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贺琪豪:初心不与年俱老 奋斗永似少年时
王梦倩 刘宇翔 陈剑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19日 第 06 版 )
贺琪豪在辖区开展安全宣传
□王梦倩 刘宇翔/文 陈剑友/摄
人物简介
贺琪豪:
1975年7月出生,浙江普陀人,1997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党龄23年,曾任沈家门派出所、原平阳浦派出所副所长,普陀公安分局城市管理治安大队副政治教导员、警务保障室副主任,现为展茅派出所民警,先后8次获个人嘉奖。
作为一名从警26载的老民警,贺琪豪历经多个工作岗位,去年8月,从普陀公安分局中层副职岗位“卸任”后,他主动申请回到派出所,从事一线打击破案工作。
“贺师傅是我们所里最年长的民警,也是我们最敬重的人。”提起贺琪豪,展茅派出所政治教导员虞陈杰由衷地说。调入展茅派出所仅一年多,贺琪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同事们竖起了大拇指。
守护平安 重新出发
“我从警校毕业正式加入公安大家庭,就是在展茅派出所。”1997年,贺琪豪开始从事社区警务工作,学着与群众打交道,去年,他再一次走进群众,初心不改。今年6月,贺琪豪和一位年迈老人并排坐在路边,他拿出毛巾,为老人擦着汗,一边嘱咐辅警队员为老人扇风。一旁群众路过,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当时,贺琪豪正在辖区巡逻,发现路边有一名老人独自坐在路边。贺琪豪赶紧将警车停靠路边下车询问。原来,老人今天独自外出到街上买东西,由于天气炎热,加上体力透支,有中暑的迹象。等到确认老人身体无大碍后,贺琪豪将老人送回家中。
去年8月,贺琪豪调入展茅派出所从事刑事侦查工作,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继续发光发热。
作为刑事侦查岗的一名“新兵”,贺琪豪虽经历过派出所的繁琐业务,对案件侦破工作有一定基础,但重拾一线办案工作,对于新的法律知识、文书制作、科技侦查等都不娴熟。他坦言,刚到展茅派出所时有亲切但也有不适应带来的紧张。“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一切也都要重新开始,但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着20余年从警工作练就的一身本领,贺琪豪迅速调整心态,虚心向年轻同事请教学习,补习公安刑侦业务知识和办案程序,破获了一桩桩民生案件,为群众挽回损失。
查看办案资料、进行视频侦查、开展调查走访、化解矛盾纠纷……虽是展茅派出所里最年长的民警,贺琪豪的精气神却不输给所里的年轻人,在工作中以身作则、扎实工作、勇挑重担,无论是办理棘手案件还是调解矛盾纠纷,贺琪豪都会在细节上下足功夫,直到将难题解决。
打击办案 锲而不舍
“利用侦查手段确定对象,走访调查明确轨迹,一步步都要细致耐心。”
今年,贺琪豪接连破获了使用假币、盗窃农用生产物资等多起案件。
8月份,展茅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自己经营的店铺收到了假币。接警后,贺琪豪与同事立即开展证据收集,走访摸排工作。为确认嫌疑人活动范围,贺琪豪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发现1名可疑男子。“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嫌疑人曾在辖区内多家小店出没。”凭借多年从警经验和较强的敏锐性,贺琪豪猜测该嫌疑人在多家店内作案,但需要更明确的证据支撑。于是,根据前期分析,贺琪豪下沉社区,加班加点走访调查,挨家挨户询问辨认,同时还调取店内视频监控,最终集齐确凿证据,证实了他的猜想,为后续案件侦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嫌疑人作案的大多是老年人经营的小店,他们对于假币的辨别能力有限。”贺琪豪说,年轻人喜欢电子化的支付方式压缩了假币的使用空间,犯罪分子就把目光投向了这些年龄较大、手机使用率低、辨别能力较差的中老年小本生意经营者。
贺琪豪说,很多时候为了一个案子,大家要熬好几天才能抽丝剥茧理出思路,更要到现场实地走访辨认、搜集旁证,对于他来说,是费尽心力增加了“1”个破案数,但对百姓来说却有着直接的利益影响。只要是影响老百姓安全感的案件,不论是大案还是小案,都要投入100%的精力去破解,让老百姓感受到安全感,是有成就感的事。
为民服务 随时随地
“我的三轮自行车找不到,有可能被偷了,能不能帮我找找?”9月9日,一位老奶奶心焦地来到展茅派出所报警,称停放在公交车站的三轮车找不到了。贺琪豪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因为周边监控较少,给调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于是,他前往现场,逐一对周边店铺和群众走访。涉及民生无小事,他通过一番周折,当晚就在附近的非机动车停放处找到了三轮车,原来,老人未将三轮车停放在安全区域,热心路人担心引发交通事故,便将三轮车推到了附近工业园区的非机动车停放处。
考虑到三轮车是老人日常出行必需工具,加之老人心情焦急,又连夜将三轮车送到老奶奶家中。
基层派出所,没有太多的大案要案,更多的是矛盾纠纷警情。
9月的一天,辖区一位群众找到派出所要求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纠纷。据了解,双方因日常琐事产生纠纷,在争执中其摔倒受伤,从而产生的医药费分配问题成了新的争议点。“他的医药费1万余元,因为有基础病,对方不愿意承担所有的医药费。”贺琪豪说,由于争执现场无其他证人,无法明确双方责任划分,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调解,让双方达成共识。于是,贺琪豪找到双方的家人,摆事实、讲道理。经过两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也都认识到了各自的问题,承诺共同承担医药费。
因为经验丰富,碰到棘手的调解案件时,所里的年轻民警总会第一个想到贺琪豪,请他出面帮助调解,传授经验。
无论是社区民警,还是办案骨干,贺琪豪始终做到细心负责,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完成了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