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攻破最难施工节点
薄刀嘴岛输水管道完成陆对海定向钻穿越
“陆海穿越”全长约2公里,系全国最长
胡园园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11日 第 01 版 )
□驻嵊泗记者 胡园园
本报讯 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近日传来好消息。记者从嵊泗县大陆引水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经过多方齐心努力,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中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施工节点——薄刀嘴岛输水管道陆对海定向钻穿越(以下简称“薄刀嘴陆海穿越”)工程顺利实施。
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是省、市、县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4.8亿元,投资主体为嵊泗县自来水有限公司。
该工程始于小洋山东海大道与能源路交界处,管道沿东海大道延伸段铺设,经薄刀嘴岛向东北跨海至泗礁岛。设计引水规模为近期日供水1万吨,远期日供水3万吨。整个工程由输水管道和加压泵站等主要构筑物组成。输水管道总长36.43公里,分为陆上和跨海管道两部分。其中陆上输水管道于2021年6月开建,目前已全部完工。跨海管道长达31公里,集合了多项风险高、难度大的施工内容。
“根据项目路由,管道需从薄刀嘴加压泵站接出,穿过山体后入海,再进行海底管道敷设。”大陆引水EPC项目定向钻负责人丁波介绍,考虑到山体情况复杂和管道入海条件等因素,经过全面的方案比选,最终采用先进的陆对海定向钻穿越技术,完成山体穿越和管道入海。“此次‘薄刀嘴陆海穿越’长约2公里,回拖长度约2.3公里,穿越长度系全国最长。”嵊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钻孔过程中,为避免大型光缆、电缆等对施工造成影响,指挥部及各参建单位进行实地磁场数据分析,在穿越中心线附近布设人工磁场,确保钻孔精度。日前受台风影响,定向钻回拖施工不得不中断。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护孔、防抱措施,在中断施工4天之后,再次启动管道回拖,最终完成了这个“卡脖子”工程,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薄刀嘴陆海穿越’的完工标志着跨海管线施工将全面铺开。”嵊泗县大陆引水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进一步优化作业工序,加快施工进度,争取让嵊泗群众早日喝上“大陆水”。