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发布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期成果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记录发现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4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及77种珍稀濒危物种
吴建波 干满水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第 02 版 )
彩鹮
黑脸琵鹭
义乌小鲵
纤鳞耳蕨
□驻定海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干满水
本报讯 近日,定海区发布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中期成果。此次调查从2022年第四季度启动,至今已调查鉴定物种多达1838种,记录到彩鹮、黑脸琵鹭、小灵猫等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义乌小鲵、豹猫等4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还调查到林雕、大鵟等77种珍稀濒危物种,并首次发现纤鳞耳蕨在浙江有分布。
调查中,调查队深入海岛丛林,架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已销声匿迹了30余年的小灵猫的画面,这也是舟山第二次记录到小灵猫的珍贵影像。在长岗山森林公园、长春岭、虹桥水库、蚂蟥山、北蝉等区域,调查队记录义乌小鲵繁殖坑或栖息地共计22处,累计记录到600多对卵袋及数十尾成体,为义乌小鲵野外种群在舟山的广泛分布提供了实证,也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舟山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今年3月,调查队3次前往白泉镇寻找彩鹮,终于在一块水田中看到彩鹮混在一群白鹭中。彩鹮主要栖息于沼泽、稻田、浅水湖泊、海边滩涂等水域,是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性物种,本次调查发现彩鹮至少在该区域停歇了20天。
这几天,水生生物调查队来到定海白泉主河、虹桥水库等地,借助采水器、采泥器、渔网等工具开展秋季水生生物调查。“取得的样本带回实验室分析,然后确定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藻类等种类。”调查队负责人张赛赛告诉记者,团队近期还前往长春岭、老鹰岩等地,开展陆生高等植物、大型真菌、鸟类和哺乳动物类群调查。
据介绍,本次调查计划用一年时间开展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知识以及陆域全门类物种多样性调查,还包括体现定海海岛特色的潮间带生物调查。目前,中期成果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定海将继续优化下阶段调查计划,全面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为科学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政策措施,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打好基础。
市生态环境局定海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