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潮汐车位为何少人停?

治堵良方尚需进一步完善

肖秋月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3日 第 01 版 )

  □记者 肖秋月

  6月26日,在“民生面对面·书记市长走进基层单元”活动上,与会代表建议“实行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双错时潮汐车位利用模式,切实提升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近日,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自11月1日起,在定海、普陀、新城、普朱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推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国有企业办公生产场所、住宅小区的停车设施错时共享机制,共有30处停车场、2205个停车位面向社会开放,申请错时共享的车辆类型为7座以下小型非营运汽车。共享停车点实际利用率如何?记者近日对多个点位进行了暗访。

  申请流程复杂,群众直呼“不方便”

  11月7日晚上7点,记者来到定海区文化路29号,在《关于推进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给出的开放名单中,位于该处的定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面向社会错时开放20个停车位。在院门口,记者的确看到张贴了错时停车公告,显示自9月中旬起,附近居民凭身份证、房产证/不动产证及其他相关证件原件到执法局报名登记,晚上5时30分到次日7时30分免费停车。

  实际登记人数如何? “来停的人不多,今天晚上没有。”从值班人员口中,记者了解到,真正来停车的市民寥寥无几。在保安室,记者看到一份登记册,从9月开放以来,仅有8位市民前来签署停车协议,签署的人也并非经常来停。“他们不喜欢来这里,不太方便。”值班人员说。

  不方便在何处?根据车辆停放协议,申请人必须到有关单位进行登记、领取通行证、满两个月后需要续签、晚上9时至次日6时30分不得存取车辆等。值班人员表示,登记的市民有来停过一两次,但晚上9时后不能存取车辆这一规定让他们感到不太方便。

  文化路29号周边聚集了义桥新村、合源、北园等多个老旧小区,实际停车需求并不小。走访中记者看到,不少居民将车辆随意停放在路边,使本来狭窄的路更加难走。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余名市民,问及是否知道小区附近开放了免费停车位,答案普遍是“不知道”“不清楚”。

  “平时下班找停车位都要找很久,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只能停到路边。”家住义桥新村的张先生无奈地表示。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记者告知其附近的机关院子可以停车这一政策,张先生仍存有较大顾虑。“万一晚上有急事,我车子开不出来就麻烦了,最好能自动开门,就更加方便。” 张先生说,他在其他城市出差时,曾看到通过小程序绑定车牌号,预约共享停车位、自动抬杆的模式,希望能够在舟山复制推广,减少申请和实际操作困难。

  宣传落实不到位,群众表示“不清楚”“停不了”

  晚上8时,在定海区城市更新中心,记者看到大门紧闭,未看到值班人员,门口也无任何停车位开放公告。根据开放名单,该点位面向社会开放6个停车位。记者询问居住在一旁的居民,居民表示,每天从这边经过,下班后该单位门就基本会关上。“我一般晚上6点多散步经过这儿,这个门印象中好像没开过吧,有没有保安我也不太清楚。”

  新城区域,记者同样发现了类似问题。临城街道办事处和田螺峙商务大楼两处点位共计开放350个车位,但记者看到,这两地晚上停车场车辆稀少,大量车位闲置,现场并没有看到相关公告,也无人员值班。居民想来停车也会被电子道闸杆拦在外面。

  在新城和定海多个点位,记者采访了近40名群众,其中知道该政策的人数仅有两名。当记者逐一告知这一政策后,有20余名市民表示,如果真的能停,他们会考虑去停。“如果能停,那小区找不到车位的时候肯定会去停啊,就在家旁边,走两步路也没啥。”家住合源小区的赵先生表示。

  信息透明,普陀停车位利用率和流动率大

  在普陀区多个共享停车点位,记者观察到都制作了约一张海报大小的统一标牌,上面明文告知了具体开放时间、开放车位数等信息,并挂在大门显眼处。沈家门街道办事处、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两处点位各向市民开放10个停车位。在登记册上,记者看到,这些停车位每天都被共享。不需要注册申请固定车位,在附近办事或吃饭的市民也可过来临时停车,停车位流动率较大。

  记者观察到,虽然这一带停车位利用率高,但并不能彻底解决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离沈家门街道办事处一路之隔的戚家湾路,该路段就有多辆社会车辆随意停放,甚至直接停到附近居民家门口堵住出口。“运气好能有个车位,运气不好就没车位。”一些车主表示,建议周边加大免费停车位数量。

  潮汐车位错时共享,这一治堵惠民好点子,实际运作中却出现申请流程复杂、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大打折扣。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宣传、简化流程,让政策切实落地、群众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