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舟山少先队近年工作回眸

王菲 陈晓晓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23日 第 02 版 )

本版图片由团市委提供

  □记者 王菲 通讯员 陈晓晓

  队旗飘飘,童心向党。沐浴在党的阳光下,高举着星星火炬,团结教育引领全市5.4万余名少先队员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舟山少先队在奋斗的岁月中,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市第六次少代会以来,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引领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围绕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根本任务,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不断推进少先队改革创新,推动少先队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全市28名少先队员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选树省级以上“新时代好少年”4人,8名个人、3个集体获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全市共涌现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3名,浙江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5名,累计22人在省级赛事中斩获佳绩。

  深植红色基因,教育引领少先队员坚定信念

  近年来,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的殷切期望,强化思想引领,加强政治启蒙,教育引导少先队员坚定信念,紧跟党走。

  去年,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款款深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通过组织开展“沿着习爷爷的足迹寻访美丽舟山”“我向党旗敬个礼”“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市少年儿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

  持续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市、县(区)两级400余名优秀教师、少先队员组建“红领巾宣讲团”“红领巾讲师团”,以独特视角、生动案例、感人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线上线下累计开展了2000余次宣讲。“红领巾爱学习”主题队课、红领巾公益课堂等线上教学资源,进一步为全市5.4万余名少先队员强化理论武装。

  依托92个少年儿童校外实践教育营地,我市做精做优红色研学路线,在孩子们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给予精心引导和栽培,一批批少年儿童牢固树立起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全市各级少先队还积极引导少先队员创先争优,通过选树先锋榜样,塑造核心价值观。全市上下广泛开展“成绩突出少先队员”“新时代好少年”“红领巾奖章”争章等寻访评选活动,实施青少年“真善美”种子工程,用一个个身边故事引导队员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突出实践育人,少先队员综合素质持续提升

  “红领巾”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千岛大地的各个角落。我市“五水共治”工作启动以来,少先队员们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争当治水小标兵、节水小能手和护水小先锋;在“礼让斑马线”活动中,积极响应号召,学习“安全文明交通倡议书”的同时,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提醒、影响自己的父母一起遵守交通规则,做好文明交通的参与者和支持者……

  近年来,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累计组织开展“家校携手 共创文明城市”“小小啄木鸟”“小小蓝海守护侠”等志愿者活动1200余次。城市小主人们争当美德小标兵、环保小卫士、宣传小能手,用自己的勤劳与汗水,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助力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助推舟山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统揽,我市大力推进“红领巾社区先锋行动”“红领巾楼道长”等品牌建设,累计开展夏冬令营、文化体育、科学探究、志愿服务、红色研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4000余场,覆盖15万余人次。

  在共同富裕建设的背景下,我市大力推进舟阿“石榴籽”工程,增强少先队员民族认同感。10所舟山市示范学校(大队)和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学校结对共建,开展“书信手拉手”“云端手拉手,同上一节课”、红领巾公益基金“爱在新疆”等活动。通过实施“手拉手”红领巾结对帮扶项目,全市少先队组织共计为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四川达州地区捐赠爱心款项33.5万元。

  深化改革创新,夯实组织根基提升工作质效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

  近年来,全市牢牢把握少先队改革契机,聚焦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全面夯实组织建设,提升工作质效。

  坚持系统思维,聚焦重点环节,我市以体制机制建设为牵引,积极落实少工委“双主任”“双总辅”制度,构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实现全市青少年宫少工委、中小学校少工委、市县(区)乡三级红领巾学院“全覆盖”,并积极推动流动青少年宫、青少年研学基地等校外阵地建设,持续完善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机制。

  去年,我市依托青少年宫阵地优势,设计开展“寻访美丽家乡 助力共同富裕”“红领巾讲解员”等活动,逐步构建起市县联动、项目完善的校外实践活动体系。同时,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建立街道(乡镇)、社区(村)少先队组织,推行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校内校外双报到制度,不断丰富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市持续建精校外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各级党团阵地,推动“红领巾e站1013”阵地提质扩面。丰富“红色研学”路线和课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少先队员开放。此外,进一步加强军地联动,打造更具系统性的“红领巾少年军校”特色品牌,依托全市少年宫红领巾学院,探索构建以少年军校课程体系为主的队长学校特色班。

  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必须加强全社会协同。团市委建立起以各级团属协会成员、团委委员、青联委员为主体,优秀团员青年、志愿者等为补充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并聘请学生家长、退休教师和优秀大学生等担任校外辅导员。我市还推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建优建强辅导员队伍,成为全省首个以制度形式落实辅导员激励保障政策的地市。

  火炬炽炽,强国有我。新时代的舟山少先队员正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时刻准备着。站在新起点上,舟山少先队将不断改革创新,团结带领全市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在青春成长道路上以梦为马、踔厉奋发,让星星火炬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舟山新篇章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