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两头乌”,如何“旺”了一座城?
——金华市深挖特色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带给舟山的启示
黄燕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27日 第 03 版 )
小猪表演
城堡花园
猪猪小火车
熊猫猪猪亲子房 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熊猫猪猪乐园供图
铁店窑所在的泉口村村民正在制作陶瓷
金华澧浦镇琐园村
贻贝之乡枸杞岛
□记者 黄燕玲
听说过海景房、江景房,那你听过猪景房吗?在金华婺城区的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以下简称熊猫猪猪乐园),就有别出心裁的猪景房,房费8888元一晚,住完再送一头价值6000多元的世界级珍稀猪种金华“两头乌”。
一边是猪舍,一边是高价房,强烈的对比,让“两头乌”强势出圈,霸屏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仅微信热搜指数就突破了7500万。
疯狂创意的背后不是一次简单的引流,而是金华挖掘乡村文化,立足乡村特色,打造别样共富样板的生动实践。熊猫猪猪乐园的最终建设目标,是实现年销售“两头乌”20万头、年旅游接待突破150万人次、年产值20亿元。
10月18日至22日,以“浙中大花园 开放‘金枢纽’”为主题的“全国晚报总编金华行”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晚报总编和记者走进金华,体验金华速度,感受金华气度,寻找金华温度。
“全国晚报总编金华行”活动迄今已是第六届。此次活动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金华市委宣传部主办,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婺城区委宣传部、金东区委宣传部承办。
乡村振兴创意不断,共富实践亮点频现,这是金华给此次全国晚报总编行带来的第一个惊喜。金华还有什么惊喜?舟山又能从中获得怎么样的经验?
一头
猪
如何“旺”了
一座城
说起金华,很多人会联想到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世界三大火腿之一,享誉全球。其之所以名扬四海,根本原因在于被评为中国四大名猪之一的“两头乌”这一优质原材料。但由于“两头乌”长得慢,饲养成本高,当国外的白猪大批投入市场后,“两头乌”受到了极大冲击。
如何振兴“两头乌”产业?这些年,金华没少费心思。熊猫猪猪乐园的诞生,更是为“两头乌”带来了别样的出圈可能。
欧式风格的建筑、整洁干净的漫步道,苍苍竹林与成片茶山相得益彰。作为全球首家以金华“两头乌”为IP形象的复合型亲情互动乐园、全球首家以猪为主题的国际网红打卡牧场,熊猫猪猪乐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80公顷,总投资约4亿元。建筑以大庄园风格为基调,建有“两头乌”文创中心、“两头乌”博物馆、“两头乌”主题餐厅、5G智慧养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国际研学中心、欢乐小猪村、城堡花园等,与周围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能以猪为主题办乐园,金华的脑洞不得不让大家感叹。更难得的是,金华将创意落地,做成了老少咸宜的“猪猪界迪士尼乐园”。
论游玩性,欢乐小猪村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们可以坐着猪猪小火车穿过茶园,在里面荡秋千、坐旋转木马、玩蹦床,也可以看小猪表演跨栏、玩滑板、跳舞。
论社交性,进入猪猪乐园,处处都是网红打卡地,城堡花园里的大草坪出片率高,是金华许多新人拍婚纱照、办户外婚礼的首选地。
论互动性,走入“两头乌”博物馆,这里有摸一摸就能发出哼哼猪叫声的猪屁股墙,有世界猪猪时光长廊,还有能和猪博士合影的猪猪皇家学院毕业打卡点,让人流连忘返。乐园自主研发的农文旅产品共计110种,其中文创类产品62种,这些产品线上线下均可购买。
论智慧性,在本着“全世界最好的猪就要住全世界最豪华的猪舍”的初心而打造的5G智慧养殖中心里,可以看到“两头乌”从怀孕、哺乳、保育到育肥的养殖全过程。
全方位展示金华“两头乌”文化,讲好“两头乌”故事,振兴“两头乌”产业,金华亮招频出:在乐园里,可以在猪猪餐厅吃饭,在猪舍咖啡买咖啡甜点,在猪景房住宿,在博物馆观展,在小猪村游玩,在城堡花园拍照,在猪猪商店买文创伴手礼……
助推第一产业发展。熊猫猪猪乐园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精准饲喂系统、智能环控系统和数字化健康监测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科学管理、智慧养殖。设备设施均为法国原装进口,其有机循环处理技术能够实现零排放。
依托浙江大飞龙动保集团构建全产业链,乐园推进农业及养殖业与上下游产业、前后环节连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乐园将运营和旅游、研学、文创、互联网、商贸等发展融为一体。如今的熊猫猪猪乐园,是众多亲子家庭、年轻情侣周末游的好去处,更是众多学校研学的首选地。目前乐园已开发研学课程20余种,与上百家旅行社、教培机构合作,输送、吸引了约15万名中小学生前来研学。
一头猪,带“旺”一座城。数据显示,熊猫猪猪乐园自2021年8月开园至今年第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2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其中产品类销售占比近50%,高峰日人流量超1万人次。
乐园兴旺,进一步带动周边餐饮、民宿业态发展,为周边9个村引流约35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超过1000人,助力村民增收近亿元。
据介绍,熊猫猪猪乐园还将开展二期工程建设,在“两头乌”博物馆的基础上建造世界猪博馆,建设“两头乌”主题酒店,开辟智能化观光体验中心,让游客可以体验对咸肉的标准化分割,观看正宗金华火腿的诞生。
把熊猫猪猪乐园打造成助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中国样本,金华正稳步前行。
一口
窑
如何振兴
一个村
在金华婺城区琅琊镇泉口村,一件件泛着蓝光的铁店窑瓷器,吸引了各家晚报总编和记者的眼球。铁店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至今村庄里还散落着千年瓷片。
景德镇可以将陶瓷文化打造成一张“金名片”,泉口村是否也能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探寻乡村振兴的“密码”?
答案是肯定的。近两年,泉口村单靠挖掘铁店窑文化,就创造了每年上百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来到位于泉口村的铁店窑文化馆,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拉坯、修坯、雕刻、上釉等环节。然而,他们并非专业的制瓷师傅,而是泉口村村民。曾经的他们,是大货车司机、木工、油漆工、家庭主妇。如今的他们,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先行者。
为了焕新“千年窑韵”,泉口村发力文创产业,投入120万元建成铁店窑文化体验馆,并投入260余万元建成500多平方米的村文创基地。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基地中,200个制陶工位有序排列,游客可以在此体验铁店窑瓷器从碎泥、制坯、雕刻、上釉到烧制的全过程,近距离感受铁店窑文化的独特魅力。就算是手劲还不够的小朋友,也可以在村民制作的白坯上绘画。靠着独特的体验感,仅去年一年,泉口村就吸引5000余人次前来研学旅游,极大增强了旅游知名度。
“这是我们的直播基地。”泉口村党支部书记陈桂祥骄傲地指着文创基地说,如今村里的制瓷团队,不仅有老年人,还有精通电商的年轻人。乡村振兴,正在吸引有想法的年轻人回归。
目前泉口村还在积极注册铁店窑商标,对标景德镇,让乡村共富再上一个新台阶。
乡村振兴富了起来,乡村面貌也美了起来。泉口村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建成亭台、吊桥、景观小品,白墙黛瓦、青砖小路,一步一景、步步怡情。
一口窑,为一个村的迭代升级带来了新机遇。在金华,这样依托文化脱胎换骨的村子还有很多。例如做足“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激活“水经济”、谱写“致富经”的600多年古村新昌桥村,“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的首季中心营地、后又打造为国际研学村的澧浦镇琐园村等。一个个村庄,一处处文化,奏响了金华乡村振兴的和美乐章。
一片
海
如何打造
N个特色岛
金华以三农闲置资产和沉睡资源为载体,立足地域文化基础,拓展乡村文化空间,用文化方式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走出了一条具有金华特色的“文化乡创”路径。舟山,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细看金华的乡村振兴路,文化无疑是最强大的载体。舟山正在深入开展“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立足“一岛一品”差异化发展,打造一个个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活、小而富、生态优美、各具特色、令人向往的美丽海岛。这何尝不是对海岛文化的一次深度探寻?
红色根脉蚂蚁岛、贻贝之乡枸杞岛、百年渔场嵊山岛、海钓天堂白沙岛、东海石村黄龙岛、爱情艺术花鸟岛、山海露营东岠岛……一个个小岛在海岛共富行动中找准定位,脱颖而出。
去年6月,我市启动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一年多来,首批创建示范岛建设顺利推进,共启动102个项目建设,总投资5.86亿元。今年7月,第二批6个创建示范岛也已启动建设。
按照“一岛一品”差异化发展,各创建示范岛积极发展引进与小岛自身功能定位相协调的渔旅产业,不断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激活小岛夜间经济。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249家共富工坊,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380万元。
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岛发展,把投资商“请进来”。前不久,“小岛你好”招商推介会在上海顺利举行,17个示范岛带着各自的特色亮点从“海上”走进上海,在携程集团、法旅集团、乡伴集团等30多家国内知名投资企业面前一一亮相。
对比金华的“文化乡创”路径,舟山的各个海岛可以进一步挖掘海岛特色,以海岛风景、海岛特色吸引人,以海岛文化留住人,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文化IP,推进海岛特色文创产业发展,增加海岛互动体验,走出一条“海岛风景+”的衍生路线,让游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