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团”聚力量 共赴星辰大海
——2023年舟山共青团暑期服务青少年综述
周杭琪 陈晓晓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12日 第 03 版 )
□记者 周杭琪 通讯员 陈晓晓
这个暑假,定海一小学生报名了家门口青少年宫的暑期公益托管班,学乒乓、轮滑之余,还去了南洞、消防大队研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舟山籍学子,则在卫生健康委员会财务审计岗担任实习生……
“团”聚力量,共赴星辰大海。今年暑假,全市各级团组织心系青少年,融入共同富裕大场景,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运用已有阵地、队伍和品牌项目,用心用情服务青年民生“关键小事”,营造了关心关爱青少年的良好社会氛围。
立足新起点、展现新担当。下一步,团市委将保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提振“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气魄,强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效率意识,努力书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重大课题的舟山答卷。
“家燕归巢” 奏响青春强音
除了自己找资源当家教、培训机构助教,暑假期间,大学生尤其是大一生能去哪儿找一份靠谱且专业对口的实习?
“咱们舟山有‘家燕归巢’的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活动,我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财务审计岗,实习了一个月,提前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会计实操知识。”日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的大二学生翁舒瑶,和同学们聊起暑假生活时,情不自禁地“安利”起舟山好政策,听得对方无比羡慕。
据了解,“家燕归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成为面向在外大学生的特色品牌项目。接受记者采访时,翁舒瑶也表示,早在高中期间,她就通过微信公众号等了解了“家燕归巢”的内容、具体申请方式。
“今年我们联合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推出暑期实习岗位,鼓励青年学生深入一线。2023年共推出岗位538个,需求人数709人。全市共收到594名同学的实习申请,录用414人。”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市持续加大本土大学生招引力度,落实市委组织部港湾计划,推进关口前移,加快人才集聚的创新举措之一,该活动加深了大学生和家乡之间的联系,让更多人才选择落户家乡。
“家燕”不负桑梓,“归巢”筑梦青春。除了为舟山籍大学生们打通政企实习渠道,团市委也积极开展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市推出“小岛你好”海岛共富青年先锋活动、发扬产业优势走进“舟山骄傲”“星辰大海·舟游列岛”主题采风、“暑期托管·共童成长”助力双减、建设“青春社区”投身基层社会治理等11个社会实践主题,吸引45支实践队525名大学生参加,他们通过走街串巷、上岛下乡,了解舟山市情,并建言献策。
已收录海洋生物400余种、制作透明骨骼标本及相关衍生产品2600余件、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科普作品累计浏览量达218万……翻开浙江海洋大学“我为鱼儿修族谱”益启共富实践团所做的《以践行“共富”为抓手提升副渔获物利用价值——舟山副渔获物价值提升调研报告》,一个个数字记录了今年暑期10多名学子的收获。
“此次社会实践期间,我收获颇丰。副渔获物经过团队的专业操作,这些小杂鱼变成漂亮的骨骼标本,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购买,让副渔获物变废为宝,有力地提高了海洋资源利用率。”团员汪昕媛和同学们由此建议,舟山副渔获物可灵活制成热缩片、明信片、书签等产品,提升经济效益。
公益托育 “托”起缤纷夏日
“我们要上班,请假照顾孩子又要被扣工资,又不可能带着孩子去上班。”
“家里没有老人看管,孩子一个人在家也不放心。”……
每到暑假,谁来带孩子、如何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又同时兼顾工作,是很多双职工家庭共同的烦恼。
2020年起,我市4个青少年宫在团市委的引领下,积极推出暑期公益托管班。“这不仅有效缓解了部分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也切实减轻了家长负担。”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借助青少年宫的平台和师资力量,开设暑期公益托管班,不仅能“托”有所得,还能“管”有所获,引导和帮助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今年7月以来,我市各青少年宫面向辖内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服务,积极引入适合年龄段的托管课程,共免费开设体育、舞蹈、声乐、美术、书法、文学等11门课程,充实孩子们的假期。
“爸爸妈妈平时都很忙,每到放假,我都是一个人在家,很无聊。”和往年相比,今年暑假,来自定海一小学的杨同学有了新去处——参加舟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闪耀红领巾 争做好队员”2023暑期公益托管营。为期2周的时间,杨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午睡,还学会了打乒乓、画画、滑轮滑等新本领。
“每周五老师还带领我们去研学,不仅在南洞体验了一天的军人生活,又去消防大队了解消防员叔叔的工作,我在那儿还学会了叠被子。”他表示,非常开心能够参与暑期公益托管营,希望明年还能继续参加。
暑假期间,各青少年宫还组织开展红领巾少年军校公益夏令营,特别是针对新居民子女开展红领巾少年军校暨“情暖童心 伴爱成长”公益活动,通过邀请现役军人参加活动、组织军事活动、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将国防教育与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有机结合,做好未成年人“国防教育特色课堂”。
花样公益大餐,“托”起缤纷夏日。今后,全市各级青少年宫计划每周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助力青少年快乐成长。
织密防护网 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
7月7日,由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老师、浙江海洋大学志愿者组成的自护教育小组走进定海檀树社区,为近50名青少年学生送去了以防溺水为主题的自护教育活动。
活动现场,自护教育小组以夏季游泳为切入点,向青少年解说防溺水安全知识,用溺亡案例和数据向大家展示野外游泳的危害,并用溺水安全知识抢答、风筝DIY等方式将安全自护技能寓教于乐,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其在灾害以及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自救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暑期往往是儿童和青少年意外事故高发时节。溺水、高处跌落、食物中毒、触电、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事故,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如何在假期织密织牢安全防护大网?
近年来,团市委统一协调并配备师资,联合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针对暑期青少年人身安全事故高发的情况,在全市范围联合开展“青春自护 暑期安全”青少年自护教育流动少年宫进社区活动。
据了解,今年暑假期间,全市共组织暑期安全自护教育30余场,覆盖青少年1500余人次。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以心理健康科普互动讲座、自护教育课堂等形式围绕防范意外伤害和人身侵害、防溺水、防触电、心理健康等内容开展“青春自护 暑期安全”为主题的青少年自护教育系列活动,针对性加强青少年尤其是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的自护教育。
竭力将安全教育送入社区的同时,暑假期间,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也常态化运行,守护青少年成长。
“老师,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开学我就要上高三了,感觉压力有点大。”日前,接到准高三生小张的咨询电话后,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值班老师以个案辅导的方式安抚小张,助其纾解即将升入毕业班的焦虑感。
纾解情绪、化解心结。数据显示,7月至8月,我市12355平台共受理咨询25件。下步,团市委将结合星级12355青少年维权平台创建,推动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和12355青听益站小程序同步运行,延长服务时间。
本版图片由共青团舟山市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