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发布会

舟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陆生野生动物接近全省已知物种的50%,水鸟数量超过全省已知物种的50%

李巧凤 戴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12日 第 02 版 )

  □记者 李巧凤 通讯员 戴玲

  本报讯  昨天下午,我市就舟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举行新闻发布会。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标志,也是美丽舟山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自然条件优越,山海景观秀丽,生物多样性丰富。自2019年起,作为全省29个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重点区域之一,市本级开展了全省首个全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普陀区也成为全省首个全门类陆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海岛县区,并在2022年全部完成;今年,定海区、岱山县也相继启动陆生生物全门类本底调查,嵊泗县完成了重点乡镇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历时3年完成了全省首个全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和首个全门类海岛陆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发现了全球新记录种1种(普陀条孢牛肝菌)、中国新记录种28种、浙江新记录种100余种。调查还发现了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极危级的中华穿山甲、易危级的小灵猫这两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种群,为多年来省内罕见。此外,在舟山群岛历时10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过程中,科研团队发现了蛙类新物种——舟山陆蛙,目前该物种被考证在我国仅舟山群岛不同岛屿有广泛分布。

  经调查评估,我市生物多样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舟山陆生野生动物已接近全省已知物种的50%,水鸟数量超过全省已知物种的50%。我市以马鞍列岛、中街山列岛为代表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国家公园,以普陀山为代表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以桃花大深水滨海为代表的重要湿地,以悬山岛、佛渡岛为代表的悬水小岛,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生存有多个新种、新记录、珍稀濒危物种及国家级保护动植物,这些区域是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

  未来,我市将以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为目标,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领域持续开展创新探索,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推进生物多样性智慧化监管和全民参与等,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助力打造海洋生态文明高地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