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警务护航“流动国土”

定海区公安分局打造“海上枫桥”升级版,绘就蓝海平安画卷

吴建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31日 第 01 版 )

  编者按: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近年来,舟山创造性地把“枫桥经验”从陆地延伸到海上、拓展到海岛渔区,打造“海上枫桥”升级版,创造了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的典型集合群。市委政法委联合市新闻传媒中心,今天起推出“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志性成果回眸”系列报道,进一步营造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浓厚氛围。

  □驻定海记者 吴建波

  本报讯  “谁是第一次来远洋渔船工作的,请举手。”“海上工作生活比较枯燥,大家要保持平和心态,有问题及时沟通。”……最近,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民警潘绍灿来到一艘远洋渔船上,为即将出海赶赴北太平洋作业的船员们交待海上工作、生活注意事项。成立3年多来,像这样的“航前第一课”已经是民警们的“规定动作”。

  舟山拥有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在茫茫的北太平洋等海域,漂泊着600多艘舟山籍远洋渔船、1.8万余名船员。出海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导致船员产生各类问题,远洋船舶“流动国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牵动着远在陆地的警务人员的心。

  2020年6月,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分局成立全国首个远洋渔业特色专业派出所——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以下简称“基地派出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地派出所聚焦远洋治理难点盲区,延伸“枫桥经验”,创新打造“远洋警务”,全程护航远洋渔业平安。

  轻点鼠标,远在南太平洋作业渔船的生产作业画面即刻显示……在基地派出所,由电子屏幕等设备组成的远程通信系统,是民警们介入海上矛盾联调、远程调查取证、云端普法疏导、应急指挥调度的利器。

  围绕出海前、作业中、归港后三个关键环节,确保“人和事”闭环管理。定海区公安分局用好“智航远洋”应用,内嵌“远洋E站通”“远洋卫士”“远洋码”子场景,着力破解远洋时空管理难题。

  借助“远洋E站通”,通过远程视频、卫星电话、图文传输等功能,今年,定海区公安分局开展远程取证28次,云端普法12次,160余起远洋矛盾纠纷100%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纠纷化解在海上”。基地派出所所长俞浩敏告诉记者,船只归港后,基于采集的全息档案数据逐一关联生成“远洋码”,根据动态风险评估积分情况,进行红、黄、绿分级赋色管控,落实问题回访,实现船上问题“归航即清零”。

  “该船员背景审核有些问题,请慎重录用上船。”近日,在一次航前船员检查中,基地派出所民警发现船员中介发来的人员名单中,有一位船员有不良前科,为确保海上特殊环境下的生产作业安全,他向用人单位提出了建议。

  三年多来,定海区公安分局预警阻断重点人员出海风险35人次,纳管轻微问题人员128名,今年还查获11名涉嫌犯罪人员。今年,分局还将人员管理工作前移至船员中介公司,更早介入风险筛查,做到“隐患不上船”的目标。

  为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解决长期以来的基层治理弱点和盲区,定海区公安分局联合7家涉海管理部门、39家船企以及远洋渔业协会,组建“远洋共治联盟”,打造“深海红盾”党建品牌,成立“远洋矛调中心”,实行镇街、协会常态联勤入驻、职能部门按需进驻。

  “以远洋渔业基地为核心,依托基地派出所专业资源力量,建立运行全市‘远洋警务’协作机制。”定海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基地派出所三名民警的基础上,该局统一纳管全市远洋渔、船、企要素,做到全域治理“一盘棋”,实现远洋涉毒、偷渡、走私等案件“零发生”。今年底,定海区公安分局还将在基地派出所建设一个集中10家涉海、涉渔单位的远洋综治联盟中心,“组团式”服务全市远洋渔业企业与船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