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高效协同优质发展排头兵

启明电力安装公司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方智斌 王建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09日 第 04 版 )

本版图片由启明电力安装公司提供

  □记者 方智斌 通讯员 王建波

  风雨耕耘,春华秋实。

  经历30多年发展,脱胎于市电力安装公司的启明电力安装公司(以下简称“启明安装公司”)已成为集安装、生产、运营为一体的省内电力安装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总承包企业之一。去年,公司签订收入合同136项,合同金额625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实现营业总收入58550万元,完成年度经营指标103.89%。 

  今年以来,启明安装公司紧跟舟山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引进的步伐,紧盯110千伏重点用户工程进展,提前介入一系列主网基建项目,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激活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找准市场开拓、产业布局的突破口,展现了高效协同、优质发展的排头兵形象。

  “红色”驱动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各项指标正常!”今年2月23日,随着显示屏幕上的数字跳动,由启明安装公司承建的马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第一次收电成功,标志着舟山马关11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产。该工程的投运不仅为嵊泗马关海岛经济园区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供给,也进一步优化了该地区电网结构,提高了区域供电可靠性。

  主变容量50兆伏安的马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强化海岛电网示范项目,配套的线路工程舟山大衢-嵊泗110千伏线路工程主体部分为连接长涂变和马关变的海陆缆线路,其中海缆长度32.3公里,陆缆长度1.1公里,施工难度大。“该工程于2021年底开工,建设期间先后经历了全国新冠疫情和多起台风汛情,而且海岛交通不便,经常因大风停航,在施工队伍管理、施工进度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对我们提出了巨大挑战。”启明安装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介绍。 

  把支部建在“连队”上。启明安装公司在项目之初就成立马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把党建工作与基建生产相结合,大力推进“党建+”双向融合管理模式,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项目施工生产速度,推进项目又好又快投运。建设中,项目部和临时党支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红船铁军精神”,多方协调,依法合规办理开工手续,务实推进疫情高压状态下复工复产,重点把握复工进度安排、防疫物资分配供给、施工材料采购、施工队伍抽调等,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抗疫、复工有条不紊。

  和马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样,在“红色引擎”驱动下,东白莲岛油品储运工程35千伏变电所一次送电于6月29日顺利完成。当前,东白莲岛油品储运工程全面进入到冲刺阶段,稳定的电力保障不仅让业主对项目按期投运充满信心,也让岛上1000余人的生活用电再也没了后顾之忧。

  启明安装公司党支部书记朱永童介绍,在上级党委和公司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开展“凝心聚力”活动,深化应用“党建+”等各项成果,持续深化工程一线新时代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品牌建设,形成融入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北塘、万二输变电工程、桐乡熔盐储能等重点项目建设。

  突击攻坚 埋头苦干创佳绩

  从35千伏盘峙变电站工程、110千伏惠民变电站工程、110千伏岱山综自改造工程,到110千伏沈家湾变电站工程、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变电间隔扩建工程,再到110千伏长涂变电站工程、220千伏鱼山变电站工程……十多年来,石玉成的足迹遍布舟山大小岛屿,他也见证了舟山海岛电网的变迁。

  “如果不能有所作为,岂不是对不起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一名恰逢舟山大发展的电力安装工人,石玉成时常会问自己做得够不够?做得能不能更好?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绿色石化基地谋划之初,220千伏鱼山输变电工程项目即被列入了第一批“建设清单”,并于2017年6月2日工程正式开工。

  为早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当时石玉成加入启明安装公司和战友们吃住在工地上,“晴天吃灰,雨天吃泥”,全力以赴抢进度。变电站土建施工采用了网格细分、多管齐下的施工方案,几个队伍同时上,不同网格的不同作业同时进行,利用科学细致的网格规划和严格的工期倒推来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2018年3月14日,该工程的最后一根海缆终端成功登陆,舟山本岛至鱼山岛的海上电力通道正式打通。“在架空线的电塔上,我们总共搭建了128座,最低30米左右,最高110米左右,而且是双回路建设。”电力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220千伏鱼山输变电工程是国内出线规模最大、首创4台240兆主变压器一次建成的大项目。石玉成和同事们克服工程量大、工期短、环境恶劣、生活极为艰苦等情况,较原计划提前三个月顺利完工,创造了舟山电力建设史上一段传奇。

  多年砥砺,石玉成已经从一名电力安装建设新兵成长为先锋骨干,并屡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展现作为,先后获得省电力公司“支援西藏那曲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工作优秀参建人员”,舟山市十大青年工匠,抗击台风“利奇马”红船党员服务队优秀队员等荣誉。他所在团队打造的工程也是硕果累累,110千伏长涂变电站工程、220千伏鱼山变均荣获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220千伏舟北变电站工程、220千伏临城变电站工程荣获舟山市“海山杯”、浙江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奖。

  吃干榨尽挖潜能、一键响应强执行。在打造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启明安装,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力能源服务现代企业的目标指引下,启明安装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呈现了“万马奔腾”景象。 

  目前,舟山普陀北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舟山市区万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基建工程;舟渔35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安装工程、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110千伏变电站电器设备预防性试验等用户工程;舟山南沙-登步35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国网浙江舟山110千伏淡水变等8座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工程等生产工程;以及朱家尖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光伏工程均在有力有序推进中。

  转型升级 勇毅前行谱新篇

  一桥飞上海湾天,挽起长虹连山海。

  很多人知道,雄伟的舟岱大桥建成后,岱山正式进入大桥时代。很多人不知道,在16.5米宽的桥面下方,一条直径约16厘米、横截面积25平方厘米的电缆“长龙”静静匍匐在钢平台上。

  作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电力供应“生命线”,这条舟岱大桥随桥电缆最大供电量达586.8兆瓦,代表国内电缆制造的领先水平,在加强舟山北部和岱山区域220千伏网架结构的同时,能有效满足绿色石化基地二期用电负荷大幅增长需要,为加快“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

  “在集团领导下,在兄弟单位配合下,我们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国体量最大的随桥电缆敷设、安装任务。”启明安装公司总经理严安军介绍,随桥电缆整体装设电缆伸缩补偿装置40套,电缆敷设钢平台构件总数达29万件,石墨烯防腐涂装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相当于500个篮球场的面积。

  实施舟岱大桥随桥电缆工程是启明安装公司推动转型升级的成果之一。在电力安装传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该公司近年把目标投向了更广的新领域。 

  在舟山万邦船厂的屋顶,布满了湛蓝色光伏板。在这里,“不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还成了全省电力在“双碳”领域突破自我的一次新尝试。

  与笨重的传统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不同,启明安装公司将光伏组件代替部分建筑材料,让光伏不再是简单地附着在屋顶上,而是成为了屋顶。这套光伏建筑一体化使用年限可延长到20至25年,大大减少了屋顶彩钢瓦维修更换的费用,而且能让屋顶可利用面积提高70%以上。

  “这个项目实施后,全年的发电量可达650万千瓦·时左右,25年计算下来大概可以发电1亿6千多万千瓦·时,接近标准煤的减排达到128700吨,相当于栽了1257万棵树。”万邦船厂主管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路须趟出方为新。严安军表示,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将牢牢把握舟山经济腾飞的大趋势,准确把握能源改革、绿色转型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积蓄力量,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