浪漫的意境;后面的“悬崖”“海浪”“山峰”“石头”“茅草”才是真正的海岛现实,也是战士们真正的生活场景。云雾缭绕也绝非迷人的景色,在这样的小岛上,半年大雾弥漫,半年风雨作伴,营房的地面、墙壁几乎都找不到一片干燥的地方,再加上台风的影响,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最后歌词中“搬走那石头,修起那营房,栽上那松树,放牧着牛羊”对比着前面的悬崖海浪等意象,也是作者所想象的情景,但这是贴合现实情况的,是为了反映战士们来岛之后,扎根军营,行动起来让这个荒岛变个模样。在《军港之夜》一曲中,“海风”“海浪”“波涛”“朝霞”等这些意象,是为了表现水兵远航的辛苦、生活条件的艰苦。水兵们短暂地休息后,等到朝霞映红海面,战舰起锚,战士们继续远航去守卫祖国。

  无论是“勤俭”“海风”还是“悬崖”,在歌词借助意象营造的意境中,驻守国防的艰苦、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3.歌词的抒情性和音乐美

  歌词是抒情的艺术,表达感情是歌曲的任务。歌曲是借助旋律和节奏通过歌词来抒发感情,而歌词往往通过语句、措辞及诗歌的音乐美由押韵、节奏感和音调构成。歌词的抒情性主要是通过内容来传达,押韵使诗歌在音响上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在前一段论述了勤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后面展开论述了如何做到“俭”;后一段是强调要做到“勤”。整首歌曲的歌词语言非常简洁,还使用了民间谚语,带有一种劝诫的意味,使得这首歌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首小诗改编为歌曲后,后来还有个翻唱版,当唱完两段词后,中间还加了一段快板:“勤俭是个传家宝/儿时遵守的好教导/勤动手来勤动脑/幸福生活靠创造/如今说它太老套/能花能挣才是聪明脑/能花的人太多/能挣的人太少/哎/中华美德的传家宝/国强民富的大目标/盼一个千秋万代实现了。”经过这样的改编,既带有原有时代的记忆,又有当代生活的反映,歌词节奏欢快,整体变得很风趣。

  《战士第二故乡》中前面描写了听人讲述小岛的荒凉偏远,等自己上了岛,发现岛上确实远离大陆,条件险恶。“啊祖国,亲爱的祖国!你可知道战士的心愿,这儿正是我最愿意守卫的地方”这句歌词,表明了即使战士们知道岛上的实际情况,但是仍然愿意为祖国去守卫这样的地方,语言质朴,但感情真挚,令人动容。“啊!有咱战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岛变模样”,反映了战士们苦中作乐,扎根营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茬茬老兵离开了,一批批新兵又来了。他们以岛为家,以苦为荣,克服种种困难,履行着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职责。《战士第二故乡》把海防一线战士的真实生活和真切心声写出来,直抒胸臆,表达了战士们对于祖国的真挚热爱。

  《军港之夜》是描写水兵战斗生活的抒情歌曲,以人民海军军舰返航后军港夜晚为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军战士热爱祖国、心系海疆的心境。军旅歌曲歌词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激昂雄壮的,但是这首歌,让我们体验到了阳刚背后的温情。歌词感情真挚,“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刻画了水兵战士们的艰辛,表达了对水兵的心疼。

  歌词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词句的押韵上。《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的歌词“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和“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不能一日烧”,都是押“ao”韵;《战士第二故乡》中第一段的“飘”“礁”“小”“哨”“高”均是押“ao”韵;而《军港之夜》更是几乎通篇都押“ao”韵。这三首歌词不仅具有音乐美,行文还颇为对仗工整,有整齐之美。

  这三首歌曲的歌词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采用通俗、朴素的言语表达了时代的心声,同时又不失其文学性,这也是这些歌曲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歌词的文学性和语言美是毋庸置疑的,但歌词最终得为歌曲表达服务,分析其文学性后,演唱者会更深刻地体会作品,感悟其内在含义,来成功地演绎作品。

  精神永恒  传唱久久

  岁月荏苒,时光飞逝,这三首歌曲最早的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之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三首歌曲反映了中国军人扎根军营、勤俭朴素、乐观奉献的生活。从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军人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词作者的身上,我们还可以学习到老一辈军人身上不怕苦、一心钻研的精神。《战士第二故乡》歌曲唱火了之后,“第二故乡”成为军人的部队驻地的代名词;《军港之夜》描写的静谧的水兵生活,吸引着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奔赴军营驰骋海疆;《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的精神也被莘莘学子学习,受到熏陶,能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这些精神依然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这种精神需要代代传唱。无论时光怎么飞驰,这些歌曲依然留存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时值今日在舟山群岛,一批批战士的队伍中仍然响起这些旋律,不但军人汲取精华、百唱不厌,没有穿过军装、扛过枪的人们也无比喜欢,尽情歌唱。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