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海岛婚俗文化 共绘海韵婚登画卷

傅明燕 蒋悦蕾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06日 第 02 版 )

本版图片由市民政局提供

  □记者 傅明燕 通讯员 蒋悦蕾

  《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作为一种介于半私人半公共之间的仪式,婚礼在新旧观念的纠缠中源源不断产生新的故事,婚俗新风蔚然兴起。

  为进一步推进婚俗改革新风,近年来我市大力整合多方资源,谋划打造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积极打造“海韵婚登”金名片。

  为爱见证 “碧海金沙”化身幸福打卡地

  去年9月,风和日丽,普陀莲花洋畔海滨公园内,18对新人站在东海边,面向普陀山,对山盟约、对海起誓,许下爱情的承诺。这是普陀区婚姻登记管理服务中心新址正式启动当日,举办的“人生一对 情定普陀”集体婚礼。

  将婚姻登记机关搬入公园,普陀婚姻登记管理服务中心是全市首家,其包括婚姻登记大厅、爱情主题公园、结婚登记颁证厅以及海岛婚俗体验馆等功能区。以打造全省一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的婚姻登记场所为目标,普陀婚姻登记管理服务中心场地大、环境美,服务也更上一层,吸引了众多新人前去结婚登记。

  自2020年开展婚俗改革工作以来,我市聚焦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以阵地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建设。目前我市已完成普陀区5A级婚姻登记机关,定海区、嵊泗县4A级婚姻登记机关的建设,全市县级婚姻登记处达到国家4A级以上标准的占总数的75%。

  美丽的海岛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最适合海誓山盟的浪漫地方。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户外办证基地,也为新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今年5月20日,在嵊泗县花鸟岛一场结婚登记处的启动仪式受到了《中国报道》的关注、点赞与报道。嵊泗县花鸟岛围绕婚姻登记处,对“纸短情长”广场、致爱书房、爱意满满路等多个点位打造升级,建成浙江省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成为了长三角首个海岛户外结婚登记基地。

  六横岛上有一颗苍劲的百年大槐树,树上缠满着许多美好姻缘祈愿的红丝带,大槐树也被当地人称为“月老树”。今年,六横镇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及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建设完成“月老杜庄”数字乡村婚恋主题公园,打造兼具线上线下功能、传统现代交融的婚庆媒约基地。

  在我市还有许多根据区域特色建成的不同类型的户外颁证基地,如定海区“兼山海之胜,融文化之美”的东海云廊打造的山海婚礼户外基地,岱山县“恋上岱山”系列户外颁证基地……

  近年来,我市依托群岛地理优势,深挖小岛特色亮点,以“一岛一品”为目标,谋划打造系列特色海岛结婚登记户外颁证基地,实现以“1”个婚姻登记机关,“X”个户外颁证基地的“1+X”婚姻登记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满足当代年轻人对简约时尚且浪漫的结婚登记需求,并谋划发展婚恋旅游经济。目前,我市已打造完成13处户外颁证基地,另有2处正在建设中。

  为爱护航 婚姻辅导提高家庭“幸福指数”

  婚俗改革的意向重点内容之一,是本着“依法、自愿、保密”的原则,开展婚前、婚后的婚姻家庭辅导,促进和谐婚姻家庭关系的创建。

  “阿姨,他都不跟我商量,直接就办贷款了。我们之前就已经背着很多债了,现在钱也不好赚,以后怎么办啊!”在定海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婚姻家庭辅导室里,一位妻子哭哭啼啼地跟调解员刘阿姨说道。

  听完双方矛盾后,刘阿姨觉得夫妻双方还是很在意对方,有很大几率可以和好,通过细心分析和耐心劝导,最终丈夫向妻子道歉,表示以后会多考虑妻子的想法,多和妻子商量。妻子也原谅了丈夫,表示会和丈夫一起渡过这次难关。

  在婚俗改革的推进下,我市高度重视和谐婚姻家庭的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创投、招募志愿者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驻婚姻家庭辅导室,为婚姻当事人提供专业化辅导服务。

  在我市部分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还会为每对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提供甜茶、苦茶和回味茶三道茶,寓意分别为婚姻家庭的互爱、磨合与反思。这是我市婚姻登记机关创新的一种婚前辅导服务,前来登记的新人在婚姻辅导老师带领下,通过品茶、交流,更好地认识婚姻、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沟通机制。

  除婚姻登记处设置的婚姻家庭辅导室外,我市还深入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进社区。例如,普陀区通过社会组织平台,搭建了婚姻家庭辅导社会组织、社工和志愿者数据库,结合群众点单等多种解决方式,上门为群众婚姻家庭问题。

  截至2023年9月底,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已累计开展婚前辅导、婚姻关系辅导、家庭关系辅导、离婚调适辅导等婚姻家庭辅导4472件,其中婚前辅导2467次,专业离婚调适服务730次,劝和428对,劝和率达58.6%,辅导满意率达100%。

  为爱奔赴 喜事新办弘扬文明新风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为推动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塑造更加理性健康的青年婚恋观,我市着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弘扬优秀传统婚姻家庭文化。

  “我们曾两次来过花鸟岛,留下了深刻难忘的美好记忆。这次特意从杭州赶来领取结婚证,就是想给我们的一生留下最美丽的回忆。”来自杭州的一对新人张女士和娄先生在参加完花鸟岛“我们结婚吧”活动后说道。

  在“2·14”“5·20”、七夕等具有特殊意义、象征美好的时间点,我市各婚姻登记机关精心筹备,采取环节多样、仪式感拉满的活动带给新人不一样的结婚登记。同时,在举办集体婚礼、集体颁证仪式期间,积极引导新人在“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承诺墙上签字,许多新人表示喜事新办简办正是新时代年轻人期待的结婚新模式。

  “夫妻二人主要是相互尊重,有问题互相了解,求大同存小异。”谭国芳和张美玲是一对令人羡慕的金婚夫妻,一起携手走过半生的他们,在定海区黄沙秘境集体婚礼的现场为新人颁发结婚证,并分享婚姻的保鲜秘籍,向新人传递正确的婚姻观念和夫妻相处之道。在场的新人觉得这样的分享很有启发,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支持。

  这些年,我市积极通过集体婚礼、集体颁证等活动,转变群众观念,引导其从“轻登记、重婚宴、讲攀比”向“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思想观念转变,并在常态化开展颁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特邀颁证师制度,定期邀请地方领导、道德模范担任颁证师,为新人颁发结婚证,加强对新人教育引导,强化其婚姻家庭责任感。

  2022年,嵊泗县菜园镇高场湾村成立了家宴中心,家宴中心一席最多可以同时摆二十桌,一桌可以容纳10人左右,满足了村民办红白喜事的需求。普陀区黄杨尖村制定婚宴简办标准,其中酒席菜谱实行套餐制,最高价格不超过1314元,切实降低村民负担。

  为爱情减负,为幸福护航。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文化礼堂、家宴中心等现有设施设备,积极打造“家门口”婚庆场所,倡导“食物打包”“光盘行动”,可节约村民近三分之二的婚礼费用,充分激发村民的改革动力。

  此外,“美之声”演唱团、“丈母娘特色课堂”“鱼你益起”公益组织等社会组织也为婚俗改革添了一份力。通过情景剧演出、特色课堂开课等方式,开展婚俗改革宣讲,大力宣传优良的家风家教家训,助推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形成。

  例如,普陀区六横镇“丈母娘特色课堂”开展的家庭关系处理课程,就通过组织丈母娘、婆婆、儿媳、女婿学习家庭关系处理方式,提高了家庭危机应对能力,营造了温暖幸福的良好家风。

  为爱助力 “跨省通办”纾解群众难题

  来自四川省仁寿县的新人闵先生和张女士,都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来舟山工作已有7个年头,因工作忙碌一直没空回家办理结婚登记。得知全省实施“跨省通办”政策后,他们特意挑选了心仪的日子,精心打扮后于6月5日上午来到定海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进行结婚登记。他们也是我市第一对办理“跨省通办”结婚登记的新人。

  政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今年6月1日起,浙江省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正式启动,双方均非浙江省户籍且一方或双方经常居住地在浙江的内地居民,符合结婚、离婚登记条件的,可以选择在浙江省居住证发放地所在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婚、离婚登记。该政策,为省外在舟居民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费用,提供了方便。

  强化落实,为爱“保温”。为做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我市高位谋划,全域联动,成立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织全市婚姻登记业务暨结婚登记颁证技能培训,开展“跨省通办”政策学习,指导登记员掌握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各项规定和工作要求,确保婚姻登记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共计30余位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员参加。

  此外,我市积极与省民政厅反映、与公安部门对接,及时解决因特殊行政区域而产生的部分居住证无对应婚姻登记机关的问题。截至10月20日,我市已办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113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